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劇《鎢金》 填補“空白”的革命先輩形象塑造
話劇《鎢金》劇照 江西省話劇團供圖
由步川、何雨晴編劇,傅勇凡執導,江西省國資委、江鎢控股集團、江西文演集團共同出品的話劇《鎢金》日前在江西首演。該劇首次在話劇舞臺上成功塑造了毛澤民的藝術形象,這是其獨特的重要成果之一。
毛澤民是偉大領袖毛澤東的胞弟。在20世紀30年代的贛南中央蘇區,他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銀行行長,陸續兼任了閩贛省蘇維埃政府財政部部長、國家對外貿易總局局長,領導蘇區銀行、財政、貿易、工礦等經濟工作,與此同時,還受命擔任了中國共產黨開創的第一個國有企業——中華鎢礦公司總經理。紅軍長征到達陜北后,1935年他又擔任了中華蘇維埃工農民主政府國民經濟部部長。可以說,他是中央蘇區黨培養的第一代經濟戰線杰出的領導者和重要的經濟學家。
毛澤民是在國民黨反動派對中央蘇區進行瘋狂圍剿的嚴酷斗爭環境中勇擔重任的。須知,承擔著為經濟窘困的中央蘇區提供“錢袋子”支撐的中華鎢礦公司,任務極其艱巨。毛澤民作為總經理,一方面要組織工人粉碎國民黨反動派的圍剿,堅持護礦采礦,發展生產;另一方面,又要與來自內部的脫離實際、背離民心的“左”的錯誤傾向和主張做不懈的斗爭。《鎢金》講述了當年黨領導中華鎢礦公司依靠工人艱苦創業的紅色故事,層層深入地展示了活躍于這紅色故事的矛盾漩渦中決定著故事發展走向的核心人物毛澤民的精神世界、斗爭策略和人格魅力。這一新時代中國話劇重大革命歷史題材藝術畫廊里,填補空白的“陌生”的革命先烈人物形象,值得稱道。
一是毛澤民首先抓住了分清敵我、解決好依靠誰和打擊誰的根本問題。農民出身的八尺(后起大名謝一人)曾受反動派的礦山保安局局長黃斑虎欺騙裹脅,當過鎢砂兵,歷史上有過污點,究竟是爭取他棄暗投明、反戈一擊,加入中華鎢礦公司的工人隊伍,還是視之為敵、拒之于革命陣營之外?這是毛澤民在組織路線上與當時執行“左”傾錯誤主張的中央政府特派員華漢的根本分歧。毛澤民堅定不移地執行毛澤東同志的指示:“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問題是革命的首要問題。”他對八尺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循循善誘、正確引領,為中華鎢礦公司培養造就了這位與農民有著血緣聯系的優秀工人骨干。后來的事實證明,正是這位身高力大的八尺硬漢,不顧自身安危,身背中共中央軍委唯一的一臺發電機走完了萬里長征,立下了赫赫戰功。至今,這臺發電機作為珍貴的革命文物,還珍藏在莊嚴的中國人民軍事博物館里。
二是毛澤民注重發揮共產黨員在中華鎢礦公司生產建設中的作用。《鎢金》濃墨重彩地描寫了毛澤民和鐵山壟礦黨支部書記王有貴一起,培養工人委員長曾竹圃、洗砂女工夏嬌蓮以及工人陳繼賢、周細寶、萬繼才、朱小芳等成為共產黨員的動人情節。毛澤民把工人中發展的新黨員比作“鎢金”,鎢一旦熔入鋼,便會鑄成鎢鋼。他說:“我們要在工人中大力發展黨員,有了這些鎢金,我們就會得到一支像紅軍一樣的,最可靠、最能戰斗的工人隊伍。”這難道不正是毛澤東建軍思想中創造的“支部建在連上”的活用嗎?
三是毛澤民自覺堅持從實際出發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譬如,要不要吸收八尺加入中華鎢礦公司當工人?他堅持實事求是地看待八尺的出身、歷史以及功過是非等問題。還有,要不要千方百計勸回采礦技術骨干老陳皮并吸收發展他入黨?他也堅持實事求是,有理有據地指出:“老陳皮雖然離開過公司,但是他現在回來了。更何況,他提出的‘小錘換大錘,短釬換長釬’的建議,大大提高了公司的生產效能。他還發現了泰和小龍、瑞金秀江的新礦,增厚了我們的家底子。像他這樣一個對蘇維埃有重大貢獻的人,組織怎么能將其拒之門外呢?”又如,對出身富有的曾竹圃老人的評價,毛澤民也堅持實事求是。他說:“紅軍來了,竹圃老把家讓出來給鎢礦公司辦公,自己住茅棚,捐出鐵山庵實業開辦礦工醫院,且不講他從前和外國人打官司爭礦權的事,怎么就沒資格入黨?”另外,對于要不要支持盤古山礦為發展生產搞股份制?他還是堅持實事求是,旗幟鮮明地敢為天下先,堅決予以支持!可貴的是,毛澤民形象的塑造大都是在與“左”的錯誤的戲劇沖突中得以藝術地呈現與彰顯的。這正是尊重歷史真實和高揚理想信仰的現實主義精神與浪漫主義情懷相結合的必然。可喜的是,劇末,華漢也終于在毛澤東思想的指引和革命實踐的啟示下,站到了黨和人民的立場上忠于革命。
正是由于毛澤民堅定地執行了毛澤東的分清敵友、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以及實事求是的正確主張,因此,從1932年到1934年10月,黨領導的中華鎢礦公司才能依靠工人在艱難困苦的條件下開采鎢砂7550噸,創造財富453萬元,為維持中央蘇區政府的運轉和10萬紅軍的生存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令人痛惋的是,毛澤民于1943年被軍閥盛世才殺害于新疆。如今,《鎢金》中塑造的毛澤民藝術形象所內蘊的精神高度、文化內涵、人格風范,在新世紀仍能培根鑄魂、增智益慧,成為激勵新時代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寶貴思想動能。
(作者系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評協原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