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聚網絡正能量 引領時代新風尚 ——2025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觀察
6月10日,2025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在合肥舉行。為匯聚網絡正能量、引領時代新風尚,大會將如何進一步凝聚起網絡文明共建共享的社會共識和強大合力?
思想之光點亮網絡文明時空
傳統絲竹與現代樂器在數字光影中對話;古人穿越時空與機器狗互動;當徽文化撞上AI大模型,會擦出什么樣的火花……6月9日,合肥駱崗公園里,一場“科技·點亮網絡文明時空”主題活動火熱進行。活動通過情景講述、作品展示、現場互動等形式,打造“科技+文化+藝術”綜合視聽體驗場景,展現共建共享網絡文明的生動畫卷。
網絡是精神文明建設展現新氣象新作為的廣闊舞臺,為文化創新和繁榮打開了巨大空間。近年來,我國網絡文明建設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效,全社會共建共享網上美好精神家園的氛圍日漸濃厚。
在發布2025年網絡文明建設優秀案例的同時,大會還展示了走好網上群眾路線百個成績突出賬號推選成果,并啟動2025年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提升月活動。
今年是中國網絡文明大會舉辦的第5個年頭。大會圍繞黨的創新理論網上傳播、網絡文明培育、網絡文化發展等核心領域,設置了14場分論壇。其中,針對網絡主播培育管理、智能社會發展與治理、個人信息保護等社會關注熱點,大會新增分論壇展開深度研討,為網絡空間治理提供創新思路與實踐路徑。
“良法”奠定生態規范根基,“善治”激活生態治理效能,而塑造健康繁榮、和諧向善的網絡精神家園,則應凝聚各方“共筑”之力。為此,網絡法治分論壇聚焦“良法善治共筑網絡精神家園”主題,發布了《推動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發展行業倡議》,凝聚行業共識,引導人工智能技術向善發展。
引導青少年提升網絡文明素養
“我們要弘揚法治精神,依法用網——嚴守法律底線,維護網絡安全,讓網絡筑牢法治防線”“我們要積極有序參與,理性用網——遵守倫理良俗,規范網絡言行,讓網絡充盈清朗藍天”……主論壇上,數十位青年代表發出倡議,聲音響徹會場。
當前,我國青年網民的規模已達5.4億,青年群體成為網絡文明建設的重要力量。為大力弘揚時代新風,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中央網信辦、共青團中央聯合策劃推出“青年網絡文明倡議”,展現當代青年在推動互聯網發展中的使命擔當,引導廣大青年爭做網絡文明的參與者維護者、網絡文化的交流者傳播者、網絡技術的創新者開拓者。
倡議活動發起方表示,以發布“青年網絡文明倡議”為契機,帶動廣大青年提升網絡文明素養、凈化網絡環境,可以讓正能量產生大流量、大流量澎湃正能量。
此外,為切實加強未成年人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環境下的安全保障,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會同產業、學術、教育等領域60家單位,編寫《向未成年人提供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安全指引》并在人工智能分論壇上發布。
全民共享中華文化數字化成果
在大會上,央視網黨委書記、董事長,央視頻公司總經理過彤分享了“央博”數字平臺利用數字化技術構建移動化、全沉浸、交互式的“文明體驗空間”,并讓網友借用數字分身,于指尖方寸直抵“玉華萌發”凌家灘等考古遺址,開啟“尋根之旅”、溯源中華文明的故事。“正是在科技賦能下,才能實現中華文化數字化成果的全民共享,讓網絡空間成為文明生生不息的綠洲。”過彤說。
“當代青年正在世界文明的舞臺上唱響一場獨具中國特色的網絡大戲。”安徽大學民間戲劇與地域文化專業碩士研究生陳浩渺說。2023年,陳浩渺循著網絡上的儺面變裝視頻來到池州,結識了許鑫磊——當地一位致力于用鏡頭捕捉池州儺戲最本真樣態的90后村干部。在他的剪輯中,那些原本散落在民間的唱腔韻律、面具紋樣,皆顯影為可追溯的數字譜系。透過許鑫磊的鏡頭,陳浩渺不僅能一次性分析14家儺戲會近10年來的傳承趨勢,還見證了一個個鮮活儺面的誕生。
“青年不僅是傳統文化的接受者,更要成為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推動者。”陳浩渺說,作為青年學生,自己將以網絡為舟、以科技為楫,同身邊青年一起,助力構建有親和力、有生命力、有破圈力的網絡精神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