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與大眾的雙向奔赴 ——中國電視金鷹獎暨金鷹電視藝術節觀察
10月20日,第32屆中國電視金鷹獎頒獎典禮暨第15屆中國金鷹電視藝術節閉幕式晚會在湖南長沙舉行。中國金鷹電視藝術節是中國電視和網絡視聽領域兩年一次的盛會,旨在表彰電視藝術領域的優秀作品和人才。藝術節不僅搭建了電視行業內部的交流平臺,還是廣大觀眾共享文化成果、感受藝術魅力的盛大活動。在為期3天的時間里,金鷹藝術節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開幕式文藝晚會、新時代電視和網絡視聽藝術高質量發展研討會、文藝工作者進校園活動、金鷹獎提名榮譽暨金鷹節優秀論文論著頒授典禮、金鷹獎頒獎典禮等,展現了中國視聽藝術的繁榮發展。
在創新中吸引大眾目光
本屆金鷹獎在獎項設置上與上屆保持一致,繼續秉持大眾性與專業性相結合的評獎特色,采取由觀眾、中國視協會員、專家評委三方共同參與的評選方式。這樣的評選機制融合了專業意見和大眾選擇,具有較高的權威性和公信力。
電視劇《三體》榮獲本屆金鷹獎最佳電視劇獎,楊磊憑借《三體》獲得最佳電視劇導演獎。《三體》作為一部被受眾熱議的科幻作品,在創新探索中贏得大眾的目光。頒獎晚會上,楊磊在回憶該劇的創作過程時表示:“我們希望《三體》成為一部具有中國代入感的科幻作品。正是因為中國科技的騰飛給了我信心和動力,讓我相信科幻題材在中國有著很好的成長空間?!?/p>
不論是獲得最佳電視綜藝(文藝)節目的《聲生不息·寶島季》,還是8部獲得優秀電視劇作品的《繁花》《狂飆》《漫長的季節》等,抑或是獲得最佳電視動畫片的《熊出沒之小小世界》……這些作品都在拍攝手法、敘事方式、故事架構、人物塑造等方面進行了創新探索,代表著大眾對視聽藝術創作領域的認可與對未來的期待。這些作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題材風格百花齊放,在立足家國情懷的同時突出創新性表達,在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中彰顯中華美學意境,展現了電視和網絡視聽藝術取得的可喜進展與行業創新發展的繁榮景象。
文藝工作者進校園擁抱青春力量
藝術節期間,“追尋文脈、對話青年”文藝工作者進校園活動在長沙舉行。來自全國的電視文藝工作者及本屆金鷹獎提名代表等約200人走進湖南第一師范學院、湖南大學岳麓書院等地,對話青年學子,擁抱青春力量,思考展望行業未來。
參加活動的各位文藝工作者首先參觀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城南書院校區。文藝工作者與學生們暢談藝術追求、創作體會和青春夢想。在電視劇《問蒼茫》中扮演青年毛澤東的演員王仁君說:“來到毛澤東同志的母校,大家更深切地體會到了湖南人特有的曠達和豪邁,體會到了湖湘精神的憂樂情懷、實干品質,這些都為我們今后的藝術創作提供了寶貴滋養。”到訪的文藝工作者還向青年學子們推薦優秀劇目、交流人生感悟,現場氣氛熱烈活躍。
在岳麓書院,多位行業新銳、知名導演、編劇和青年演員與湖南大學師生進行座談交流,就如何繁榮文藝創作話題展開討論,為推動文藝事業發展貢獻真知灼見。與會文藝工作者在分享中表示:“要牢牢堅持人民在文藝創作中的主體地位,將為人民服務作為文藝永恒的主題,更好擔負起新時代文藝工作者新的文化使命?!?/p>
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主席閻曉明在交流總結中表示:“隨著電視與網絡視聽行業發展,迫切需要新生力量的加入,希望在座的年輕學子勤于思考、刻苦鉆研、增強本領,早日成為屏幕后的主力、屏幕前的主流、屏幕上的主角,為電視藝術高質量發展注入青春活力?!?/p>
研討活動推動構建學科理論話語
近年來,金鷹藝術節持續組織開展高端學術研討活動,通過開展政策解讀、學術交流、創作分享、人才推介等,已逐漸成為我國電視理論評論領域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品牌活動之一。中國視協分黨組書記閆少非在研討會的致辭中表示:“中國視協堅持在金鷹節期間舉辦高品質研討活動,為構建中國自主的視聽藝術學科理論話語,提升大眾媒介素養和審美水平發揮了積極作用?!?/p>
本次研討會以“新時代電視和網絡視聽藝術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主題演講環節由中國視協副主席、北京師范大學教授胡智鋒主持,嘉賓們結合自身從業經驗和研究體會,發表主旨演講。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電視劇司副司長劉文峰在演講中表示:“電視劇行業要從提高創作組織規劃科學性和實效性、強化創作生產全流程管理服務機制、以新質生產力賦能影視創作各領域、提高全鏈條人才隊伍培訓工作水平等四個方面發力,持續推出精品力作。”圍繞“人民形象的新美質——近十年電視和網絡視聽藝術的人民性問題”,北京語言大學教授、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王一川闡釋了十年來視聽藝術人民性集中匯聚為人民形象的新美質問題,他認為:“認真分析全民具象豐滿歷史主體這一新美質,有助于認識和把握十年新文藝的新變化。”中國傳媒大學教授、研究生院院長任孟山圍繞“新時代視聽傳播力”這一主題,通過對比中國版和西方版中國故事,闡述了新時代電視和網絡視聽國際傳播力建設路徑等內容。
據悉,研討會在回顧新時代十年電視和網絡視聽藝術取得繁榮成就的同時,聚焦文化體制機制改革,以新技術、新業態、新表達賦能電視和網絡視聽藝術創新發展,進一步引領廣大電視和網絡視聽藝術工作者堅定文化自信,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努力推出更多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質視聽作品,為推動文藝事業高質量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