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仁山:文學的意象從這里誕生
五年來,創作四卷本長篇小說《雄安雄安》,從采訪到寫作,整個過程是感動的,對未來充滿了期待。
自古,建城有個規律,擇高地、近水源。雄安新區選在了白洋淀,屬于近水源,水潤大地。一方城、五組團等規劃結構,既有傳統傳承也有現代文明因素。美麗的白洋淀上,人民生活充滿了情趣,同時也面臨轉型——淀上將要誕生一座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創新之城。我筆下的故事與白洋淀有關,也與創新有關,文學的意象從這里誕生了。
白洋淀有雁翎隊的紅色歷史,有燕趙文化,有奇特的風俗和人民生生不息的奮斗故事,為圍繞雄安新區建設展開的小說創作奠定了豐富的基礎。我在白洋淀純水村王家寨體驗生活,小說圍繞著白洋淀幾個家族人物命運來展開歷史、今天和未來。這耐人尋味也令人鼓舞。歷史上,這里留下了荊軻刺秦的燕趙悲歌;今天,在國家發生巨變的新時代,這里創造的是新時代山鄉巨變的壯歌。
雄安新區成立以后,這方土地隨之發生了巨變。從新區的設立、規劃到建設,我們看到這里人民身上傳承的燕趙傳統——文化的精神在這里得到了傳承。同時,也有人的新生。雄安新區這一帶英雄輩出,這源于這方土地的根性——俠義、德孝、奮斗。雄安人民和全國人民在這五年的建設中,經歷白洋淀治水、規劃,千年秀林、高鐵站、云計算中心、容東片區建設等,創造了可歌可泣的動人故事。
中國的高質量發展令人矚目,同時也奏響了雄渾激越的燕趙壯歌,折射出新時代山鄉巨變的宏大現實。日常生活發生的變化,讓人產生新的感受。長篇小說里,王決心、蕎麥等雄安普通人,從渾濁、迷茫到覺醒、奮斗,通過艱難的蛻變完成了燕趙文化的重建和人的新生。偉大變局里,雄安不是孤立的,將成為未來人類科技創新的標桿和高地。中國科技和中國速度令人矚目,奏響了新時代的主旋律。
新時代主旋律創作也因此充滿了機遇和挑戰,我想借此創作找到新的視角和生機,特別是文學新人形象的塑造,讓我興奮和著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