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文學》2023年第4期卷首語、目錄
卷 首 語
詩人、評論家波德萊爾提出了藝術之美的兩重性特點,他說:“構成美的一種成分是永恒的、不變的,其多少極難加以確定;另一種成分是相對的、暫時的,可以說它是時代、風尚、道德、情欲,或是其中一種,或是兼容并蓄?!比绻萌俗鞅葦M,波德萊爾認為,永恒存在的那部分是藝術的靈魂,可變的那部分是藝術的軀體。
盡管波德萊爾的藝術之美的兩重性告訴我們,小說中變動不居的物質世界與永恒的精神世界同等重要,但從現代小說的歷史來看,各個歷史時期變幻多端的故事形態和豐富多彩的現實樣式,讓小說變得多姿多彩,而藝術靈魂則一直端坐于故事和現實的頂端俯瞰這一切,它自身倒是永恒如一,未曾有翻天覆地的改變。是否可以說,小說中一直處于變化的時代風尚倒顯得格外重要了?所以,小說家有了一個重要任務,就是不停地去尋找自己時代的新的故事和新的現實,開掘藝術靈魂所依附的全新領地。這既是小說活力的體現,也是現代作家藝術風格的形成方式。無論永恒的還是可變的,波德萊爾認為,真正的小說家“善于從現實的生活攫取其史詩的一面”,用故事或人物“讓我們看見并理解系領帶穿漆皮靴的我們是多么偉大、多么有詩意”。
本期“重點推介”推出知名小說家葉臨之的中篇《海邊的中國客人》。《海邊的中國客人》是葉臨之“中西亞系列”小說的第四個中篇,與同系列的《伊斯法罕飛毯》《中亞的救贖》《我所知道的塔什干往事》一樣,這也是關于中國人在亞洲腹地的故事。《中亞的救贖》曾在2022年《福建文學》刊發。葉臨之“中西亞系列”引發了一些關注,原因可能在于這一陌生的題材對讀者產生了格外的吸引力。另外,葉臨之的寫作在講述一個好看的故事之外,他的落腳點在于“書寫深沉的社會心理現實”,以及“貧瘠、偏遠、落后的狀態讓我思考著人的命運走向”,正是他這種帶有痛感的思考讓他的小說有了深沉的力量。著名詩人王家新帶來他的一組新作《野櫻桃》,在這些詩作中我們看到一個大詩人在語言上的篤定,不慌不忙,追求事物的那份確認感,敘事很有耐心,一切恰到好處。
目 錄
小說縱橫
重點推介
葉臨之 海邊的中國客人(中篇)
葉臨之 0.5度的現實發生在命運交匯處——《海邊的中國客人》創作談
中 篇
鬼 魚 搭伙
短 篇
琪 官 自深深處
吳劉維 菠蘿格傳說
一 筆 森林的回音
郭 鷹 木偶小鎮
詩歌現場
頭 題? 王家新 野櫻桃
韋廷信 深山有長者
葉逢平 生活學堂(組詩)
賴 微 讓時光留下行走的聲響(組詩)
熊永富 人間正暖(組詩)
鄭朝陽 瑞溪的早晨
趙 俊 莫干(組詩)
紫凌兒 折返(組詩)
青春詩箋
林映君 心上被大風刮過的褶皺
散文風尚
實 力
王劍冰 上河
八方文采
周榮池 七十二歲的村莊
楊雨菲 鈍感
趙許春 鐵城人物六題
喬 夫 茶話三題
林生鐘 可可
陳凱歌 黃昏里
賴一郞 奶奶
文藝探索
戴冠青 鄉土情結、文化哲理和生命溫度——讀陳志澤散文隨筆集《泉州,泉州》《沉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