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九屆烏鎮戲劇節迎“豐”而至
以“豐”為主題,第九屆烏鎮戲劇節11月25日迎冬而至。
關鍵詞:  烏鎮戲劇節2022-11-29
-
話劇《單寧》烏鎮戲劇節全國首演
高聳的石壁、錯落的木箱,隱藏在門后密密匝匝的紅酒桶,一個巨大而深邃的瞳孔從舞臺直直望向觀眾席,這只震驚又驚恐的眼睛仿佛窺探著暗夜中的一切,也凝視、放大著一切。
關鍵詞:  《單寧》2022-11-28
-
重思中國舞蹈之本源:歷史與哲學之間
我的研究領域是當代法國哲學,也對藝術和美學的問題有廣泛深入的興趣,近年來尤其關注舞蹈哲學方面的主題。
2022-11-28
-
昆曲《國風》:傳統文化的傳神之美
北方昆曲劇院新作《國風》,體現出鮮明的創作主旨: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尋找源頭活水與創作資源,回溯文化根脈,講述歷史故事、中國故事,展示中國精神、中國價值。
關鍵詞:  《國風》2022-11-28
-
秦腔《生命的綠洲》:從千年沙漠到萬里綠洲
毛烏素沙漠從“千年沙漠”到“萬里綠洲”的轉變,是人類治沙史上的壯麗詩篇。
關鍵詞:  《生命的綠洲》2022-11-28
-
“文心”的力量
“中國文學盛典·魯迅文學獎之夜”活動現場 說到文學,人們不免想到手捧一本書在書桌前或沙發上安靜閱讀和縱情馳騁“文心”的場景。
關鍵詞:  魯迅文學獎2022-11-23
-
國風音樂讓傳統文化綻放時代風采
九州風土、人文風貌,詩詞詠禮、高歌頌情……近日,由中國東方演藝集團出品的兼具國風、國潮、國韻特色的詠歌匯《千年一聲唱》啟動全國首演。
關鍵詞:  國風音樂2022-11-23
-
大涼山國際戲劇節彰顯濃郁民族特色
“豹的速度我只敢想象,如果它向我撲來……” 從11月13日開始,位于四川西昌的火把廣場,每到下午5點總能傳來一陣古老的吟唱——詩朗誦《豹》通過嘹亮的高腔,讓方圓幾里內的游客留下了深深的“彝族印記”。
關鍵詞:  大涼山國際戲劇節2022-11-21
-
《舞上春》:一次國潮舞風的成功“破圈”
中國歌劇舞劇院舞劇團繼去年推出的業務考核展示作品《舞上春》一炮打響后,今年該團攜手北京天橋藝術中心矢志打造品牌《舞上春》,于藝術中心大劇場再度驚艷亮相,并于11月17日在騰訊視頻、優酷視頻、嗶哩嗶哩、新華網等網絡平臺同步上線播映。
關鍵詞:  《舞上春》2022-11-21
-
文化演出拓展“云上”舞臺
今年7月,中國舞蹈最高獎“荷花獎”獲獎劇目《醒·獅》原計劃在成都演出,由于疫情原因,線下演出臨時轉為線上直播,以1元的票價在網上引發廣泛關注,當晚吸引了超過340萬人次付費觀看。
2022-11-19
-
打響“輔德里IP”,讓文藝黨課再現紅色記憶
“你會不會想她,輔德里的燈塔,她依然在守望,她守護著希望。
2022-11-19
-
海外華語脫口秀傳遞快樂
近年來,脫口秀因其詼諧幽默的語言、貼近生活的話題、輕松娛樂的氛圍,而深受大眾喜愛。
2022-11-17
-
民族歌劇的“根”與“魂”
舞臺上的石板路、吊腳樓、水車與渡船,將觀眾帶入到那個對大多數人來說,只存在于文學世界的靜謐小城。
2022-11-17
-
中希戲劇對話:探討“戲劇的城市溫度”
北京擁有著3000多年的建城史、800年的建都史,博大厚重的文化底蘊滋養著京劇、昆曲、評劇、河北梆子、北京曲劇等多姿多彩的戲曲藝術劇種,共同構成了北京戲曲的基本面貌。
2022-11-17
-
新時代舞蹈:向人民交出了一份精心舞出的答卷
10年來,在習近平總書記有關文藝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論述指引下,中國舞蹈發生了深刻巨大的變化。
2022-11-15
-
戲曲藝術在傳承發展中創新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關鍵詞:  戲曲文化周2022-11-14
-
“逐風”新時代 金秋摘“金菊”
2022年11月13日,由北京演藝集團出品、經北京雜技家協會推薦,由中國雜技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雜技團”)創作和演出的創新雜技節目《逐風者·男子集體車技》,在第十一屆中國雜技金菊獎全國雜技比賽中榮獲雜技節目獎金獎。
關鍵詞:  《逐風者·男子集體車技》2022-11-14
-
曹禺經典話劇《北京人》:不能錯過的京味兒話劇
《北京人》被譽為中國現代戲劇文學的巔峰之作,也是中國現代戲劇奠基人曹禺的代表作。
2022-11-09
-
國家大劇院“春華秋實-藝術院校舞臺藝術精品展演周”啟幕
11月,第十五屆“春華秋實—藝術院校舞臺藝術精品展演周”在國家大劇院正式開幕。
2022-11-09
-
“和合共美”的戲曲嘉年華
在秋意盎然的園林中移步換景,與生旦凈末擦肩而過;在專業劇場看名家名劇,“皮黃”“水磨”唱出百味人生;專家大咖共聚一堂,暢談戲曲未來;名角好戲進社區下基層,京城戲迷皆開懷……11月4日至11月10日,第六屆中國戲曲文化周在北京園博園舉行,一場與戲曲跨越時空的相遇再次如約而至。
關鍵詞:  戲曲文化周2022-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