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文學》2025年第7期卷首語、目錄
卷首語
責編送審九位詩人詩作,結果有八位詩人在詩題后面標上了“組詩”二字。有這么多組詩嗎?如果每一組作品都是“組詩”,那還有必要標記嗎?組詩是可以隨意貼上的標簽嗎?是否有真組詩和偽組詩之別?諸多問題冒出來,我們不禁納悶,于是覺得有必要探討一下“何為組詩”的問題了。所謂探討,請詩歌編輯或幾位業內人士,談論,交鋒,達成共識。那是常規的探討。眼下的探討似乎簡單多了,不必勞各位大駕,問問DeepSeek這位超強大腦和超級搜索器即可。很快,它對以上諸多問題給出了分析和總結,觀點精準而周全。
“組詩”指由若干首獨立成篇的詩歌組合而成的一個整體,這些詩歌圍繞同一主題、情感、意象或敘事線索展開,彼此之間具有內在關聯性和統一性。組詩既可以是詩人對某一核心思想的多角度表達,也可以是對同一題材的深化或拓展。組詩的核心特征表現為:一、圍繞共同的主題(如自然、歷史、人生哲思等),或聚焦于同一意象(如季節、地域、人物),形成整體性思考。二、各首詩可能按時間順序、情感遞進、邏輯層次或意象呼應等方式排列,構成連貫的敘事或情感脈絡。三、每首詩可獨立存在,但組合后能產生更豐富的內涵。組詩的本質是“關系的藝術”,有真組詩和偽組詩之別。真組詩存在序曲、過渡、高潮、尾聲等邏輯安排,或通過數字、標題暗示關聯。偽組詩隨機排列,順序調整后不影響整體性。真組詩跨篇重復關鍵詞、意象或句式,形成回聲效應。偽組詩語言風格或意象使用斷裂,多首詩僅圍繞同一意象或場景,未形成主題深化或結構關聯。一句話:真正的組詩不是簡單的“多首詩合集”,而是通過文本間的對話、對抗、補充,構建出一個超越單篇的語義場。如此看來,多少標記著“組詩”的詩并非組詩,我們決定謹慎使用“組詩”二字。
本期一筆的中篇《走近那條河》為我們塑造了一個有情懷但又彷徨的技術官員形象;谷禾的詩《山海紀》開闊而深邃;朱以撒、鄭驍鋒、錢紅莉的散文盡管敘事腔調各異,但見識和智慧突出而魅力無窮。
目 錄
小 說
中 篇
一 筆 走近那條河
短 篇
安 慶 引進者
孫 寬 茶可和炭灰
張陽球 呼嘯而過
濮 穎 致歉謝芬芳
高逸云 像有雪要落下
新 銳
須一瓜 / 余岱宗 推薦人語
溫穎妍 我們并不知曉雨的名字(中篇小說)
詩 歌
頭 題
谷 禾 山海紀
現 場
張進步 宋詞的面具(組詩)
王學芯 尋找一只記住我的鳥
翁濼婷 遠方有匪聲
龍秀銀 暮色中
慚 江 反敘事
謝奎宗 我們也一樣鮮活
石兆佳 羊皮筏子
散 文
實 力
朱以撒 會心處不必在遠
八方文采
鄭驍鋒 天下無賊
錢紅莉 配得上慢慢活著
顏全飚 舍得光陰
王 芳 寫生筆記
顏莉莉 花癡相
黃 婷 惠女做題家
文藝探索
陳啊妮 紙上山海沉靜的“咆哮”——評阮憲銑詩集《一卷山?!?/p>
林初晴 書寫新時代的鄉村蝶變——評李玉平長篇小說《長樂未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