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讀不了長篇網文了?|記者觀察
讀短篇網文的人越來越多,這可真是新鮮事。想當初,動輒百萬字的網文讓人欲罷不能,現在竟也走下“神壇”。網絡文學短篇化現象的興起,與這個時代的快節(jié)奏、碎片化生活息息相關,特別是對年輕人而言,“短、爽、快”才是王道。
年輕人為何熱衷于“三十分鐘文學”?4月16日,由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知乎鹽言故事主辦的“網絡文學短篇創(chuàng)作的興起與期待”研討會給出了答案。眾多專家學者、知乎鹽言作者圍繞優(yōu)秀短篇網文故事展開研討,共同剖析短篇化現象對網絡文學發(fā)展的意義。
新賽道——
網文寫作的另一種可能
“在很多人的觀念中,甚至在不少創(chuàng)作者、從業(yè)者、研究者看來,似乎只有超長篇網絡小說才是網絡文學?!敝袊鲄f網絡文學中心主任何弘開宗明義,認為知乎鹽言故事在網絡短篇小說創(chuàng)作上的成就,有力糾正了這種片面觀念,讓我們認識到網絡文學可以有更豐富的生態(tài)、更多的可能性?!熬W絡文學短篇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網絡文學長期以來的同質化嚴重、題材創(chuàng)新乏力等困境,為行業(yè)發(fā)展帶來諸多新可能”。
知乎鹽言故事為何“橫空出世”,背后又有怎樣的故事?據知乎副總裁、付費閱讀業(yè)務中心負責人范俊梅介紹,知乎在2018年便開始探索網文短篇模式,迄今已快速實現規(guī)模化和生態(tài)化:短篇越發(fā)精品化,題材更加多元,創(chuàng)作門檻不斷抬升;產業(yè)更趨融合,影視行業(yè)“長劇更短,短劇更精”的趨勢,為短篇網文帶來了巨大開發(fā)空間?!岸唐适禄蛘叨唐W絡文學的誕生,是一個非常順其自然的事情”。
短篇網文如同短視頻,其誕生真的順其自然嗎?南京師范大學教授李瑋對此作了肯定回復。在她看來,網絡文學從長篇到短篇的轉變,不僅是網絡文學演進的必然趨勢,也是網絡文學邊界拓展的標識。短篇網文作為網絡文學發(fā)展的“新賽道”,不僅拓寬了網絡文學的類型范圍,也吸引了更加多元豐富的讀者圈層,為網絡文學的業(yè)態(tài)發(fā)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如果說2003年左右的‘起點模式’開啟了中國網絡文學繁榮發(fā)展的第一階段,那么知乎、豆瓣、每天讀點故事等平臺的短篇故事正在推動中國網絡文學走向第二階段?!蔽髂峡萍即髮W文學與藝術學院特聘副教授江秀廷說,短篇寫作重塑了網絡文學的生產、傳播、消費、接受和產業(yè)模式。
新特點——
短篇網文以何“吸粉”?
相較于長篇網文而言,短篇網文有何魅力,讓年輕人欲罷不能?這種“三十分鐘文學”是如何煉就的?李瑋在深入觀察后總結到,對小說開頭的重視、情節(jié)更加集約、場景更加簡化、戲劇性處理對話、適合IP轉化,是知乎鹽言所代表的短篇網文的特點。安徽大學文學院教授周志雄則將短篇網文放置到文學史的脈絡中來觀察。他談到,短篇創(chuàng)作往往是呼應時代的需求而誕生,比如“五四”新文學運動時期。短篇網文對內容結構的精心雕琢、對現實問題的映射和高度隱喻,有力推動了網絡文學內容精品化進程。短篇網文與長篇網文一同讓網絡文學的產業(yè)生態(tài)更加合理。
短篇網文對現實的觀照和批判,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江秀廷便認為,長篇網文中低層次、個人的、情緒化的爽感,被短篇網文提升到人性思索、社會話題的高度,其蘊含的同情、悲憫極大提升了網絡小說的思想價值。在她看來,短篇懸疑敘事具有的批判理性,是其最大的價值所在。比如在點燈《活在真空里》、核融爐《無暇赴死》等作品中,“我們體會到文學作品的社會批判價值。我們必須擺脫網絡文學的低層次欲望寫作模式,上升到此種理性批判的層次”。
河北省網絡作協副主席桫欏表示,短篇敘事暴露出文化轉型期的深層矛盾:一是短篇受限于篇幅,常以“反轉—高潮”的極簡模式實現情感沖擊;二是此類創(chuàng)作通過符號拼貼構建起了超真實的空間,創(chuàng)新性地處理歷史和現實經驗;三是價值有被懸浮的可能,雖未達到現實題材作品的史詩性,卻以“生活毛邊”彌合了傳統現實主義與大眾的疏離感。
短篇故事還讓網文創(chuàng)作更具互動性。比如山東理工大學教授翟羽佳認為,短篇網文讓“流動文本”形態(tài)深化,形成“作者—讀者”共創(chuàng)的動態(tài)文學網絡。這是知乎融合媒介性、對話性和社交性的問答形態(tài)所帶來的結果,為鹽言故事構建起一套自成體系的文學生態(tài)系統。翟羽佳還認為,隨著“元宇宙敘事”的興起,VR/AR技術可以更快速地將短篇故事轉化為沉浸式體驗;知乎網文的文章屬性與微短劇有高度適配性,搭載微短劇加速“全球化傳播”,“知乎短篇網文正在用新的敘事語法,構建屬于這個時代的文學精神圖譜”。
專家談——
傳統短篇與網文短篇的區(qū)別
同樣是短篇,傳統報刊發(fā)表的短篇小說與知乎鹽言上的短篇網文有何區(qū)別?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助理研究員賈國梁認為,知乎短篇與傳統文學期刊上很多小說的敘事水平和藝術水平,差別已經很小。兩者發(fā)布方式都是“完本發(fā)布”的模式,某種意義上而言,知乎鹽言故事稱得上是互聯網上的“文學期刊”。
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助理研究員王秋實對此有不同看法,認為以知乎鹽言為代表的網文短篇與傳統短篇有很大的不同。“網絡短篇是一個高效、高密度敘事的完整故事,有起承轉合,來龍去脈,而傳統的短篇小說,呈現的是某個低密度敘事的情境切片?!痹谒磥恚蟊娤矚g故事,就是在追求完整性,“他們選擇短篇網文,其實選擇了‘高效的敘事’,而非‘碎片化敘事’”。
“在傳統作家看來,短篇的難和險,可能主要體現在如何在極短的篇幅里呈現技巧、感覺、意蘊和意圖;對于網絡作家來說,則是在狹窄的空間內迅速把故事(不止是情節(jié))安置好?!敝袊鲄f創(chuàng)研部發(fā)展研究處處長聶夢表示,在網絡寫作、流量和大數據的背景下談短篇創(chuàng)作,既要以抓人的故事為底本,又要兼顧情趣、腔調、敘事彈性、語體風格等,對寫作者來說是很大的考驗。短篇網文寫作要警惕從一種套路走向另一種套路,或是滑入數據驅動下文學游戲的風險地帶。
作者說——
如何寫好短篇網文?
“創(chuàng)作短篇的時候,我會更傾向于寫具有強烈沖突的劇情?!薄遏~燈引魂記》《烏鴉鈴鐺》作者米花認為,寫好一個短篇故事,比長篇更難一點,因為需要精準狙擊,在極短的篇幅里呈現核心矛盾與情感。她會在短篇敘事上盡量做到簡潔、單一,然后完成快速閉環(huán),“希望自己寫出的故事無論篇幅長短,在情感、思想和敘事上,總有一處能打動讀者”。
《相術師》作者恩養(yǎng)同樣希望寫出能打動人心、給讀者帶去更好情感體驗的小說。她說是在知乎上讀到一篇心動的短篇網文后,產生寫作的興趣。短篇網文不僅情節(jié)新穎、節(jié)奏飛快,而且立意與社會輿論的關系也非常緊密?!拔议_始在這個平臺發(fā)表作品,主攻搞笑言情賽道,受到很多讀者的喜愛?!痹凇断嘈g師》里,她重點考慮的是女性人物塑造,在群像塑造的同時豐富小說內容的可讀性。相較于長篇網文給讀者帶來的沉浸感和史詩感,短篇網文由于受制于篇幅,想要帶給讀者情感觸動,對故事結構的精巧性要求會更高。
有過長篇寫作經驗的《活在真空里》作者點燈,做過網站責任編輯,在知乎只寫社會派懸疑、邏輯流推理兩類網文。他在接觸知乎鹽言后,發(fā)現它是一個很適合懸疑推理創(chuàng)作的地方?!艾F實懸疑和本格推理都是留白的藝術,在長篇的土壤里很難長出粗壯的樹枝,第一人稱短篇很好地補足了網絡文學在這方面的空缺,讓國內的懸疑推理作品有了新的發(fā)展土壤。”點燈相信未來幾年,短篇網文的土壤會越來越肥沃,好的作品會越來越多,直到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短篇創(chuàng)作中,我認為很重要的一點是‘渾然天成’,減少背景和設定,讓故事自然地展開,讓人物與劇情相輔相成,有限的篇幅內高效地設置懸念、塑造人物、傳遞情感?!薄蹲8!贰稛o暇赴死》作者核融爐說,“快節(jié)奏的社會中,短篇不一定就是快餐。也許讀者的注意力只是短暫停留了一會兒,但我們所傳達的主旨、所刻畫的人物、所設計的反轉,能給他們留下一個記憶點、引發(fā)一些思考,即便三十分鐘后讀者的注意力離開了,偶然回想起這部短篇小說還能有所回味,就是一件讓人非常有成就感的事?!?/p>
不是年輕人讀不了長篇網文了,而是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短篇網文以其精巧、凝練、高效更具有“性價比”。要構建短篇網文的良好生態(tài),當然不是靠知乎鹽言故事一家平臺就行,需要有更多的平臺、作者、專家參與進來、攜起手來,為好故事的孕育、誕生創(chuàng)造更好的環(huán)境,共同推動網文短篇產業(yè)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