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孩小溪之歌》:堅韌的生命之歌
鄧湘子的童年書寫大多以扎實的鄉村童年生活為基礎,因而為我們呈現的也常是與當下許多作家不太一樣的童年樣貌。
-
發現文學之美 提升社會之美
各版本中小學語文教材封面 《國學入門書要目及其讀法》,梁啟超、胡適、吳汝綸等編,安徽官紙印刷局,1925年3月初版本 《文章作法》,夏丏尊著,上海開明書店1937年版 《論“文學是人學”》,錢谷融著,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版 新時期第一本《大學語文》教材,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81年版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正如韓愈在《師說》中所說:“古之學者必有師。
-
《等你回家》:英雄敘事與生活日常
《等你回家》 吳洲星 著 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 吳洲星的《等你回家》是一部以時代楷模張劼的英雄事跡為素材創作的長篇小說,坦白講,從新聞到小說的轉化,對于寫作者而言并非易事。
-
一曲殘酷悲壯又俠骨柔情的自然樂章
《砂粒與星塵》 薛濤 著 出版社: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 《砂粒與星塵》這部作品的成功在于用完美而平實的故事、鮮活而擬人化的形象、流暢而幽默的語言,以及豐富卻含蓄的情感,為孩子們,同時也為大人們構筑了一個在現代城市生活中已經絕跡的人與自然交融共生的畫面。
-
凌晨:怎樣創作少兒科幻小說
近年來,少兒科幻小說創作受到多方關注,也涌現出了許多優秀的作品。
-
《天空》:天性中的自由生活
作為一位詩人,趙麗宏先生出版了他的第一部兒童詩集。
-
寫兒童詩使他返老還童
作為詩人和散文家,趙麗宏頻頻獲獎,包括斯梅德雷沃城堡金鑰匙獎和羅馬尼亞愛明內斯庫國際詩歌大獎兩個國際獎項。
-
《新中國70年兒童電影發展史》:新中國兒童電影里的時代敘事與美學
電影《城南舊事》劇照 自1922年杜宇拍攝的第一部兒童電影《頑童》上映以來,中國兒童電影已走過近百年的光輝歷程。
-
《每個人都是挖呀挖的孩子》:向“小”處的挖掘
散文,是我在諸多文類中尤為偏愛的一類。
-
《驛路傳奇》:湘女的邊地書寫
《驛路傳奇》湘女/著,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 進入新世紀后,湘女的創作漸入佳境,開始為更多的人所關注。
-
趙麗宏兒童詩集《天空》:天空從哪里開始
詩人都是喜歡站在大地上仰望天空的人,從中國的屈原到西方的但丁,莫不如是。
-
馬瑞翎《獨龍江上的小學》:閱讀一部兒童小說的額外收獲
在我國西南邊陲大山深處有一條獨龍江,江邊生活著一群人,他們世代生活在這里,有著自己獨特的文化和生活習俗,他們是中華民族大家庭里神秘而古老的成員。
關鍵詞:  獨龍族2020-09-07
-
百年中國兒童文學跨學科拓展的依據、路徑與反思
摘要:在中國兒童文學領域“重提”跨學科實踐,旨在于文學發展的內源性和時代演進的外源性同構的基石上,從學科界分的角度重審其概念的本體意涵,探尋跨學科拓展的知識學依據。
-
《梨園明月》后記:讓古老的戲曲之花永遠盛開
《梨園明月》 作者:趙菱 出版社:北京少年兒童出版社 定價:35元 在我的家鄉豫東平原上,豫劇是深受人們喜愛的劇種。
-
創作談 | 母女作家共同書寫“小時候”
《我的小時候》秦文君 《我的小時候》 戴縈裊 童年的我,羞怯、纖細,護著心愛的東西,一聽宇宙的奧秘就心神搖蕩,面容上會升起奇異而柔弱的光彩,唇齒間都會漫出夢的氣息。
-
養育童年,要學會與大自然共情
“金波詩意美文”系列(4冊)金波著/青島出版社2020年3月版/152.00元 金波先生最早以詩名世,后來也寫童話、小說、散文等,均取得一定成就。
-
《草屋里的琴聲》:文化傳承中的童年成長
《草屋里的琴聲》,高巧林/著,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2019年11月第一版,30.00元 早在2012年,在一篇題為《童年寫作的厚度與重量——當代兒童文學的文化問題》的論文中,方衛平教授曾通過對諸多作品的例證、分析后指出:中國當代兒童文學的致命癥結在于“缺乏文化,或者說,缺乏有穿透力的文化思考和有厚度的文化內容”。
-
《天賜》:邊緣童年生命的“天賜”
《天賜》,陳先云/著,山東畫報出版社2020年7月第一版,30.00元 十歲的農村孩子天賜,生下來就被母親拋棄,父親常年在外打工,跟爺爺奶奶及同父異母的弟弟相依為命。
-
《猴戲團》:黑土地上的猴行者
(摘自《猴戲團》,張忠誠著,作家出版社2020年8月出版) 內容簡介: 在闖關東的人流中,男孩黑雀像一只孤飛的鳥,不知父母,無有親人,不知道下一頓飯在哪里,更不知道未來在何方。
-
趙菱:把根牢牢地扎進土壤
趙 菱(兒童文學作家、《大水》作者) 《大水》是一部現實題材兒童長篇小說,一出版便入選2018年度“中國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