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心“壞主意”》:想象的動物世界,現實的童年生活
《你的好心情看起來像個壞主意》,從口語化的俏皮標題揣摩,周曉楓的兒童文學書寫這次向童心諧趣跨出了一大步。
-
《十萬個為什么·中華傳統文化》:“微學術”讓孩子了解中華傳統文化
《十萬個為什么·中華傳統文化》何俊等著/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2019年12月版 /28.00元(冊) 中華五千年歷史,孕育了璀璨奪目的中華傳統文化,集中彰顯著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和傳統美德,濃縮了為人處世的智慧。
2020-07-01
-
《神龍尋寶隊——藏在國寶里的中國史》:用童心童趣走近國寶
《神龍尋寶隊——藏在國寶里的中國史》谷清平著/明天出版社2020年5月版/20.00元(冊) 人類是需要記憶的,記憶給我們信心,記憶讓我們安心,中華文明數千年來的國寶正是公共記憶的承載物,留存著先人先輩的氣息,有了這些物質憑借,歷史才能真實地進入我們的記憶,讓我們知道自己并非憑空而來。
關鍵詞:  國寶文物2020-07-01
-
《焰火》:覓得內心和諧 實現青春成長
《焰火》李東華著/長江文藝出版社2019年4月版/28.00元 讀完李東華兒童文學新作《焰火》,我的思緒一直纏繞著主人公和那群14歲孩子的故事,以及那小城、街巷、校園、夜色、琴聲、夢境……我無法離開那里。
-
清末民初兒童文學翻譯探究
清末民初,文學翻譯十分盛行。
-
從《伊索寓言》到《哈利·波特》:兒童文學與背后的時代
編者按 《伊索寓言》為何從古典時期直至當代都備受推崇?幾個世紀前,童書是如何影響孩子的性別觀的?男孩的冒險故事為何從島嶼移至帝國,從軍隊中尋找他們的英雄氣概?從《伊索寓言》到《魯濱孫漂流記》,從《綠山墻的安妮》到《哈利·波特》,塞思·勒若在《兒童文學史——從<伊索寓言>到<哈利·波特>》中為讀者梳理了一段從古希臘到近現代的兒童文學史。
-
《你的眼睛能看多遠》:“天眼之父”南仁東的故事
《你的眼睛能看多遠》 王宏甲 蕭雨林 著 長江少年兒童出版社 作家王宏甲、蕭雨林的新作《你的眼睛能看多遠》,是一部面向兒童的傳記文學。
-
《烏鴉開門》:只要人類存在,童話就不會失去生存土壤
《烏鴉開門》金曾豪著/長江少年兒童出版社2020年1月版/25.00元 作家金曾豪創作的《烏鴉開門》是一部很特別的作品,因為它是一部關于童話的童話。
-
《游泳去看北極光》:一場并不算晚的童年“授勛”儀式
《游泳去看北極光》鄒抒陽著/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2019年6月版/25.00元 “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
親子閱讀的焦慮
常常有家長問什么時候親子共讀才能變成獨立閱讀?類似的問題還有:孩子什么時候能盡早把閱讀能力轉變成寫作能力?孩子喜歡讀書為什么語文考試成績不好?孩子為什么只喜歡看漫畫不喜歡看學校推薦的書?…… 這些問題折射出成人的焦慮。
-
以童心看世界
《小王子》動畫電影畫面。
2020-06-26
-
《任溶溶這樣開始翻譯》:一代人的溫馨記憶
(《任溶溶這樣開始翻譯》韋泱/著,浙江少兒社2020年5月版) 認識韋泱先生是我的幸運。
-
兒童文學理論建設的里程碑
兒童文學成為一個獨立的概念,是相當晚近的事情。
-
唯有真摯最動人
王立春的文學創作是從寫散文開始的。
-
曹文軒《尋找一只鳥》:用文字編織的影像世界
《尋找一只鳥》是“曹文軒新小說”最新的一部,他賦予了這部作品超越文字本身的魅力,用文字帶領讀者進入了一個活動的影像世界,不是好萊塢式的勁爆影片,而是一部畫面富于詩意美感且內核充滿自省精神的深刻作品。
-
中學生應該讀什么樣的書
最近,我的好朋友章敬平出版了新書《歐陽修傳:世俗的圣賢》。
關鍵詞:  士大夫精神2020-06-23
-
不一樣的科普繪本:布萊恩?弗洛卡的“三部曲”評述
科普繪本,顧名思義,即用繪本的載體形式向孩子傳遞科學知識。
-
《沙海小球王》:聆聽少年心聲,再現少年奮斗
長篇小說《沙海小球王》是一部充滿了大愛的作品,它首先來源于作家周敏對生活的高度敏感和熱情,長期以來,她在對于宏大背景下一些具有獨特意義的題材把握中,始終傾心投入;以兒童文學作品的方式,表達了深刻的時代話題,講述了一個個首都北京與邊疆人民共同構建民族團結進步,青少年一代在陽光雨露滋潤下追求夢想的動人故事。
-
一代人的溫馨記憶
《任溶溶這樣開始翻譯》韋泱/著,浙江少兒社2020年5月版 認識韋泱先生是我的幸運。
-
一本“很好看”的少兒讀本
作者: 馬瑞翎 出版社: 二十一世紀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20年5月 不久前,回族女作家馬瑞翎寄來她的新作《獨龍江上的小學》,并特別強調,“作品會很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