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2022年第4期目錄
編者按:
《大家》2022年4期繼續(xù)推出“大家頭條”“銳小說”“新青年”“跨文體”“詩江湖”“大家專欄”等欄目。
本期“大家頭條”刊發(fā)的魯獎詩人劉立云長詩《大船》,以一艘大船的形象化描寫,深情地書寫了百年來中華民族不屈的斗爭精神和奮斗歷史,并將廣袤的中國大地和深邃的中國歷史隱喻其間,贊美了中華民族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下,像大船那樣劈波斬浪、奮勇向前的昂揚斗志。同時刊發(fā)了霍俊明評論文章:《“詩史”作為偉大的物種 ——略談劉立云的長詩“大船”》。
“銳小說”刊發(fā)李慶西的《滿街轉悠》、大解的《小說四題》和阿古拉的《桐城故事》。《滿街轉悠》以海歸建筑設計師身份,講述了一個充滿理想青年的糾結與妥協(xié),小說綿密從容、耐人尋味。《小說四題》寫得妙趣橫生,體現(xiàn)出文學獨特的審美趣味。而烏日勒春香和徐連源夫婦合寫的《桐城故事》,則成功塑造了一群在京郊從事藝術創(chuàng)作的底層藝術家形象。
“新青年”欄目刊發(fā)的楊知寒的小說《妖言惑眾》,內(nèi)容細膩靈巧,以對一位早年同學的追憶方式,對人性的善與惡進行了剖析,引人深思。梁小九的《呆鳥與飛魚》,則以一種古典寓言式的講述方式,對鯤鵬和大魚的故事做了重新解讀。柏藍《原城故事》,以一位年輕母親的日常生活,講述了當下社會中,瑣碎之下的生存處境和社會壓力。
“跨文體”刊登的李達偉的作品《暮色》,通過小城中的一群藝術家的晚年形象,表達了作者對人生、文學藝術的價值追問。張俊宗《黃河之水昆侖來》,則是一篇對河西走廊地區(qū)歷史、山川、文化風物的書寫文章,同時對當?shù)厝宋慕逃M行了禮贊。楊家彬的《界限》,又分別講述了文學中現(xiàn)實和虛構的邊界、跨文體的意義,具有一定的文學思考深度;同時還刊登了王川的《皤灘記》。
“詩江湖”本期推出了兩組詩歌。三子的《莽蒼集》和戴冰的《時間的焦慮》。《莽蒼集》開合較大,以中國傳統(tǒng)文化為背景,書寫詩人個體的感受與觸發(fā);而《時間的焦慮》則寫得安靜、機敏,語言節(jié)制。
“大家專欄”繼續(xù)推出于昊燕《民族敘事里的“物”與“美”》延續(xù)上幾篇的創(chuàng)作風格和寫作手法,對阿昌族、德昂族、獨龍族、布朗族等少數(shù)民族作家的作品梳理分析,以及高旭帆《康定故事之四》和黃立新《行者日記之四 ——詩體別句》。
感謝關注!
目錄
大家頭條
劉立云——大船(組詩)
霍俊明——“詩史”作為偉大的物種
銳小說
李慶西——滿街轉悠
大解——小說四題
阿古拉——桐城故事
新青年
楊知寒——妖言惑眾
梁小九——呆鳥和飛魚
柏藍——原城故事
跨文體
李達偉——暮色
張俊宗——黃河之水昆侖來
楊家彬——界限
王川——皤灘記
詩江湖
三子——莽蒼集
戴冰——時間的焦慮
大家專欄
于昊燕——民族敘事里的“物”與“美”
高旭帆——康定故事之四
黃立新——行者日記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