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蘭的歌聲》 :乘音樂翅膀飛向遠方
《馬蘭的歌聲》 徐魯 文 葛歡歡 圖 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 2020年9月出版 鄧小嵐女士和她創建的“馬蘭兒童音樂節”的故事,就像一支金色的樂曲,早已飛出了太行山褶皺里的小山村,飛出了中國,而在世界各地熱愛和平、熱愛音樂的心中飛翔。
-
《冬天的葉子》:一部心理成長之書
很多年前,還從事律師工作的胡巧玲和她年幼的孩子,住在貴陽二戈寨鐵路社區的一個小單元樓里。
-
《寄小讀者》:走進兒童的內心世界
1922年,冰心出版了中國第一部兒童散文集《寄小讀者》。
-
淺論以經典名作為創作基礎的兒童圖畫書出版
摘 要:經典名作改編兒童圖畫書的出版創新需要深入的選題策劃,對文本進行深加工,對故事進行獨特的藝術呈現。
-
《兒郎》:為兒童書寫“家族史”
事實上,爸爸在那時還沒有做好當父親的準備。
-
《我的爸爸是農民》:獻給大地之子的頌歌
由兒童教育專家劉稱蓮和插畫家閆文麗合作的《我的爸爸是農民》(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宛如用精細的構圖、飽滿的色彩編織的大地錦緞,又仿佛是用真摯的情感、詩一樣的語言譜寫的一曲頌歌,獻給大地之子——當代的中國農民。
-
兒童本位視域下童書出版的問題與策略研究
摘 要:童書出版作為出版業的一個重要板塊發展迅速,本文選取兒童本位論的視角,試著分析我國童書出版取得的成績及發展現狀,并探討童書出版中存在的兒童本位缺失問題:重市場導向輕兒童需求;圖書內容重教育功能輕兒童體驗;市場競爭中被迫價格戰,缺乏品牌意識等。
-
《牽手天鳥》:兒童文學寫作中的生態意識
兒童文學作為文學園地里一朵燦爛的花朵,在文學的園地里顯示著無限的生命力。
-
《我小時候》:一顆純凈透亮少年心
《我小時候》,孫衛衛/著,江蘇鳳凰少年兒童出版社2020年6月第一版,20.00元 一如既往的真誠寫作,少年處境與心境的真實描摹與刻畫,言語簡潔,簡而有味,質樸情深。
-
創作談 | 從“動物來信”中看兒童教育
動物來信系列 常立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內容簡介 動物來信系列包括《來自陸上動物的信箋》《來自水下動物的信箋》《來自空中動物的信箋》《來自滅絕動物的信箋》,用動物寫信的方式總結的關于世界的科學事實、歷史知識,其中有很多生命與生命溫暖的交流,也有很多令人心痛的現實。
-
奶娘,“我”的守護神
《我親愛的奶娘》,黃蓓佳著,青島出版社2020年4月第一版,40.00元 讀完《我親愛的奶娘》,第一個想到的是地母的形象。
-
《藍門》:那些“邊緣”又熾熱的童年生命
《藍門》,張忠誠/著,二十一世紀出版社2020年7月第一版,28.00元 一位老人、一個棄兒、一條義犬,東北的冰雪寒風,即將消失的老街老巷,遠離都市的喧囂與人群,而這看似孤冷的風景,在作家筆下卻蘊含著熱切的守望,堅定的信念,無邊的大愛,瑣瑣碎碎、林林總總的日子演繹出一段難于忘卻的溫暖記憶,普通人人性的升華。
-
呼吁對生命教育思考的兒童文學表達
《知心姐姐》主編祝薇心靈成長小說(3冊),祝薇/著,接力出版社2020年7月第一版,89.40元 接力出版社最近出版了祝薇的系列心靈成長小說《我是最棒的小核桃》《我是媽媽的好朋友》《我是自己的CEO》。
-
肖復興長篇兒童小說《合歡》:一樹紅絨落馬纓
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 肖復興的第二部長篇兒童小說《合歡》,因對兒童獨立人格的自覺尊重與強調,以及對人物復雜內心世界的深度開掘與勘探,回應了“兒童的被發現”這一重要課題。
-
《像蝴蝶一樣自由》:一些余情
因為一次城市漫游,5年前的2015年,我把位于上海東區的楊樹浦水廠和周邊毗鄰的霍山公園、二戰期間猶太難民聚會的摩西會堂舊址寫進小說,成了《像蝴蝶一樣自由》故事生發的背景之地。
關鍵詞:  陸梅2020-09-23
-
《我的媽媽是精靈2》續寫經典兒童幻想小說
即使過去了許多年,依然記得初讀《我的媽媽是精靈》時,那種乘著幻想之風飛翔的感覺。
-
《福娃成長記》:童真的快樂
認識宋鴻雁是在一次散文學會研討會上。
-
《豆粒兒,你的信》插畫筆記:一個新手插畫師的創作體驗
我的書架擺著一本書——《如何成為一名插畫師》。
-
《青春恰自來》:對生命的深切關懷
霧氣如白色的海,山尖如海面的波濤。
-
民間故事如何進行圖畫書再造?
編者按:8月19日,國家新聞出版署發出《關于開展2020年度中國經典民間故事動漫創作出版工程申報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