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一位名字中帶“詩”的工地大叔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劉少華 許佳  2025年07月04日09:06

劉詩利。    本報記者 劉少華攝

劉詩利。 本報記者 劉少華攝

 陳行甲寫給劉詩利的贈言。    (人民日報客戶端)

 陳行甲寫給劉詩利的贈言。 (人民日報客戶端)

“您在工地上做什么?”

“就是綁鋼筋,打混凝土。”

“平常來書店嗎?”

“我來過好幾次了。”

……

眼前的河南大叔,黝黑的面龐上胡子拉碴,樸實真誠的笑容中滿是皺紋,一本書拿起又放下……這幾天,一段不到4分鐘的視頻,觸動了無數網友。

故事發生在位于西單的北京圖書大廈。6月25日,人民日報出版社舉辦的《在峽江的轉彎處:陳行甲人生筆記》(精裝修訂版)新書分享會上,聚集了一百多位讀者。在作者陳行甲為讀者們簽名時,工作人員注意到了劉詩利。“滿臉的皺紋,局促的神情,站不敢站,坐不敢坐,就待在一個角落里,和整個會場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反差。”

這段瀏覽、收藏和點贊量均達10萬+的視頻,引發了人們的諸多思考。

意外走紅

“為什么感動?因為他在不方便讀書的環境中還能堅持讀書,也沒有(因)生活辛苦放棄心中熱愛,他站在那里格格不入,卻又那么讓人矚目。這樣的人,讓人敬佩,令人感動。”

6月26日凌晨,陳行甲在個人社交媒體賬號上發布了這則視頻,配文道:“這位老哥,你是我書寫生涯得到的最高褒獎。我想起那句話,這片土地上的人和事是無窮無盡的……”

視頻里,陳行甲聽到介紹后,隨即握著劉詩利的手把他拉到自己面前,詢問他的名字,劉詩利從兜里摸出身份證給他看。陳行甲簽名留言后對劉詩利說:“大哥,這個書是送給您的。這后邊是我的電話號碼,給我發信息!”隨后,陳行甲遞給他一杯酸梅湯,走出簽售座位,張開雙臂擁抱了他。劉詩利拍著陳行甲的后背,笑著回應這個擁抱。

“我就是今天沒干活,想到這兒看看。”視頻里,劉詩利回答著視頻拍攝者、人民日報出版社編輯張煒煜的問題,不時低頭看看、摩挲著手里的書。

就在原視頻下4.6萬條評論中,不少網友表示“看得熱淚盈眶”。網友“敏敏芳菲”的話引發了5000多位網友點贊——“為什么感動?因為他在不方便讀書的環境中還能堅持讀書,也沒有(因)生活辛苦放棄心中熱愛,他站在那里格格不入,卻又那么讓人矚目。這樣的人,讓人敬佩,令人感動。”

人民日報客戶端的評論《熱愛讀書的“工地大叔”,何以打動人心?》,對視頻這樣評價:“當不少人抱怨沒時間讀書、讀不進去書,一位在異鄉打拼的農民工,在繁重工作之余仍不時到書店看書,這樣的堅持令人欽佩。這份熱愛與執著被照亮和放大,讓我們看到,無關學歷和職業,每一個平凡的普通人都可以憑借對讀書、對人生的別樣理解,構筑起精彩富足的精神家園。”

大河報·豫視頻報道,劉詩利和陳行甲已經取得聯系,對方約著回來見面聊天,一起吃頓飯。劉詩利說,陳行甲給自己簽名送書的事讓他覺得很溫暖,也很感激,也因為這次沒花錢就拿了書,有點過意不去。

這篇報道中,張煒煜這樣描述劉詩利:“那是一張典型的中國式農民的臉……像羅中立的名畫《父親》。”就是這張臉上“滄桑而真誠的笑意”,近日讓無數人停下劃動屏幕的指尖,靜靜看完他的故事。

紅星新聞報道,劉詩利是當天去書店看書時,偶遇發布會的海報才駐足的。陳行甲接受紅星新聞采訪時表示,世俗標簽所定義的差距,在真誠面前毫無意義。他說:“想和劉大哥建立一種長久的連接,希望能和他見面聊天,每年問候。”

真愛讀書

從馬駒橋到圖書大廈有30多公里,他會搭公交或者乘地鐵,也騎過2小時的自行車。“一天干9個多小時,下了班一般就累得沒氣力了。但有時候就是想歇一兩天,來看一看書。”

視頻火起來后,許多網友開始問:劉詩利是誰?

6月28日晚上,本報記者見到了劉詩利。他比視頻中顯得還要精瘦、黝黑,身材有一點佝僂著。他雙手緊緊握住本報記者的手,操著一口純正的河南濮陽方言說:“對我來說,人民日報一直是很神圣的地方。”

他比畫著:“手機上有那種帖子,同樣一件事普通人怎么描述,人民日報怎么描述,一對比,人民日報說得就是好聽。”

他說,自己是河南濮陽縣的農民,今年58歲,家里有十幾畝地,如今已承包出去。他掰著指頭算,兩個兒子均已成家,也有了孫子、孫女,家里六口人。

年輕時,劉詩利還當過小學老師。就在視頻發出后,有網友評論“這是曾經我小學的劉老師,俺村里最敬佩的詩利大哥”。這位初中畢業生,從1985年到1996年,當了多年教師,因為村校人少,語文、數學、地理、歷史、自然和品德等他都教過,“還真教出過大學生”。

最近這些年,外出打工是劉詩利的常態。6月10日,趁著麥收結束,他來到北京打工。每天凌晨5點鐘,他會到達北京通州馬駒橋附近的零工市場,有活就干,一天下來能掙兩三百元,自己留一部分作生活費,大頭帶回家里。因為不一定住在哪,每天都得隨身帶著鼓鼓的行囊。

不過在生活所有的瑣碎之外,讀書是他始終不渝的熱愛。

劉詩利說,從馬駒橋到圖書大廈有30多公里,他會搭公交或者乘地鐵,也騎過2小時的自行車。“一天干9個多小時,下了班一般就累得沒氣力了。但有時候就是想歇一兩天,來看一看書。”

他的故事,觸動著無數人。

網友“淺笑顏顏”說:“衣著平平,滿臉滄桑卻眼神清亮。”網友“藍天白云高華彬”形容,他有著“水泥和鋼筋困不住的心靈”。網友“誰不喜歡張二小姐呢”評論他,“身處泥濘卻心有詩歌”。網友“納尼一給莫呀”說:“我今天還因為生活瑣事有點煩躁,看到這個視頻,我都感覺到自己很無聊。是啊,多讀書,人生更闊大。”網友“追逐正能量的孩子”說:“對知識孜孜不倦的追求是每個‘讀書人’心中永遠的‘執念’!因為堅守,所以值得!”

“劉詩利,這個名字中帶著‘詩’的工地大叔告訴我們,只要捧起書,人人都可以成為一個自足的閱讀者。”澎湃新聞的評論,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

知識之用

他把知識視作一種財富。“做小工一天掙兩百,你當技工砌磚一天掙三百嘞。再聰明的人,你沒練習過、沒學習過可就砌不好。至少得練習過或者知道這方面的道理,那你就得學習。”

劉詩利的微信名叫“幸福”,他說這是孩子原來起的微信名,他沒想出更好的名字,就沒有再改。他說,看書就是幸福。

劉詩利的書單,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好奇。

面對這個問題,他的答案有些出乎意料。他告訴記者,閑暇時候最喜歡翻的是字典,現代漢語詞典、小學生詞典和辭海都看過。“不是細看,不是一頁一行挨著看,就是瀏覽式地翻,喜歡哪一條就看哪一條。”

還有一類書,主要取決于“干活的時候需要什么技能”。比如,因為打工的需要,他經常看建筑方面的書籍,如何砌墻,如何做好鋼筋綁扎等。“我覺得自己看書學習,比跟師傅學習的效果還要好。但有些人不一樣,他不喜歡看書,就只能向師傅學習。”

“不具備這個技能,你就干不了這個活,掙不了這個錢。看書學習能達到目的。”劉詩利解釋,他拿手沖本報記者比畫——“比如砌墻,或者是鋼筋綁扎,怎么量長度,怎么切斷,怎么綁……”

他把知識視作一種財富。“做小工一天掙兩百,當技工砌磚一天掙三百嘞。再聰明的人,你沒練習過、沒學習過可就砌不好,至少得練習過或者知道這方面的道理。那就得學習。”他說,自己接下來想看電工電焊這方面的書。“哪怕就是學一小部分,干活的時候也能用得到。學一點就好一點。”

張煒煜感慨:“劉詩利不只是自己愛讀書,他也代表了廣大農村一直求上進的農民的形象……是最可敬、最可愛的人群代表。”

央廣網注意到,視頻走紅后,劉詩利的生活忙碌了起來。最先“忙”起來的是手機,每天都有各地的記者和熱心網友打電話聯系他,有的想了解他的故事,有的想為他提供幫助。

“能引起共鳴是因為大家都是一邊干活一邊提升自己,大家都是將心比心。”劉詩利十分清醒,他也婉拒了物質幫助:“誰的錢不是辛苦錢?我能養活自己和家人,這就足夠了。”

6月29日,人民日報出版社在北京圖書大廈向劉詩利贈書。《讀書,帶我去山外邊的海》《筆下起風雷 胸中百萬兵:土地革命戰爭中的毛澤東》《在峽江的轉彎處:陳行甲人生筆記》《跟著唐詩宋詞去旅游》《新時代關鍵詞:原創性概念標識性概念縱橫談》《讀者點題 共同關注:打造開門辦報新名片》《如果人生是一張精選輯》……

面對書,他欣然收下,連聲道謝。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亚洲Av综合人人澡精品| 噜噜综合亚洲AV中文无码|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一线|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久久久久 |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_久久久| 亚洲色图综合在线| 91亚洲精品第一综合不卡播放|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碰碰动漫3d |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综合| 色欲老女人人妻综合网| 亚洲综合色视频在线观看| 色综合久久无码五十路人妻| 日本一道综合久久aⅴ免费| 久久久综合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91色综合久久免费分享|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直播| 久久国产综合精品SWAG蓝导航|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综合| 一本久到久久亚洲综合| 亚洲色偷偷偷综合网| 色综合久久久久无码专区| 久久综合伊人77777麻豆| 狠狠色丁香婷婷久久综合| 婷婷色中文字幕综合在线| 亚洲亚洲人成综合网络|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综合部| 色综合久久88色综合天天| 色悠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网| 伊人久久五月丁香综合中文亚洲 | 亚洲av综合av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络 | 狠狠夜色午夜久久综合热91| 婷婷亚洲综合一区二区| 噜噜综合亚洲AV中文无码| 色综合久久天天综合绕观看| 亚洲七久久之综合七久久 | 亚洲综合视频在线|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第一区 |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 狠狠色综合TV久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