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從“短篇小說十堂課”到“小說技法十二講” 小說技藝的“匠法”與“心術”
來源:文藝報 | 金赫楠  2025年05月06日23:22

李浩的文學創作從詩歌出發,進而成長為“70后”小說家中的翹楚,近年來發表大量文學理論和批評作品。在大學創意寫作專業任教,身處學術體系之余,他又始終活躍在文學現場,參與多個當下文學熱點話題的深入討論。這種“疊加”的一個重要成果就是《匠人坊:中國短篇小說十堂課》與《匠人坊:小說技法十二講》。

《匠人坊:中國短篇小說十堂課》中收錄了十篇文章,分別是對魯迅、沈從文、張愛玲、莫言、余華、史鐵生、王小波、白先勇、殘雪和東西十位作家的短篇小說代表作的闡釋和剖析。這是對經典作品的重新解讀,李浩借鑒了法國批評家阿爾貝·蒂博代的“作坊式”批評理論,從創作者角度出發深入文本內部,拆解其結構、語言、情節、視角等技藝層面的設計,解密那些小說名家在寫作中施加的“魔法”——如何巧妙地運用各種敘事策略來實現敘事目的,如何做到不著痕跡、渾然一體的文本效果。這本書不僅展現了李浩對文學技藝的深刻理解,也為讀者提供了一種全新的閱讀視角,通過技術上的拆解和解密,帶領讀者從新的路徑和方向重新進入這十篇經典小說,使讀者更容易感受到之前閱讀中可能忽略的作者的某些精心、用心和會心,重新注目那些之前閱讀中擦肩而過的諸多世相和人性“景觀”,由此更深刻地理解作品。

在重新解讀經典之外,李浩借此提出一些開拓小說技術探討空間的議題。比如,闡釋《狂人日記》時他提出“概念先行可能并不像想象的那樣可怕”,強調寫出好小說的重要保障恰在于作者寫作前頭腦中對某個“想法”的思考、追問和審視,這關乎小說的“魂魄”。比如,分析《封鎖》場景設計和人物騰挪時,一直貫穿著對張愛玲小說的總體打量和品評,以及由此引發的關于小說格局和限度的討論,指出小說不能止步于對人情世相的表層描摹,應繼續“何以如此,非如此不可”的追問。剖析《永遠的尹雪艷》時,李浩提出小說“文本自洽”的可能性與必要性問題,并深入思考白先勇的寫作風格和小說格局。同為魯迅、張愛玲、白先勇的讀者,我們也許未必認同李浩所言,但他確實提供了可以進一步深入作品的啟發性視角與路徑。

《匠人坊:小說技法十二講》可視為對《匠人坊:中國短篇小說十堂課》的延續和“升級”?!霸O計”是貫穿全書的關鍵詞,作者開篇就表明“一直以來我都堅持這樣的觀點,那就是優秀的(包括全部的經典)小說都是設計出來的,而越是外表上看起來‘天衣無縫’的、水到渠成的小說,越可能是在設計上用功尤深”。李浩深入研究小說創作過程中故事、結構、開頭、細節、高潮、角度、情節、對話、景物、人物、深度和結尾這十二個基本要素的“設計”之妙,帶領讀者進入《紅樓夢》《百年孤獨》《一句頂一萬句》《鐵皮鼓》《追憶逝水年華》等一個個經典文本中,識別和體悟其中“設計”的心思和技巧以及最終達成的敘事效果,令人驚嘆那些讀起來天然、渾然天成的優秀小說背后是作者煞費苦心的揣摩、斟酌和巧思,最成功的設計在文本的整體面目上恰是全無技法痕跡、仿若并不著力?!笆v”中的觀點、論述以及涉及的作品分析,有些曾散見于李浩之前的多篇文學評論中,有些則是他的新發現、新主張,這是李浩關于小說閱讀和敘事研究的階段性梳理、總結和呈現。而對于熟悉李浩小說的讀者來說,可以把這些小說技法的探討,當作是對其小說創作的隱秘注釋。

李浩的小說頗具辨識度,行文中總有一個存在感很強的講述者聲音,他的小說志趣不僅要告訴讀者在什么地方發生了什么事,更在反復強調敘事人的角度、審美和判斷,在與人物自在邏輯的角力中產生文本的巨大張力。這種特點在《匠人坊》系列中同樣明顯,李浩有自己的小說趣味和文學價值觀。雖然以“十堂課”“十二講”為題,但兩本書的基本寫作立場并不以文學理論完全“客觀”“公允”的權威自居,他更強調這是一個小說家的“體驗其經驗的內部批評”。與單純的理論批評家相比,李浩的優勢在于有充足的實踐經驗,對于小說創作中的具體難度和限制有切身體會,而且對創作過程中的心理和情感因素也了然于心。

這種創作主體與理論批評主體的身份重疊,令李浩在解析闡釋作品時更及物、更有效,尤其是他不僅用頭腦和理性進行小說“匠法”研究,更著意呈現作品中的文學“心術”,照亮了傳統文學理論批評和小說技法研究中被遮蔽的角落。當然,過于強調技藝層面,難免忽略作家個體性的藝術感覺,以及作品的歷史背景與社會文化意義。但文學作品的多元性與復雜性,正是在理性與感性、技法和靈感、側身之外與身處現場的動態平衡中求索與完成。

特別可貴的是,李浩在“固執己見”的同時也期待交鋒,《匠人坊》系列兼具“片面的深刻”與“對話的姿態”,不僅是與十篇小說作者的對話,與更多國內外前輩作家的對話,也是與同行和讀者的對話,甚至是與自己對話。當小說家轉身成為理論批評的言說者,他的闡釋話語天然帶有雙重性,既保持創作者的感性的內部視角,同時也生長出批評家相對理性的外部眼光,兩種視角和眼光本身也構成對話,這正是小說家在進行文學研究和作品闡釋時最大的獨特性。對話中的商榷、探討甚至爭執,正在共同完成小說技法“永遠在路上”的深度探索。

(作者系河北文學院副院長)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综合久久88色综合天天| 久久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 亚洲婷婷第一狠人综合精品| 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直播|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 久久99精品综合国产首页| 天天干天天色综合网| 久久婷婷激情综合色综合俺也去| 成人综合久久综合| 六月婷婷缴清综合在线| 久久香综合精品久久伊人| 狠狠色婷婷狠狠狠亚洲综合| 思思91精品国产综合在线| 色爱无码AV综合区| 亚洲色图综合在线| 亚洲狠狠爱综合影院婷婷| 色欲色香天天天综合VVV| AV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久久| 亚洲人成在久久综合网站|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欧洲|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_久久久| 久久综合给合综合久久|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一区| 久久综合亚洲色HEZYO国产| 丁香六月婷婷综合| 国产成人综合色在线观看网站 | 97久久久精品综合88久久| 鲁一鲁一鲁一鲁一曰综合网| 亚洲综合日韩中文字幕v在线| 狠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久久俺| 亚洲伊人久久综合影院|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狠狠躁| 激情五月激情综合网| 亚洲综合男人的天堂色婷婷|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尤物| 好了av第四综合无码久久| 天堂无码久久综合东京热| 久久综合色天天久久综合图片| 激情综合亚洲色婷婷五月APP| 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直播| 香蕉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宅男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