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內蒙古文學重點作品創作工程”入選作品改稿會在京舉行
2025年6月30日,由作家出版社、內蒙古文聯、內蒙古作協主辦的2023年度“內蒙古文學重點作品創作工程”入選作品改稿會在京舉行。內蒙古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海山,作家出版社總編輯張亞麗出席活動并致辭。胡平、梁鴻鷹、徐坤、劉艷、季亞婭、王國平、安殿榮、張元珂、趙依、李曉晨、宋嵩、丁鵬等評論家、學者擔任改稿專家。6部入選作品作者海勒根那、白濤、高朵芬、呂斌、田福、陳慧明以及書稿責任編輯,內蒙古作協秘書長叢龍瑞、副秘書長斯日古冷,內蒙古作協干部劉淑楠等參加活動。改稿會由作家出版社總編室主任孫吉民主持。
“內蒙古文學重點作品創作工程”是由內蒙古文聯組織實施的一項重要文學工程,自2011年組織實施以來,在引導內蒙古文學創作方向、提升內蒙古文學創作水平、發掘培養內蒙古優秀文學人才、培育推出內蒙古優秀文學作品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截至目前,該工程已累計出版作品近百部,為推動內蒙古文學事業的繁榮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此次入選的6部作品包括短篇小說集《讓流水永遠記住我們的名字》、散文集《馬背長調——一個人的和聲》、詩集《彼岸圖象》以及長篇小說《十個不完整的故事》《金駒》《石吼》。這些作品體裁多樣、內容豐富,展現了內蒙古作家扎根生活、潛心創作的豐碩成果,也彰顯了內蒙古文學蓬勃發展的生機與活力。
內蒙古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海山致辭
海山在致辭中指出,此次改稿會是內蒙古文聯、內蒙古作家協會貫徹黨的二十大以及二十屆三中全會,聚焦北疆文化建設提升行動,推動內蒙古文學高質量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近年來內蒙古廣大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用手中的筆描繪著內蒙古大地上發生的生動故事和時代變遷,創作推出了一批又一批優秀作品。但是文學精品絕非一蹴而就,需要千錘百煉的打磨過程。此次改稿會特別邀請專家為作品把脈問診,正是幫助作品實現從“好”到“更好”跨越的關鍵一步。希望入選作者珍惜這次難得的學習機會,以謙遜的態度虛心求教,以開放的胸懷接納意見,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反復打磨,讓作品的思想內涵更加深刻、藝術表現更加精湛,共同為繁榮發展內蒙古文學事業作出新的貢獻。
作家出版社總編輯張亞麗致辭
張亞麗在致辭中談到,內蒙古這片豐厚的土地孕育了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和獨特的自然風光,為文學創作提供了豐厚的滋養。近年來,內蒙古文聯、作協高度重視文學事業發展,精心謀劃并實施“內蒙古文學重點作品創作扶持工程”,取得顯著成效。去年8月,內蒙古文聯與作家出版社就2023年度入選作品召開研討會并簽署出版協議,同時提出希望在后續出版中通過改稿會提升作品質量。此次改稿會正是提高作品質量的重要手段,期待專家深入分析指導作品,作家認真思考專家建議,突破自我、創新修改,各方攜手推出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能夠經得起時間檢驗的優秀作品。
海勒根那《讓流水永遠記得我們的名字》改稿現場
白濤《馬背長調——一個人的和聲》改稿現場
呂斌《十個不完整的故事》改稿現場
陳慧明《石吼》改稿現場
田福《金駒》改稿現場
高朵芬《彼岸圖象》改稿現場
本次改稿會采用“雙專家同評”模式,即兩位專家同改一部書稿,多角度、深層次為作品提出具體且行之有效的修改方案,助力作家提升書稿質量。6位作者分別與對應的兩位專家,圍繞作品細節展開深入研討,從小說的情節架構、敘事節奏、人物塑造、主題表達,散文的文化特質、分輯策略、語言表達,詩歌的意象運用、情感傳遞等角度,改稿專家均提出詳細的修改建議和意見。
白濤作為作家代表分享改稿感受,他表示,此次改稿既是對書稿的一次全面打磨,更是對他創作態度的一次重塑,他對自己的書稿產生了全新且深刻的認識。專家以專業的眼光和豐富的經驗,提出了行之有效的修改建議,給了作者許多啟發,對如何提升作品質量有了更清晰的認識,進一步增強了創作自信。未來他將認真落實專家建議,與責任編輯密切溝通,全力提升書稿品質。
孫吉民在總結時說,此次改稿會采用分組改稿的形式,為作者、專家、責任編輯提供了充分的交流時間,有效提升了改稿效果。希望作家能帶著改稿的收獲和心得,靜心打磨作品,讓這些扎根北疆大地、飽含新時代精神的作品以更完美的姿態呈現給讀者。
作家出版社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