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現象、問題與路徑 ——全媒體環境下文學期刊融合發展之路芻議
來源:文匯報 | 張菁  2024年06月05日13:30

 全媒體的興起對傳統文學期刊影響最大的到底是什么?據觀察,截至目前,其影響主要在于被多種所謂“自媒體”分流了大量讀者與受眾,以及傳統的營銷渠道被大幅削減。

由此對刊物造成的具體影響及后果,集中表現為本已慘淡的發行量進一步下滑甚至直接影響生存,以及本已式微的影響力加速下滑。

上世紀最后十年,曾屢創“洛陽紙貴”業績的文學期刊開始步入下行道。其中雖有大部分仍然頑強地生存了下來,其流金歲月卻已成為歷史。進入新世紀,互聯網對生活的改變,以及隨著以數字化技術為核心的科技創新一浪高過一浪,呈愈演愈烈之勢,大多文學期刊已面臨讓人憂心的發行量及影響力進一步下行的情形。

從市場化、“數字化”再到當下的“人工智能”,擺在文學期刊前的挑戰愈來愈多,且誰也無法預知下一個挑戰又會是什么。既如此,立足目前實際情景,不妨冷靜分析,理性應對。

與此同時,還有如下三點也需要特別強調并進一步觀察研究:

一是文學期刊最核心的競爭力——內容——理論上雖然沒有在這輪影響中有所流失,但現有內容是否適應新媒體條件下讀者的趣味與接受則是需要研究、需要論證與評估的一個重要課題;當然還有另一面的問題,即種種新媒體的趣味與評價標準是否就應該一味地接受與順應?

二是刊物發行量的進一步下滑意味著讀者的進一步流失,但這種流失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也需認真調研與評估。是傳統文學期刊的內容已無法吸引在互聯網環境下成長起來的新一代,還是其他的緣由?

三是當下的各種新媒體其實也需要海量內容來支撐,但這海量的內容與傳統文學期刊的內容顯然存有巨大的差異。怎樣認識與評價這種差異?即便傳統文學期刊的內容明顯優于當下不少新媒體的內容,但新一代受眾為何仍然愿意把注意力更多地給予新媒體?

綜上所述,現象與問題已浮出水面。新媒體環境下傳統文學期刊融合發展之路該如何走的選擇與路徑,其實也在逐漸清晰。目前來看,至少如下三條尤其值得加速思考,以尋找相應的解決之道并付諸實踐。

一是做強、做優、做特自己的內容,增強核心競爭力。

目前,除去文摘、短詩、微型小說、短寓言等文體外,傳統文學期刊常見的小說、散文、紀實、詩歌及理論批評等“五件套”與絕大部分新媒體其實幾乎并無交集,即便有些同一內容的電子版之類,但它們的商業模式同樣不清晰,市場并不樂觀。

因此,應對所謂新媒體的沖擊,傳統文學期刊首先應該深刻自省的還是我們自己的內容,以及從內容到形式的整體匹配到底做得如何。吸引不了讀者究竟是期刊自身的問題還是數以億計讀者的問題?客觀地說當然是各有各的問題,但作為文學期刊的從業者當更應著眼自身進行反思。

先說簡單的形式,傳統的“五件套”結構依舊為當下眾多文學期刊沿用,版式、字號也大體“千年不變”。而更深層的內容組成,也多注重外在的熱鬧。從內容切入,集中足夠篇幅將某一具體的社會熱點、人生焦點、文壇興奮點做深做透者則少而又少。如此文體平攤、內容均攤、情感寡淡,又何以吸引讀者?文學期刊生命力、吸睛力最重要的支撐就是內容的獨特與普適關切的合體。未必每篇精彩,有一兩篇或許足矣??鋸堻c說,傾心傾力做好、做精、做特每一期的頭條,相當程度上即文學期刊最大最重的生存發展之道。

二是做精、做美、做強期刊的全媒體矩陣,疏通與增強期刊的傳播力及影響力。

盡管現在許多新媒體的內容生產力并不強,具有沖擊力標題下的內容蒼白更是常態。但它們的兩點所長也必須認賬:一是會做標題能吸睛,二是以此為重心所帶來的強勁傳播力,一個小眾或尋常的平臺或公號,其傳播力和影響力都可能遠大于傳統文學期刊。

這種現象倒逼我們不得不思考一個更深層、更沉重的話題:傳統紙媒難道真的敵不過新媒體了?對此暫且按下不表。傳統文學期刊目前的內容雖不適合直接搬到新媒體上運營,但刊物自身的公號全媒體傳播形態則一定要做,下功夫做,做精、做好、做出影響力,進而通過新媒體將期刊精華優選出吸引讀者的角度廣泛傳播。本質上這就是一種為自己傳統的文學期刊“引流”之法,以擴大刊物的傳播力及影響力。

當然,如何做好新媒體的傳播內容本身就是一項專門的新學問,既要提煉出刊物自身的精華,又要抓住讀者的期待與心理,用凝練生動的語言與畫面傳播出去、發散開來。

三是做活、做巧、做實傳播形態,借助科技力量,多模式多樣態地傳播文學內容。

眾所周知,戲劇、影視的創作大多依托于文學,近期更有《人世間》《繁花》《我的阿勒泰》等電視劇的熱播,促使圖書銷售成倍增長。影視劇的熱播讓文學作品具象化地進入受眾視野,也讓更多受眾了解和熟悉。引人關注的是,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迭代更新,借助軟件從文字轉化為圖像和影像也愈發細膩和快捷,畫面的生動和場景的聯想,逐步接近創作和受眾的要求。文學期刊亦可嘗試借助人工智能生成的圖片、影像,漸進式輔助文學內容被大眾更快捷直觀地感知。

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所謂新媒體的具體形態及環境,自打形成之時起就始終處于快速發展變化之中,確有過人之處,迄今也還遠未抵達成型成熟的境地。因此,對傳統媒體而言,還需始終關注并認真研究其種種發展與變化,以及各種不同形態的所長所短,冷靜辨識哪些可以為我所用,有所為有所不為,努力以創新意識尋求彎道超車之術。快捷廣泛的傳播是對內容助力的重要推手之一,數字媒體上那些相對成熟的內容如何轉化為期刊的內容資源,也是期刊尋求更多已得到市場驗證選題的切入點。無論如何,只有從內容和傳播方式兩方面著手的融合,才是一種真正富有深度與生命力的融合發展。

(作者為《青年文學》雜志主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综合| 日韩亚洲人成在线综合| 91精品国产综合久| 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 婷婷综合缴情亚洲狠狠尤物|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免费|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77777综合|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五月天| 五月天综合色激情| 色综合小说天天综合网|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久久久| 丁香六月激情综合|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碰碰动漫3d| 国产综合精品女在线观看| 狠狠色伊人亚洲综合网站色| 亚洲a无码综合a国产av中文| 久久综合色之久久综合|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国产尤物app| 久久久久高潮综合影院|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综合| 国产色综合久久无码有码| 91综合久久婷婷久久| 狠狠色综合久久婷婷色天使| 琪琪五月天综合婷婷| 亚洲精品综合在线影院|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 亚洲色偷偷综合亚洲av78 | 人妻av综合天堂一区| 综合国产在线观看无码| 色五月丁香五月综合五月4438| 国产精品 综合 第五页| 久久精品亚洲综合专区|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在线|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1尤物| 亚洲国产成人五月综合网| 婷婷激情狠狠综合五月| 久久综合久久美利坚合众国|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vr综合| 色综合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各| 色噜噜狠狠狠综合曰曰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