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國產電視劇—— 向“新”而行 以“質”致遠
來源:人民日報 | 戴 清   2024年07月25日08:06

電視劇《我的阿勒泰》海報

電視劇《我的阿勒泰》海報

數據來源:國家廣播電視總局

數據來源:國家廣播電視總局

今年以來,《追風者》《繁花》《南來北往》《我的阿勒泰》《慶余年第二季》《海天雄鷹》等劇接連熱播,引發關注。國產劇創作開掘主題題材、提升影像美學、探索藝術風格,不斷豐富內容供給,給觀眾帶來多元的審美體驗。與此同時,微短劇蓬勃發展、AI技術賦能等諸多因素形塑產業新業態與新特征,助推劇集行業形成創新發展的大趨勢。國產電視劇向“新”而行,以“質”致遠,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

題材出新

向深向內發掘生活肌理與情感紋理

題材出新一直是劇集創作創新的基本路徑。作品表現什么,關注誰的生活,不僅與創作者自身的生活閱歷緊密聯系,更直接反映創作者的情感所系與藝術態度。隨著文藝工作者緊扣時代脈動,積極踐行“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創作原則,國產劇對題材內容的開掘拓展愈加深入。

以生態保護為主要內容的《江河之上》和《江河日上》,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可視化呈現。這兩部作品為真實事件的藝術轉化積累了新的創作經驗。《江河之上》藝術化地反映了長江流域環境司法改革和環境資源審判的生動實踐,交織還原了非法捕撈、裝修污染、廢酸毀林、非法采砂等相關環保案件。《江河日上》將真實發生的典型事件濃縮在一座城市,讓觀眾了解不同類型環境污染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及危害,引發觀眾的反思,起到警醒作用。

年代劇在現實題材創作中占據重要地位,年代劇的敘事有著綿長的時間跨度,承載著厚重的年代質感與人物的命運沉浮。作為《大江大河》三部曲的收官之作,今年年初開播的《大江大河之歲月如歌》具有精神啟示與時代鏡鑒的意義。劇中對社會變遷的細致摹寫與創業者的情感世界融合,宋運輝、梁思申的意志品質與精神亮色在如歌的歲月中得到檢驗和歷練,雷東寶們在改革大潮中的蛻變也被審視和反思。年代劇特色同樣鮮明的《南來北往》于今年春運期間播出,是一部細膩醇厚的優秀之作。該劇講述改革開放之初兩代乘警的人生故事,通過火車,刻畫出列車上南來北往的眾生相、鐵路大院生活的人間情。

金融題材創作有較高的專業門檻,其話題與民生緊密相連。《追風者》《城中之城》等劇在金融題材的開掘方面各具特色。《追風者》中,上世紀30年代初上海灘中央銀行的高級顧問、海歸英才沈圖南與徒弟魏若來,從緊密相伴到分道揚鑣,再到殊途同歸,歷盡千帆,紅色金融發展與紅色金融人才的成長主線貫穿始終。《城中之城》中,有才華有抱負的趙輝在資本、人情的精準圍獵下最終淪陷,其命運故事帶有警示作用。

《慶余年第二季》是跨媒介改編和系列化創作的又一重要樣本。在第一季的基礎上,《慶余年第二季》展開了更為宏闊細密的敘事,完成了對古裝劇創作的創新探索。

與題材出新相比,對題材內容的深度開掘更考驗創作者的藝術把握能力。向深向內發掘生活肌理與情感紋理,以深厚合宜的現實主義表達,揭示特定時代環境中的人物性格、人物命運及人性深度,新的題材內容煥發藝術的醇厚美感。

美學向新

汲取文學母本的養分,構建“慢美學”范式

隨著《裝臺》《大江大河》《人世間》等一批由優秀文學作品改編的劇集獲得成功,讓文學基因為劇集增添骨血、補充鈣質成為一種創作共識。今年一些由優秀文學作品改編而成的現象級劇集,有的進行了似同實異、比肩而立式的改編,有的對原作者多篇作品進行了交融式的改編,這些都彰顯了改編創作中日益成熟的藝術自覺,也積累了“以我為主”、創新改編的新經驗。

在影像美學上,也各有特色。《繁花》的鏡頭語言搖曳生姿,光影、色彩、景別造型富有美感,電視劇敘事美學與影像美感圓融均衡,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影像對敘事的擠壓,為電視劇影像水準的提升帶來啟示。

作為一種新的審美經驗與美學范式,由《去有風的地方》《故鄉,別來無恙》等作品帶來的“慢生活”“慢美學”與“返鄉敘事”等創作傾向值得總結。在此基礎上,《我的阿勒泰》進一步拓新。劇中所呈現的邊陲牧場遼闊靜謐,對身心合一的生活美學與生活理念的鮮明追求,民族風情、散文化美學與戲劇性的適度糅合,使《我的阿勒泰》給觀眾帶來沉浸的美學體驗。

都市情感劇聚焦不同年齡層人群的人生境遇與情感心態。從去年的《無所畏懼》《好事成雙》到今年的《煙火人家》《玫瑰的故事》《時光正好》《承歡記》,女性的情感境遇、職場奮斗等是這類作品重點表現的內容。這些劇在愛情關系、家庭格局、職場生活、人際交往等方面,有著較充分的敘事表達,是融媒體環境中女性創作者不斷增多、女性觀眾比例較大在創作面貌上的具體反映。需要關注的是,個別作品存在過分渲染夸大現實困境的表達,或對婚戀故事的藝術呈現過于浪漫化。

真實的生活境遇呈現、鮮活的人物性格塑造、可信的人物關系設置、自然清新的表演以及高水準的影像品質,始終是作品成功的關鍵。上半年劇集創作在光彩奪目又多姿多態的美學風格追求中,對文學母本豐富養分的汲取,劇集改編創作中愈加自信的藝術自覺,滲透在人生態度與日常生活中的“慢美學”范式,都顯示出劇集創作的美學向新面貌。

業態更新

融媒發展不斷加速,為創作帶來深刻影響

愛奇藝、騰訊、優酷等網絡平臺快速發展,由此衍生出網劇、微短劇的新形態,足見融媒發展不斷加速,為創作帶來深刻影響。隨著AI(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應用,融媒生態還將發生可以預見和難以預料的質變,融媒生態的變化甚至是迅疾變化,或將成為一種常態化趨勢。

《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2024)》顯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國網絡視聽用戶規模達10.74億人,網民使用率98.3%,網絡視聽“第一大互聯網應用”地位愈加穩固。2023年全年共上線重點網絡微短劇384部,較2022年的172部增加1倍多。調查顯示,經常觀看微短劇用戶占比達39.9%,31.9%的用戶曾為微短劇內容付費。

微短劇改變了人們的欣賞習慣以及隨之伴生的審美偏好,劇集由長到短可能是大趨勢,也將進一步改變劇集產業業態。2024年初,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跟著微短劇去旅行”創作計劃,為微短劇發展培育正向的文化環境與文旅融合的新路徑,促使微短劇擺脫庸俗泛濫、亂收費等不良狀況,走上健康大道。微而不弱,短而不淺,微短劇才能有長效發展。

AI技術賦能影視創作,首先實踐的是微短劇和劇集大制作,由此形成“微短劇和劇集大制作影響大,其他制作穩態化趨勢強”的格局。今年3月,電視劇《三體·周年紀念版》上線,由原版的30集縮減到26集,在尊重原本故事結構和內核的基礎上拉緊節奏,注重表達文明進程、科學力量等主要內容。AI微短劇也在蓬勃發展。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的《中國神話》《AI看典籍》《英雄》《愛永無終止》《奇幻專賣店》等產生了一定反響,顯示AI微短劇的創作潛力。北京市廣播電視局指導,多家機構制作的《柒兩人生》《三星堆:未來啟示錄》《如果AI》《AIGC三國》等微短劇,在題材、情節、想象力諸多方面擁有縱跨古今的藝術視野,也有對人情、勇氣與愛的細膩表達。進一步融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科技科幻等豐富題材,進一步挖掘微短劇的創作潛能與形式新意,技術與影視藝術結合的發展空間讓人充滿想象、分外期待。

根據第三方的數據統計,當下劇集市場“馬太效應”猶存,大平臺、大機構、大制作仍然在吸引大部分觀眾的注意力。幾大播出平臺在劇集創制、購買、競播等方面綜合實力進一步加強,二輪劇、多輪劇在衛視黃金檔播出成為常態。大投入大制作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劇集質量、實現高效傳播,但如果買方市場過度集中,也會影響劇集創制機構在市場上的議價自主權,從長久看,可能對市場的充分競爭有所影響。讓好劇接力綻放熒屏,需要進一步激發各方創新創造的活力。

(作者為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教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91色综合久久免费分享| 精品久久综合一区二区| 狠狠久久综合伊人不卡| 婷婷亚洲综合五月天小说在线| 久久精品桃花综合| 亚洲综合色婷婷在线观看|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区二区三区激情综合|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电影网|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一区在线| 激情五月婷婷综合| 亚洲狠狠久久综合一区77777| 亚洲免费综合色在线视频| 久久亚洲欧洲国产综合| 亚洲a无码综合a国产av中文|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电影网| 亚洲av综合av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综合丝袜日本网|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234| 久久综合偷偷噜噜噜色| 亚洲欧洲国产综合| 亚洲综合熟女久久久30p|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区| 亚洲色偷偷偷综合网| 亚洲综合伊人制服丝袜美腿| 免费精品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 国产精品 综合 第五页| 好了av第四综合无码久久| 一本久道综合在线无码人妻|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综合|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一区二区| 亚洲AⅤ优女AV综合久久久 | 国内偷自视频区视频综合| 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 国精产品自偷自偷综合下载| 六月婷婷国产精品综合| 国产成人综合色视频精品| 亚洲综合色在线观看亚洲| 亚洲伊人色欲综合网| 久久综合给久久狠狠97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