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世界文學與農業書寫研究
5月17—18日,2025年山東省外國文學學會“世界文學與農耕文明”專題學術研討會在泰安舉行。
與會學者認為,我國農耕文明與鄉村文明在文學中有著明確表達,從世界文學比較視野觀照中國鄉村,從中華農耕文明觀照新時代世界文學的閱讀、翻譯與傳播,有助于深化文明交流互鑒,開啟世界文學研究新領域。中國海洋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李鋒認為,文學中的農業、農村,不僅是文學敘事的背景,更是折射自然生態、社會關系的一面鏡子。通過多維度的文學批評,可揭示歷史語境下的農業、農村變遷,為我們解決生態危機、傳承傳統文化提供文學啟示,這是當代文學研究者應承擔的歷史使命和時代責任。
浙江大學文學院教授吳笛考察了托馬斯·哈代《苔絲》中的農耕書寫,提出其中關于農業生產、鄉村文化和經濟活動的描寫,對農耕文明研究具有重要的文獻參考價值。廈門大學比較文學與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陸建德認為,文學與農業、貿易的關系,有待進一步“深耕細作”。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王卓認為,深化世界文學與農業書寫研究,需要推進學理層面的思考和研究,如什么是農業書寫、研究范疇如何界定、文學中的農業書寫研究什么等。同時,推進方法論層面的探索,如構建研究框架、研究思路、研究路徑等,進而展開系統的文本闡釋和研究。
會議由山東省外國文學學會主辦,山東農業大學外國語學院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