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是傾聽,也是對話 ——關(guān)于張英的《文學仍然在場》和《只為內(nèi)心寫作》
來源:文藝報 | 閻晶明  2025年05月16日09:28

我并不確知張英的年齡,也沒打聽過他的出身和經(jīng)歷,從我認識他時,他好像總是保持著一樣的體態(tài)、一樣的表情,既不顯得年輕,也不見慢慢變老。與他見面,總讓人覺得他是剛剛從另一場合趕來,而且后面還有急活兒等著。他似乎總是在路上。但張英又給人一種可以沉靜下來好好聊一聊的好感。

他是一位好記者,而且特別懂文學。或者說,他就是帶著濃厚的文學情結(jié)去做記者的。當然,更準確的說法應(yīng)該是,為了當好記者,完成好一篇訪談,他每每要下作家收集素材、構(gòu)思作品,學者搜求資料、整理觀點的功夫。而所有這些工作,又不會模糊他的記者身份,從未磨損他的職業(yè)敏感以及談鋒上的犀利。這樣的文學記者真的不多。

日積月累,張英的作家訪談頗具規(guī)模,而且采訪對象、訪談節(jié)奏、對談風格十分相近甚至統(tǒng)一。現(xiàn)在,他要把這些作家訪談文章集成書,名曰《文學仍然在場》《只為內(nèi)心寫作》。凡稱“課”者,勢必是認為可以為人授業(yè)、解惑,張英的這本書是否也有這樣的抱負和作用呢?我看過后的答案是:可以有!至少我自己讀過后收獲頗豐。

這是一次懷著對文學的敬意、對作家的真摯感情展開的對話之旅。長期以來,張英在北上廣等不同城市間往來穿梭,在不同媒體上奮筆疾書。對活躍在中國當代文壇、創(chuàng)作上取得重要成就且為讀者所熟知的著名作家進行訪談,是他在變動不居中堅持了20余年的事業(yè)。如今這些訪談集結(jié)成冊,可謂洋洋大觀,頗有陣勢。這些訪談并非蜻蜓點水式的三段式提問,而是圍繞一些重大的文學問題、作家曲折的人生經(jīng)歷、作品中的某個細節(jié)或某種風格展開深入探討,能夠激發(fā)作家的對談熱情,將一次原本淺直的采訪轉(zhuǎn)變?yōu)橐粓鋈萘繕O為豐富的圍爐夜話。

為了達到這樣的對話效果,張英不僅以自身的文學素養(yǎng)和文學夢想作為對話前提,更要為每一場對話做充分的準備。他需要閱讀訪談對象的幾乎所有作品,熟知對方的人生經(jīng)歷,并且要對這些作品從思想到藝術(shù)、從內(nèi)容到形式進行多方位的準確把握。他會與這些作家就某一部作品中引人關(guān)注、頗有爭議的部分展開帶有“對撞”意味的探討。比如在與王蒙的訪談中,他們就其小說《這邊風景》的創(chuàng)作歷程、時代印跡、當代價值以及人物塑造、藝術(shù)風格等方面進行了深入討論。與張英的對談,是我讀到的關(guān)于王蒙這部長篇小說最詳盡的分析和論述。在與莫言展開的漫長談話中,莫言各個時期創(chuàng)作的特點、重要作品的形成過程及自我評價,也都得到了充分闡述。

不僅如此,張英還同這些大作家們就文學閱讀、文學經(jīng)典的評價、文學影響的向度和選擇等話題展開了深入討論。比如,在與馬原的對話中談到了霍桑的《紅字》和海明威的《永別了,武器》;與余華討論了加西亞·馬爾克斯《百年孤獨》的世界性影響;格非對世界文學范疇內(nèi)“長河小說”(如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各部之間關(guān)系松散,甚至毫無關(guān)聯(lián)”的特點進行了分析;遲子建則談到了川端康成《雪國》里的一個細節(jié),以此印證其在短篇創(chuàng)作中展現(xiàn)出的大師風范。這些討論不僅豐富了內(nèi)容維度,也為研究作家們的審美理念、閱讀偏好、觀察世界的方式提供了極為重要的補充。這些信息即便對專業(yè)研究者和評論家而言,也是十分珍貴的一手資料。

這是一部具有問題意識、在尊重前提下展開平等對話的交流之書。在每一篇對談中,張英始終保持明確的身份意識——他是來做訪談的,充分尊重訪談對象是前提,聚焦訪談對象個人的創(chuàng)作歷程和文學觀念是重點,激發(fā)他們分享文章之外的文學見解是策略。尊重訪談對象看似是一句簡單的禮貌用語,實則蘊含豐富內(nèi)涵。他必須熟知一位作家在創(chuàng)作上有哪些分期,風格上有哪些演變,讀者反饋尤其是評論家們有哪些關(guān)鍵性評價,等等。除了掌握這些信息,張英還要求自己做到:一定要有獨立觀點,絕不做“為什么寫這個”“今后還有什么打算”這類人云亦云式的提問者。但同時,也要避免以專家自居,杜絕成為仿佛掌握了不可更改的創(chuàng)作原理,或自認為可以代表所有讀者進行詰問的自負之人。

這樣的分寸拿捏起來并不容易。我所說的“拿捏”,并非訪談時臨時擺出的某種姿態(tài),而是由深厚文學素養(yǎng)和閱讀積淀所造就的既自信又謙遜的狀態(tài)。這種狀態(tài)既能充分激發(fā)訪談對象的談話熱情,又不會讓自己淪為試圖與對方平起平坐、據(jù)理力爭的“搶戲”者。這恰恰體現(xiàn)了一個成熟新聞采訪者、老練媒體訪談人應(yīng)有的職業(yè)素養(yǎng)。張英往往以親切的方式與對方展開漫談,用“引誘”的技巧讓對方吐露平常未必會透露的心跡。有時,他還會拋出一個恰到好處的問題,促使對方直面那些需要澄清或深入探討的關(guān)鍵問題。

做到這一點著實不易,張英自有其獨特的技巧與方法。在這些訪談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眾多讀者關(guān)注、網(wǎng)絡(luò)熱議、評論界爭論的熱點與敏感話題頻頻出現(xiàn),不僅吸引了讀者目光,還引發(fā)了人們對創(chuàng)作與文學的深入思考。這種自覺的問題意識與高超的訪談技巧,正是這部書極為重要的價值所在。比如在與王蒙的對話中,張英適時發(fā)問:“《這邊風景》榮獲茅盾文學獎,我讀了這部作品,它講述的是1960年新疆伊犁一個維吾爾村莊在‘社會主義教育運動’背景下的故事,令人十分吃驚。它完全是《金光大道》《創(chuàng)業(yè)史》《紅旗譜》那種歌頌集體、人民公社、合作化的作品類型。您為何選擇在30年后才出版這部小說?”由此,王蒙展開了令人信服的長篇解析。可以說,沒有尖銳深刻的問題,就難有富有內(nèi)涵的對答。

在同金庸的訪談中,張英發(fā)揮了自己深入閱讀的優(yōu)勢,就武俠小說的理論問題與金庸的創(chuàng)作理念展開了專業(yè)性極強的探討。他還援引學者嚴家炎的觀點進行提問,從而讓讀者了解到,原來金庸“寫《倚天屠龍記》的時候,和魯迅的《鑄劍》存在一點關(guān)聯(lián),某種程度上將魯迅的思想融入其中”。在與陳忠實討論《白鹿原》時,張英提出“有人稱這部作品為‘筆記縣志體’小說,您對此有何看法”,以及《白鹿原》以“修訂本”得獎等問題,促使一向謙和的陳忠實慷慨激昂地表達了自己獨立的見解與堅持。針對輿論熱議的某些說法,張英向莫言求證,使其道出“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的無奈;向余華指出“如今很多人不理解您”的現(xiàn)實,促使余華闡述自己的創(chuàng)作理念與抱負追求。所有這些訪談,讓人讀來既覺熟悉又感新鮮,既有現(xiàn)場即興討論的熱烈氛圍,又不失作家成熟的創(chuàng)作思考。

總之,張英與20多位當代作家展開的這些訪談,構(gòu)成了一次漫長的文學對話。對讀者來說,閱讀這些訪談,無疑是一堂收獲滿滿的文學課,而且內(nèi)容生動精彩。對專業(yè)的文學評論者而言,書中大量獨特的觀點和可信的資料也頗具留存價值。

張英依舊行進在文學與新聞的雙軌之路上,他的文字依然值得期待!

(作者系中國作協(xié)副主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 亚洲第一综合天堂另类专| 亚洲国产综合AV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综合一区精品| 小说区图片区综合久久88| 丁香五月天综合缴情网| 一本一道色欲综合网中文字幕 | 久久综合亚洲色hezyo|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综合| 婷婷五月综合激情| 狠狠色综合久色aⅴ网站| 激情综合亚洲色婷婷五月| 五月婷婷久久综合| 97se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 久久综合五月丁香久久激情| 色综合天天综一个色天天综合网 | 国产亚洲综合久久| 色妞色综合久久夜夜| 狠狠色婷婷久久综合频道日韩|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青草| 狠狠色综合久久久久尤物| 区二区三区激情综合| 91在线亚洲综合在线| 亚洲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小说|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爱婷婷 | 亚洲国产aⅴ综合网| 色综合久久88色综合天天| 一97日本道伊人久久综合影院| 亚洲综合图片小说区热久久| 久久91综合国产91久久精品|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综合激情区视频一区视频二区 | 免费国产综合视频在线看| 亚洲色偷偷综合亚洲av78| 69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91 | 国产成人AV综合久久| 久久久久亚洲AV综合波多野结衣|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综合网| 国产激情电影综合在线看 | 久久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伊人久久综合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