-
為勞動精神“戴花”——水運憲《戴花》小札
作為工人出身的優秀作家,水運憲在繼《禍起蕭墻》《烏龍山剿匪記》等名作之后,再次以長篇新著《戴花》展現了一個時代的榮光。
2025-03-31
-
新的媒體語境下,如何激活文藝批評的活力
中國文藝評論(新疆大學)基地主任鄒贊教授的新著《批評之維:文藝評論的想象力》近期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發行。
2025-03-31
-
祝勇長篇小說《國寶》:文物遠征 精神崛起
當雪越下越大,把古都北平籠罩在一層雪幕中時,故宮博物院古物館書記員那文松走出了大方家胡同的家門,走進故宮東華門,踏上押運故宮文物南遷的旅程。
2025-03-31
-
在源頭看見所有生命——評《三江源記》
馬文秀從《雪域回聲》《老街口》《照進彼此》再到《三江源記》,一路走來,正像從高原走出的一條河流,在大江大海里交匯。
2025-03-31
-
“在菜場,在人間”——陳慧其人其文
先說其人。
2025-03-30
-
變革之際的讀書,得失之間的持恒
作為“庚子五大臣”之一,袁昶自幼聰慧好學,飽讀詩書,中舉后履任要職,清廉正直、一心為國。
2025-03-30
-
《可能的生活》:打撈出她們的孤獨
小說家阿袁同情兩種類型的女性,其一是長相普通卻內心豐富的中年女性,其二便是小說集《可能的生活》中的三個女性。
2025-03-30
-
晚來風定釣絲閑,上下是新月
受教于王紅、謝謙教授,與二位結下師生情緣,已有21個年頭,《中國詩歌藝術》這本書,從我初出茅廬登臨講臺之際,就一直伴我左右,至今也有18載春秋。
2025-03-30
-
《她的姿本時代》:一部多棱鏡式的小說
《她的姿本時代》似乎是一部現實主義作品,因為這是一部以美爾康美容會所的興衰為主線,以“醫美經濟”為內核,以“商戰小說”為外殼的小說,并且其中還涉及諸如廣告營銷、媒體公關、網絡輿論和電視選秀等一系列社會現象,向我們呈現了一幅當代社會眾生相。
2025-03-30
-
為中國女性詩歌構建完整的學術譜系
中國女性詩歌的發生,可以溯源到先秦的《詩經》時代,距今已有三千余年的歷史。
2025-03-30
-
時代敘事的誠與真
回望往昔歲月,陳建功書寫了一段段幽默與荒誕并存,極具時代特色的回憶和一個個生動有趣的人物,交織著對自身創作歷程的講述,構成了一部豐富立體、真實動人的記憶之書。
2025-03-30
-
大地從來都是敞開的
阿來拍攝的四川阿壩紅原縣的白河,這條河藏語名為嘎曲。
2025-03-30
-
醫學敘事與文學吶喊——議李明春長篇小說《天下國醫》對中華文化的弘揚和賡續
從清末開始,西方醫學大規模輸入中國,傳承數千年的中醫中藥,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機。
2025-03-29
-
當時心緒在霏微——評楊峻新作《春山空》
《春山空》 “向后生綠隨旦暮,當時心緒在霏微。
2025-03-28
-
等到日落后成熟——讀《超低空飛行:同時代人的寫作》
我在和父輩的人交流的時候,常常聽到一句對于我們這代人的評價:“現在的年輕人啊,都早熟。
2025-03-28
-
《黑與白》:甘南高原上盛開的雪蓮
黑小白,何許人也?身負此筆名的詩人并非江湖俠客,也不是隱匿深山的高人。
2025-03-28
-
你是否曾認出那雙眼睛——讀馬億《隱身者》
“黃昏前,淅淅瀝瀝的冷雨再次侵襲了小城”,落向臟污的小路、垃圾箱,順著陰溝,“涌入人眼無法洞穿的黑暗深處”,向下,再向下,直至“歸于虛無”。
2025-03-28
-
非遺傳播的文學力量——兼論《撒葉兒嗬村莊》
文學傳播非物質文化遺產(簡稱非遺)自古就有。
2025-03-28
-
翻開青藏高原這部時間之書
人們總是毫不吝嗇地將諸多名號贈予青藏高原,稱之為“世界屋脊”“亞洲水塔”或是“地球第三極”。
2025-03-28
-
對宗璞創作的深度解碼——何英《宗璞論》讀札
知識分子的百年文學形象建構和所有的意識形態一樣,都必須遵循社會存在的真實性原則。
2025-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