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寫銅梁美麗新鄉村”文學采風活動在重慶銅梁區舉行
5月11日,“書寫銅梁美麗新鄉村”文學采風活動走進重慶銅梁區蒲呂街道康濟村、青山村。本次活動由重慶市北碚區作協、銅梁區作協、璧山區作協聯合舉辦。重慶市作協副主席、北碚區作協主席蔣登科,銅梁區作協主席唐道伏,以及來自重慶北碚區、銅梁區、璧山區的10余名作家參加活動。
作家們深入重慶市銅梁區蒲呂街道鄉村一線,走訪康濟村、青山村等村莊,探尋當地鄉村振興的典型經驗和先進事跡,見證鄉村發展的新變化、新氣象。
作家們來到位于海拔700多米毓青山上的康濟村,登高遠眺,一幅如詩如畫的山村美景盡收眼底。只見這里青山環繞,白墻黑瓦的農家院落錯落排列在公路兩旁。這里是有名的康濟藥鄉,千畝中藥材基地是蒲呂街道精心打造的康濟藥鄉核心區,種植的以川佛手為主的中藥材既生態又優質,市場供不應求。基地通過“合作社+農戶”模式,帶動村民增收致富,成為銅梁區特色農業示范點,并納入了鄉村振興產業振興的重頭戲,配套完善了產業公路、作業便道、灌溉系統,還建起了中藥文化園。蔣登科表示,佛手柑產業展現了新時代鄉村的生機,作家應聚焦鄉村振興實踐,用筆觸記錄農村變革,傳遞農民心聲,展現鄉村變化。
采風期間,作家們座談交流了對于鄉村振興的認識和思考,并就加強三地作協文學交流與互訪進行了深入探討。
蔣登科在講話中說,區縣作協要主動對接鄉村振興戰略,發揮文學“培根鑄魂”作用。作家既要成為鄉村文化的記錄者,也要當好產業發展的“文化參謀”,通過創作提升鄉村文化軟實力。
唐道伏表示,銅梁區作協將組織銅梁作家深入鄉村、認識鄉村、書寫鄉村,用文學展現銅梁美麗鄉村的時代畫卷。策劃“文學采風基地”落地,書寫新時代銅梁山鄉巨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