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兩岸青年網絡文學大賽頒獎典禮舉辦
11月28日下午,第四屆兩岸青年網絡文學大賽頒獎典禮暨第五屆啟動儀式在杭州舉行,第四屆大賽獲獎名單出爐,第五屆大賽正式啟動。
國臺辦原副主任、全國臺灣研究會副會長王在希在致辭時表示,構建中華民族共同體,首先就要弘揚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中華文化是連接海峽兩岸同胞的最主要紐帶,是爭取臺灣同胞實現國家民族認同的有效途徑,是兩岸同胞共同的精神家園,也是海內外所有中華兒女的共同信仰。優秀的網絡文學作品不僅是互聯網時代中華文化以及美學精神的重要載體,也是傳統文化血脈延續的重要渠道。
國臺辦新聞局局長陳斌華在致辭時表示,兩岸青年網絡文學大賽已成為兩岸青年交流的品牌,影響越來越大。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既是兩岸同胞心靈的根脈和歸屬,也是我們開展文學創作的根本和源泉。期待兩岸青年作家立足新時代,創作出更多膾炙人口的網絡作品,在以文會友中加深友誼,共同成長,為新時代中國網絡文學的繁榮興盛、為兩岸關系行穩致遠貢獻青春力量。
臺灣《中國時報》董事長兼發行人王豐表示,兩岸青年網絡文學大賽不僅是一個文學交流的平臺,更是加深兩岸人民心靈契合、促進情感交融的橋梁。兩岸文學人士有責任、有義務通過文學這一載體,傳承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讓更多的臺灣同胞進一步認識和了解中華文化,從精神上感受到大陸的進步與強大,堅定其民族認同和文化自信,讓下一代的臺灣同胞以身為中國人為榮。
浙江出版聯合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程為民表示,將集合兩岸優質的文學力量,把大賽辦出成果、辦出特色、辦出品牌,期待兩岸青年網絡文學作家以生花妙筆書寫兩岸故事,以錦繡文章弘揚中華文化,涌現出更多有網感、見筋骨、能傳承的佳作、名篇、巨著,為實現民族復興繪就文學的斑斕圖景,貢獻青春的磅礴力量。
第四屆兩岸青年網絡文學大賽的征稿自2023年8月啟動,至2024年6月結束,吸引了眾多兩岸文學青年的密切關注與積極參與,共收到稿件529篇。經過兩岸眾多網文作家、評論家評選,共有30部佳作在本次大賽中嶄露頭角。獲獎作品內容豐富多元,涵蓋了現實、歷史、科幻、懸疑以及都市情感等多種題材。
大陸作者聞九聲和臺灣作者納蘭采桑斬獲大賽一等獎。聞九聲所創作的刑偵懸疑小說《第幾只羔羊》以其緊湊的劇情設計、老練的文筆和流暢的語言,引領讀者穿梭于錯綜復雜的情節之中,不僅展現了深刻的情感糾葛、人性的陰暗面,還細膩描繪了代際關系的復雜性,具有思辨色彩和哲理的深度。
第五屆兩岸青年網絡文學大賽同時啟動。隨后,還舉辦了“網絡文學交流與融合發展”圓桌沙龍。臺灣《聯合文學》總編輯周昭翡、春暉映像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孔繁蕓(臺灣)、網絡文學評論家夏烈、大賽獲獎選手汪恩度(臺灣)、《塵幻傳說》作者捌貳零期,就“兩岸網絡文學交流與融合發展”這一主題各抒己見,交流熱烈,引起了兩岸青年的深切共鳴。圓桌沙龍由中國網絡文學作家村負責人沈榮主持。
以網絡文學內容為核心的跨產業融合影響力在境內外與日俱增,深刻吸引和影響著兩岸青年。從2017年起,作為網絡文學重鎮的浙江,嘗試整合多方資源,著眼IP開發運營,在全國率先打造以網絡文學為載體的兩岸青年文化交流與合作發展的新平臺——兩岸青年網絡文學大賽。
據悉,大賽自2017年舉辦以來,四屆投稿總人數近3000人,已經成為兩岸網絡文學的重要賽事,不僅為兩岸青年提供了一個文化認同和情感認同的平臺,也促進了兩岸文學、文化交流的“雙向奔赴”。
附1:第四屆兩岸青年網絡文學大賽獲獎名單
附2:第五屆兩岸青年網絡文學大賽參賽方式及投稿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