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軒W《星際第一造夢師》:用異能激活傳統文化符碼
1月16日,由中國作家協會網絡文學中心、遼寧省作家協會和晉江文學城主辦的羽軒W《星際第一造夢師》作品研討會在線上召開,遼寧省作協在線下設分會場。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主任何弘,遼寧省作協黨組書記、主席周景雷,晉江文學城內容主編息夜,以及許道軍、張祖立、桫欏、張學謙、吉云飛、鄭煥釗、王玉玊、李強、王秋實、陳澤宇、徐亮紅、熊彌、來二兩、阿悶、微蔭等評論家、編輯、讀者和網絡作家等20余人參加。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副主任朱鋼主持研討會。
《星際第一造夢師》講述了身為民俗學研究生的洛昭意外穿越,誤入能用精神力將想象變為現實的星海時代,利用異能和想象力再現傳統文化符碼,在未來世界大展拳腳的故事。小說以網絡科幻特有的敘事模式,借由“造夢師”的獨特設定,將停留在文獻中的神話傳說、詩詞歌賦書寫成宏闊的生動畫卷。作品入選2023年中國作家協會網絡文學重點作品扶持項目。
何弘表示,近兩年網絡科幻作品質量不斷提升,形成了良好的創作態勢,受到各界的廣泛重視。《星際第一造夢師》通過“造夢”的瑰麗幻想,將中華傳統文化融入網絡科幻創作當中,嘗試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是中國網絡科幻創作的一個重要收獲。同時,近些年許多重要的網絡科幻作品出自女作家之手,在女頻網文中占據一席之地,這表現出女性創作題材的極大外展,女性創作的格局被發現和關注,是一個積極且有意義的發展趨勢。
與會專家認為,《星際第一造夢師》在科幻敘事模式、對文化多樣性的展現方式上多有探索。敘事方面,《星際第一造夢師》采用游戲敘事和爽文結構,通過游戲式的、易于理解的敘事方式,建構起讀者對這個幻想世界的認知。具體以“精神力造夢”的核心設定呈現,比如大型多人在線角色扮演游戲(MMORPG)中的“捏臉”、建模的過程,洛昭等主角不斷提升自己的造夢技能,酷似MMORPG游戲的“比賽”或“競技場”模式的星海造夢直播賽比賽機制等等。值得一提的是,《星際第一造夢師》采用類似男頻的爽文、小白文的結構,但不再側重于男頻的“打臉”,也超脫了傳統女頻對親密關系的探討,而是傾向于敘述女性在世界里、在歷史中成長的過程。
幻想類小說如何合理化用傳統文化資源?《星際第一造夢師》是一次比較成功的“中國故事”的表達實踐。洛昭在星際世界中利用華夏文明元素進行造夢,不僅將《山海經》《封神演義》《西游記》等經典作品中的神話、傳說和故事融入造夢中,還通過造夢技藝將這些元素傳遞給星際世界的居民,展現了華夏文明的博大精深和獨特魅力。此外,小說構建了一個多元文化的星際世界,人族、妖族、蟲族、影族、木族等共存共榮,這些種族各自擁有獨特的文化、歷史、語言和傳統,體現了對文化多樣性的尊重。與會專家對小說仍可改進的地方也提出了建議,比如小說有些過分急切地試圖證明華夏文明獨一無二的優越性,導致部分敘事比較概念化,略顯生硬;世界觀設定稍顯粗糙,存在一定的邏輯漏洞等。
羽軒W表示,將虛心接受專家提出的建議,不斷打磨作品。她坦言,《星際第一造夢師》的創作驅動來源于國潮流行文化的影響。“從國風視頻創作者李子柒收獲全球粉絲,漢服國潮流行不斷,各大晚會的國風主題節目屢次出圈,無一不說明中華美學的強大吸引力,它總是能夠喚醒我們的感動。”所以她想通過自己的書寫嘗試把有關歷史的、傳統文化的、古典美學的內容放到未來,看看會碰撞出什么新的火花,未來她將進一步挖掘傳統文化精神內核,寫出更多彰顯時代特色的網文作品。
朱鋼在總結中表示,《星際第一造夢師》呈現了極具創造力的敘述方法。一方面,無論是主角的成長線路,還是一場又一場較量,甚至每個夢的建構,都帶有鮮明的游戲風格。另一方面,小說利用直播的形式書寫造夢的過程,看直播的觀眾既是故事的第一接受者,又成為作品中的角色形象,在參與故事敘述時又形成另一維度的故事,構成奇特的多線路的講述方式。同時,小說對中華文化的再講述,提高了作品的文化個性和文學品味,對于如何深度發掘文化資源,創新文化的講述和傳播方式具有很高的啟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