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急救援,關乎生命也關乎心靈 ——評麥蘇的《生命之巔》
直面社會問題、觀照社會語境、凸顯社會意義是每個文學匠心的重要追求,麥蘇的《生命之巔》很好地詮釋了這一點。《生命之巔》是麥蘇繼《歸時舒云化成雪》《我的黃河我的城》《刺猬小姐向前沖》《榮耀之上》之后又一部以現實題材為導向的優秀網絡文學作品。十余年的創作沉淀讓麥蘇的書寫愈加深入社會現實,她以日常生活的變遷折射國家社會的變革,借小人物的言行舉止傳達正能量的價值觀,在煙火書寫中創造“為人民”的平民英雄。
《生命之巔》寫于2022年,以緊急醫療救援中心為故事背景,以鐘景洲、夏沫、張冬3位醫護人員為敘述主體,書寫了醫護人員救死扶傷的場景,塑造了一個又一個甘于奉獻、踏實敬業的醫務工作者形象。麥蘇的細致筆觸既充滿對現實社會的深刻觀察,又散發著濃濃的醫者情懷,不僅以蘊含現實感悟的醫療救援行業故事叩問生命的高度,也以更為廣闊的視角反映真實的時代變革和社會發展。
生命是小說《生命之巔》的題眼,也是其表現的形式。與矛盾、爭端等更具戲劇性的情節相比,《生命之巔》更側重于敘寫人性之善,以深厚的人文主義內涵展現對生命的尊重、關懷與救贖。作者對每個人物、每種個性乃至整個生命都給予充分的尊重,從救援溺水少年到被人碰瓷,從救治病重老人到雪災救援,麥蘇極力貼近中國醫療行業的日常,以棲息與奔走于生命之巔的醫護工作人員為格點鏈接每一個生命。她將生命視為一種整體性存在,以柔性之美和韌性之力彰顯生活期冀和生命期望。麥蘇用突發時刻拉扯著讀者的心,令讀者在情節起伏中感受到醫護人員致力于挽救生命的責任感與使命感。誠如作者所言,《生命之巔》“選材自EMS緊急醫療救援過程中所經歷的一個個驚心動魄的故事,聚焦中國醫療救援第一線的工作人員和醫護人員,展現了在應對突發事故之下,醫療相關行業者在面對社會大風險時,所展現的高超職業技能和職業道德”。
《生命之巔》中的救贖之路,不僅是對人民生命的救贖,還是對醫護人員心靈的救贖。作品書寫的人物很多,最關鍵的是夏沫、張冬和鐘景洲。夏沫是0703號救護車隨車醫生,也是急救科實習醫生,剛畢業的她救援經驗不夠豐富,但勇敢熱情、堅毅正直。夏沫不曾因為張冬的言論而對鐘景洲產生意見,始終堅持自我,在不斷地救援工作中提升醫療技能,認清自己醫者仁心的使命。與夏沫相比,張冬在作品一開始并不討喜。作為實習護士,張冬早期只考慮自身轉正問題,對工作敷衍,對同事尤其是鐘景洲極盡諷刺,甚至造謠鐘景洲與院領導的關系,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杠精”。在一般的網絡文學中,張冬這類人物大多居于反派之位,最終滅亡在正義的討伐之下。而在麥蘇筆下,每個角色都是有血有肉、多面的個體,每位基層醫療救援從業者都有“追求自我、探尋自我”的過程,張冬在隨車救援中認識到自身問題,慢慢脫離混沌與迷茫,找到了屬于自己的人生之路——“踏踏實實學起了中醫,終有所成”。
如果說夏沫和張冬在跟隨救護車救援的過程中獲得了成長,那么鐘景洲則在開救護車救援的過程中與自己達成和解。鐘景洲是《生命之巔》中經歷最復雜的一個。他在別人眼中是不修邊幅的存在,“比馬克思稍短的絡腮胡擋住大半邊臉,看上去有些邋遢”,也是冷漠的代表,“平素里也不喜歡與同事溝通,總是冷著個臉”。盡管他多次在救援中顯露出不屬于救援車司機的技能與冷靜,但誰又能想到這位經常被張冬譏諷的人竟然是北京大學醫學部本碩畢業的高才生?歷經父母車禍而因工作沒能救治父母的事后,鐘景洲失去方向,甘愿當一名救援車司機,但是行醫治人的精神依舊沸騰在他的血液之中,促使他一次又一次協助夏沫拯救病人。《生命之巔》將一個個急救故事串聯,也在串聯鐘景洲那破碎的心,那一次次的出手似是手術縫合線,將鐘景洲碎裂的靈魂一點點縫合,讓他與自己達成和解,完成了自我救贖。
在形象塑造上,作家以純熟筆力擺脫人物的理想化,打破網絡文學過度追求“爽感”的娛樂化格局。盡管男主角的醫術如同世外高人一般,卻也擺脫不了不幸經歷帶來的心理創傷,他不完美但立體真實。同時,小說寫出了男主在一件件突發救援事件中、在與女主角與同事們相處的日常中,逐漸找回重新當一位醫生的信仰,實現了自我的蛻變和成長的完整過程。作家無意濫用“金手指”,也絕不會為了單純迎合讀者追求“爽感”的閱讀體驗,擅自將主角理想化,脫離現實和人民。
盡管這是一部關注醫療救援的行業作品,卻在其中插入了很多關照面更廣闊的現實素材,體現出直面社會問題的勇氣。如對于碰瓷者李子軍的描寫,作家充滿責任感地呼喚人們分辨碰瓷現象、合理利用公眾資源,正如女主角夏沫所言:“浪費公眾資源是極其不道德的”。麥蘇將文人之心與社會責任緊緊相連,將關懷作為文本的底色,投注于作品中,深切回應社會問題,呈現現實題材網文應有的功能。
不僅如此,《生命之巔》還具有“可供闡釋的空間”,這部作品可稱為多個短篇故事的集合體,本身具有可拆解性。《生命之巔》以時間線式敘述模式描繪了一個又一個發生在急救路上的故事,生命是這些故事的有機構成形式,若將其拆解、細讀,我們可以發現其有趣之處:《生命之巔》中每一個章節敘事皆存在共性,“接到任務——路上遇險——搶救病人——回程遇事——成功救援”是這一共性的具體展示。小說中的每一故事都具有完整的環節,可獨立呈現。麥蘇將多個有機部分相互嵌合,催生出《生命之巔》“這一文體特有的多聲部共振回環”,在單章敘述中與生命主題相融、與救贖含義相接、與主角身份相扣,在看似確定性的流水線的敘述中融入懸疑與不確定性,在對生命的闡釋中融入與死亡抗爭的張力。
“我希望我的故事,能給讀者的生活增添一絲亮色,然后大家一起努力,來面對眼前真實的生活。”麥蘇在訪談中表達的對讀者的期望,也是她的文學作品最好的寫照。《生命之巔》扎根生活、面向人民,淋漓盡致地展現出醫護行業的真實生活,塑造一個又一個平民英雄,禮贊每一位醫護人員敢于犧牲、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是一曲站在人民立場上唱誦人民的贊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