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越生死線的范仲淹
慶歷元年(1041)正月,陜西延州城(今延安地區),52歲的范仲淹得到手下通報,說寨主高延德求見。
2025-05-27
-
霹靂應手神珠馳——風靡唐代的馬球
在揚州博物館,有一面稀世唐代銅鏡——打馬球紋銅鏡。
2025-05-26
-
蘇軾“胡為適南海”?
1097年5月30日,紹圣四年四月十七日,蘇軾接到將他貶為瓊州別駕、昌化軍安置的告命。
2025-05-26
-
趙執信吟詠高郵
翻閱趙執信的《飴山詩集》和李森文的《趙執信年譜》時,我發現趙執信至少五次路過高郵,留下兩首吟詠高郵的詩作。
2025-05-23
-
李清照藏書的散佚始末
作為婉約派大詞家,李清照的名字可謂響徹古今。
2025-05-23
-
蔣原倫:貍貓換太子及其本事
貍貓換太子的故事,曾經家喻戶曉。
2025-05-23
-
格式化日常:“日記格”與修身意識的近世演變
摘 要 隨著理學興起和理學家教學活動的展開,南宋中、后期開始出現在預先制定好的分欄格式中填寫日記的風習。
2025-05-22
-
《東京夢華錄》的“重生”
《東京夢華錄》詳細記錄了北宋都城東京的城市風貌,一直深受中外學者的重視。
2025-05-22
-
春風“又綠”還是“自綠”——王安石《泊船瓜洲》再考辨
《泊船瓜洲》是王安石的七絕名篇,膾炙人口,并入選中小學語文教材。
2025-05-21
-
窗明麝月開宮鏡
徐操《對鏡曉妝圖》(局部) 《紅樓夢》第二十三回,提到了寶玉所作的一首《夏夜即事》,詩中嵌入了多位丫鬟的名字: 倦繡佳人幽夢長, 金籠鸚鵡喚茶湯。
2025-05-20
-
求奇與重道
評點是中國古代文學理論和文學批評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形式靈活多變,既能對文本進行全面、總體的觀照和把握,又能對其中的具體問題作深入的分析和闡發。
2025-05-20
-
王干:滄桑南京城
一 南京是一座被嫉妒了兩千年的城市,就因為這兩個字:王氣。
2025-05-19
-
王維:未成詩佛的輞川
王維給人的印象是隱居山林的佛系文豪,他在自己的輞川別業,創作了許多禪味濃烈的詩篇。
2025-05-19
-
“三打祝家莊”疑云
四大名著,我最喜讀《水滸傳》。
2025-05-16
-
太華夜碧 人聞清鐘——司空圖在華下
司空圖(837—908),晚唐著名詩人和詩論家,字表圣,自號知非子,河中虞鄉(今山西永濟)人。
2025-05-15
-
陸游:為愛名花抵死狂
很難想象,那個印象中滿面凄苦,寫下“家祭無忘告乃翁”的陸游,也有游戲花叢,“倚錦瑟,擊玉壺,吳中狂士游成都”的一面。
2025-05-15
-
湯顯祖的“至情”與羅汝芳的“赤子之心”
一 萬歷二十六年(1598),湯顯祖棄官浙江遂昌縣令一職,告別飽受挫折的政治生涯,帶著陶淵明歸去來的心境,返回江西臨川家鄉。
2025-05-14
-
從物理視角看唐詩的“合理之美”
物理和唐詩,其對立統一就如同感性與理性,讓人覺得瞻之似遠、忽焉已近。
2025-05-14
-
夏天讀詩:手倦拋書午夢長
春天讀詩已經說過了。
2025-05-14
-
六邊形戰士狄仁杰
日前,在河南洛陽白馬寺內的狄仁杰墓地經專家認定后,正式掛牌。
2025-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