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光年科普科幻教育論壇在京舉行
4月28日,2024中國科幻大會系列活動之元宇·光年科普科幻教育論壇在首鋼園區舉行。中國作協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邱華棟,北京市科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丁勇出席并致辭。北京市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孟凡興,中國科普作協科幻創作研究基地主任王晉康,北京元宇科幻未來技術研究院院長劉慈欣,夏海明、道爾頓·格蘭特、陳楸帆、超俠等科幻作家、翻譯家、科幻影視從業者代表,以及北京市中小學生代表參與活動。
邱華棟在致辭中談到,科普在啟迪科學意識、傳播科學文化、促進文旅融合發展等方面,顯示出巨大潛力??破湛苹靡材軌虺蔀橐环N新質生產力,在新的科技發展條件下增加新的動能,推動中國經濟、社會、文化的蓬勃發展。科幻文學是全人類的共同語言,讓世界各種文明彼此之間能夠更好地交流與對話。在全媒體時代,科幻文學不僅借助紙質載體,也以各種各樣的融媒體傳播形式獲得更多讀者與觀眾,希望科普作家、科幻作家在這樣的環境里將科學的種子、科幻的創意撒播向整個社會。
“通過科幻文學,我們不僅能預見未來可能的科技變革,更能激發讀者關于這些變革如何影響人類生活的深入思考?!眲⒋刃勒劦剑苹貌粌H僅是對未來的想象,更是我們與科技對話的橋梁。它使得復雜的科技概念化整為零,激發普通大眾對科學的興趣和好奇心。在科幻創作中引入現實世界的前沿科技,如量子糾纏、黑洞理論等,使得作品不只是幻想的產物,也建立在真實的科技基礎之上。對于科幻創作,我們的目標是通過科幻作品的廣泛傳播和深入人心,讓更多人理解科學,激發他們對未來世界的想象力。隨著人工智能、量子信息、航天科技的發展,科幻文學的素材與深度也在不斷豐富。這些技術的發展不僅僅對科幻文學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也提出了新的挑戰與要求。未來需要進一步加強科普與科幻的結合,提升科幻文學的科學性與藝術性,擴大其在科普教育中的作用。
陳楸帆在題為《科幻現實主義與未來想象》的主旨演講中談到,隨著科技發展,科幻作品中展現的未來可能性圖景已經成為最大的現實主義。對于人工智能的發展,我們人類不是問AI或者機器能否具有創造力,而是人類能否在AI的幫助下變得更具有創造力,這是我們應該去思考的問題。
活動現場,百年中國科幻獎項研究成果發布,科幻影視項目《黃金的魔力》正式啟動。新書《宇幻光年:第十一屆北京科幻創作創意大賽“光年獎”獲獎作品集》在論壇現場發布,第十二屆北京科幻創作創意大賽“光年獎”頒獎,并宣布下一屆“光年獎”正式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