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臺灣作家白先勇:一生廝守精神原鄉(xiāng)
來源:新華社 | 劉斐 楊曉靜  2025年04月28日08:55

步入白先勇臺北寓所的書房,不見他自謙的“雜亂”,唯有滿架藏書和滿墻墨寶透露的“雅致”,展現(xiàn)他“文學家”“劇作家”等多重身份,也能從中窺見他的人生軌跡。

“我的故鄉(xiāng)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白先勇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1937年生于廣西桂林的白先勇,經(jīng)歷過中華民族的苦難歲月,又在漂泊中品咂著鄉(xiāng)愁。從《臺北人》的歷史滄桑,到《紐約客》的漂泊鄉(xiāng)愁,再到青春版《牡丹亭》的昆曲復興,白先勇從未與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精神原鄉(xiāng)分離。

傳統(tǒng)文化的創(chuàng)作滋養(yǎng)

白先勇笑稱,家中廚子是他的“文學啟蒙”。薛仁貴、樊梨花、驪山老母、隋唐英雄的民間故事,在廚子繪聲繪色的講述中,成為白先勇兒時最深的記憶。后來,中學語文老師的賞識,讓他嘗到了作品首次刊發(fā)的喜悅,一顆作家的種子就此萌芽。

就讀臺灣大學外文系時,白先勇與幾位同學創(chuàng)辦了《現(xiàn)代文學》雜志。這份“窮到不能再窮”的雜志,讓他與文學越靠越近,也深深影響了臺灣文學界,多位創(chuàng)辦人和投稿人后來成為臺灣文壇巨匠。

在臺大期間,白先勇常常旁聽中文系的課程,尤其推崇葉嘉瑩先生講的《詩選》,讓他“如沐春風”。一句“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更是觸動白先勇的心緒。“以文學來寫歷史的滄桑”,他后來出版的《臺北人》寫盡一個時代、一群人的離歌,該書典藏版的扉頁便印有劉禹錫的這首詩《烏衣巷》。

“中國古典文學里,‘流離’是重要的主題。從屈原到庾信,再到韓愈、柳宗元、蘇東坡等文人,都在顛沛流離中創(chuàng)作出不朽名篇。”白先勇的小說地理空間涵蓋桂林、南京、上海、香港、臺北、芝加哥、紐約等城市,“流離”人生成為他創(chuàng)作的重要主題。

白先勇透露,他正在續(xù)寫《紐約客》的故事,繼續(xù)回望過去、叩問未來。

白先勇的小說語言,承繼了中國古典文學的典雅含蓄。“詩是最美的語言、最精煉的文字,我們是詩的民族。”高中時代背誦的大量唐詩宋詞,已化為他寫作中的美學基因。

《紅樓夢》是對白先勇創(chuàng)作影響最大的文學作品。“影響了我小說里的人物塑造、對話設計等等。”他說,“從小學五年級開始,《紅樓夢》就常常擺在我的床頭,看了一輩子。”他曾在臺大開設講讀《紅樓夢》課程,三個學期的講稿集結(jié)成冊,促成了《白先勇細說紅樓夢》的出版。

文化復興的時代回響

“大陸這些年整個文化氛圍,似乎要把我們中國幾千年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拉到現(xiàn)代舞臺上來。”白先勇對大陸復興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努力十分贊賞,“我們現(xiàn)在講民族復興,重要的就是文化復興”。

他說,文化復興要從傳統(tǒng)文化里汲取靈感,但不能因循守舊,要在傳統(tǒng)文化基礎上再創(chuàng)新。“尊重保護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從中挖掘精髓,都是現(xiàn)在和未來年輕人的文化養(yǎng)分。”

談及如何傳承中華文化,白先勇認為“重在教育”,“要在學校里打根基,讓孩子對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有一種尊重、認知和親近。這樣,我們的文化認同才不會混淆”。

“一直都是理科和工科吃香,但人文學科對文化保存與復興的意義不可忽視。”大學期間曾放棄水利工程專業(yè),重新報考臺大外文系的白先勇說,大陸的AI(人工智能)發(fā)展非常了不起,AI時代更要在文化認同上扎根,“要有堅固的文化認同,才不會被我們自己發(fā)明的AI牽著鼻子走”。

來臺已數(shù)十年的白先勇,觀察到近些年臺灣有股“去中國化”逆流。“這是非常糟糕的,也是行不通的。”他說,臺灣社會通行的是中華民族的倫理規(guī)范,奉行的是儒家文化的哲學,不管外在形式怎么變,精神內(nèi)核都是動不了的。“如果把這一套連根拔掉,那么我們就成野蠻人了。”

昆曲傳承的青春火種

“第一次接觸昆曲就好像冥冥中有一條‘情索’把我跟昆曲綁在一起,分不開來了。”白先勇與昆曲結(jié)緣始于9歲那年的上海,梅蘭芳的舞姿、《游園驚夢》的音樂都深深印入他的腦海,成為他20年后創(chuàng)作小說《游園驚夢》的靈感來源,更是他在21世紀初打造昆曲青春版《牡丹亭》的前因。

這出分三場、時長達9個小時的大型昆曲,之所以定名青春版《牡丹亭》,在白先勇看來“象征著昆曲生命,青春永存”。如今,該劇已在全世界巡回上演逾20年、超500場,吸引觀眾達80多萬人次。

“當時,昆曲面臨著演員接班中斷、觀眾年齡老化的危機。”“昆曲義工”白先勇多年來為昆曲復興與傳承奔走,集結(jié)海峽兩岸及香港地區(qū)的戲曲專家、文化精英,共同打造青春版《牡丹亭》,保存了昆曲的古典美學,并加入現(xiàn)代舞臺劇的創(chuàng)新元素。

“我們的大原則是:尊重傳統(tǒng)但不因循傳統(tǒng),利用現(xiàn)代但不濫用現(xiàn)代。”作為青春版《牡丹亭》總制作人,白先勇說,昆曲的四功五法、唱念做打,都謹守傳統(tǒng),但劇本改編、服裝、舞美、燈光等,則往現(xiàn)代舞臺美學方向調(diào)整。“一出戲如果不適合當下觀眾的審美,就無法被觀眾接受,尤其是青年觀眾。”

白先勇堅持推動“昆曲進校園”,如今青春版《牡丹亭》已走進全世界40多所高校。此外,白先勇還曾在北京大學、香港中文大學、臺灣大學開設昆曲課程,“高校學生是我們最需要培養(yǎng)的觀眾,一種表演藝術(shù)如果不能吸引青年觀眾,就沒有未來”。

回憶去年《牡丹亭》20周年巡演經(jīng)歷,白先勇感慨,兩岸年輕人都沉浸于昆曲之美。“在看戲的幾個鐘頭里,大家都因中華文化而融合在一起,都是中華民族的一份子。”他說,青春版《牡丹亭》就是兩岸文化交流最成功的例子之一,而且依然有旺盛的生命力。

從中華傳統(tǒng)文化里汲取創(chuàng)作養(yǎng)分,又身體力行反哺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復興,白先勇說:“中國的文藝復興必然源于我們自己幾千年的文化傳統(tǒng)。昆曲復興先種下一枚火種。”

(新華社臺北4月24日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天躁夜夜躁狂狂躁综合| 成人精品综合免费视频| 激情婷婷成人亚洲综合|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9| 区二区三区激情综合| 亚洲色欲久久久综合网东京热|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婷婷| 天天影视色香欲综合免费|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在线| 国产成人综合美国十次|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久久| 久久久久久久综合日本|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蜜桃冫 | 国产综合内射日韩久| 色综合久久天天影视网| 狠狠色伊人久久精品综合网| 亚洲综合一区无码精品| 婷婷综合另类小说色区| 插插插色欲综合网| 国产亚洲综合视频| 亚洲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自拍成人| 九月丁香婷婷亚洲综合色| 五月天婷亚洲天综合网精品偷| 狠狠色丁香久久婷婷综合_中 |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手机观看| 好吊色青青青国产综合在线观看| 久久一日本道色综合久| 丁香五月亚洲综合深深爱| 久久本道综合久久伊人|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Av| 国产激情电影综合在线看 | 亚洲国产成人五月综合网| 亚洲综合av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狠狠爱亚洲综合影院| 亚洲狠狠综合久久| 久久综合九九亚洲一区| 亚洲综合久久成人69| 狠狠色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 伊人色综合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