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之星 | 賈東旭:候鳥的翅膀劃過夏日門檻(組詩)(2022年總第19期)
本周之星:賈東旭
賈東旭,遼寧作協會員。作品散見《金山》《河南詩人》《中國流派詩刊》《遼河》《三省坡》《核桃源》《天津日報》等。曾獲首屆遼河行全國詩歌大賽銅獎;鐵嶺納蘭性德文學獎銀獎等。作品選入《我愛這土地》等多部專集。
作品欣賞:
候鳥的翅膀劃過夏日門檻(組詩)
櫻桃期待著色的臉頰
暮春的尾巴
桃李留不住你,甚至拽斷了你的纖繩
下場吝嗇的小雨
吊在蒲公英傘下飛向天邊
飄落的梨花瓣兒紛紛揚揚,像雨轉雪
覆蓋了你的蹤跡
曾經春宵苦短
讓夏日長長的白晝占領你的空缺
須臾老去毛毛狗
柳葉刀像蜻蜓的翅膀掛在垂柳絲絳
櫻桃著色的臉頰乍施粉紅
蜜蜂的離愁
恰好被花仙子留下斷后的槐花安撫
釀蜜的本錢,還有
蜂蝶把期望寄托給五月刺梅六月梧桐
七月蓮荷
身后父老的眼神
投向田野才冒錐揭去蓋頭的禾苗
期待一場及時雨
流浪的云,似乎心領神會
悄悄凝聚雨滴
蛙鼓棒敲響新生
像一葉紙鸞飛上碧藍
白駒牽著線
俯瞰你的晴川原野披上綠衣衫
螞蟻遷徙出洞
蚯蚓犁耕禾苗腳下的黑土
拔高生長的季節
樹椏的喜鵲窩與反哺的烏鴉相鄰
雛鵲有了榜樣
啄木鳥大夫救活一棵垂死的樹
氣候的牛皮筋時而反彈
溫度攀升的趨勢像轉動的螺旋
燕巢啄殼的鳴叫
與母雞翅膀下的嬌啼交流母愛
蛙鼓棒敲響新生鼓點
自由的魚游體會到你的溫暖
比野鴨稍晚
云朵脫去夾克衫
你的連衣裙像蝴蝶的翅膀翩躚
裸露凹凸線條,曲線
山川,河流,丘陵,平原,麥田
如你作的畫,詩意涂上畫板
紫丁香一樣的女子,打開去年的油紙傘
邁過夏日門檻
布谷棒,敲響點葫蘆的尾聲
聽蝲蝲蛄叫,還種不種二洼地的
猶豫不決
被倔強的犁杖推出
布谷棒,敲打點葫蘆的尾聲
壟臺翻了個身
敞開懷兒讓種子著床
季風騎馬歸來
擁抱樹林,村莊,山岡,河流
日頭把籬笆墻的影子拉長
剪短夜
晾出清瘦月牙
任性的日子流淌
伸出蔓的黃瓜秧豆角秧任性長長
爬上籬笆架
寸草變矮,矮得像負重的螞蟻
拉著光陰行走
隔壁久違的吉他琴弦
無可奈何的云
甘敗于強勢的季風,撕扯離散
雨被風干擱淺
漫長的白晝被太陽的光芒
涂成鵝黃
有些口渴,短暫的夜
沒喝到露水
腳丫踏進壟溝,觸碰忙碌的蚯蚓
禾苗深扎的根
布谷鳥身后的麥田青蔥分蘗
多愁善感的日子夾雜些許慵懶
詩句變得早熟
似乎對節氣的任性不咋在意
歸來鞍上的年少輕狂如初
隔壁久違的吉他弦
如瀑長發
散亂,遮掩夏日表情
候鳥翅膀劃過夏日門檻
走著走著,從二月走到五月
春就老了,老成夏
像火苗燒著燒著就燒成了桑拿熱
一棵老樹的孤獨用風招攬云朵
撕破絮白
搖晃蹉跎的胳膊
黑土漫漶在腳下裸露生機
楊柳青,鵝黃柔軟
原野的臉頰,畫出千絲萬縷
喜鵲登枝笑出聲來
溢出酒窩
谷雨的犁杖被牛的深沉
拉著走
鞭策甩向天空沒下落,打個響鼻
扶犁手與鏵的默契
聽從地主吆喝
芽眼冒錐兒,夏是接生婆
接你出窩
摘下草帽,讓春天的花瓣
落地成佛
保佑你長成茁壯,在拔節之后
結果
候鳥的留言寫在五月的詩箋
被季風吹過
小滿之后,春夏交接就落幕了
愛憎分明的夏
把春的夙愿揣進心底
云,喜歡你的火熱
雨,喜歡你的執著
花,喜歡你的綠葉襯托
一棵菩提樹,戀著你的日月山河
芒 種
倔犟的麥芒使出渾身解數守護
襁褓抽穗灌漿
一場及時雨,拂過牛耕過的麥地
艾草長在山坡,淚濕眼眶
蒹葭青春告別滄桑
老爹爬上山梁
望著老娘的墳凸起心房在土地上
麥田完成使命
向大地率先交出渾圓的麥粒
崛起倉廩
烏鴉反哺的歸程有了公糧
解脫麥芒,在月牙刀的喜悅里
將問候投進郵筒
讓孕育的秋胚胎趁早著床
郵差在古老的回歸線上傳遞呼應
夏與秋,兌現一個契約
從芒種開始
壘積天下糧倉。蒼生飯碗里
溢出笑聲
村莊在倒立的麥芒下點亮燈火
月牙叼一支挺拔的麥穗
溫婉升起
村莊在倔犟的麥芒下點亮燈火
是誰的夢囈蕩起夏夜秋千
逍遙猜
麥粒腹中包裹著雪白的玄機
蟋蟀啦啦隊吶喊鼎沸
蒸出饃
謎底在拂曉之前
等你從六月的麥芒里取出燈火
點燃炊煙
櫓槳沿著被取代的旅程
漫長的白晝把剪短的長夜
擠兌到窄胡同
應接不暇的雞鳴,昨夜狗吠的
尾音還在。耳鳴
麥芒完成使命,張而不合的瞳孔
失眠的問號,由《天問》出題
一尊瑜伽靜而不答,心中的汨羅江
流淌到屈子抗爭的曾經
用肢體語言
端午近了。河床艾草郁郁蔥蔥
水畔蒹葭高低從容
蛙鼓棒敲響夏日浮想聯翩的夢
櫓槳蓑衣遠行
五月彩葫蘆即將爬上門楣
芒種劃過節氣運行的軌道坐標
沿著被取代的旅程
一棵承載果實的樹,風雨兼程
咬緊蹄馬鈴鐺
2022.5.13日落筆遼北
本期點評:符力
一個人“心里有話”,才使得“表達”有了可能,卻不能保證“表達”的質量。高質量的“表達”,受表達方式、方法及其風格特點等因素的影響。
這組作品由8首短詩構成,題材來源于作者對鄉村自然景象和鄉土人文生活的回憶和想象,而不是關于工業化城市生活的敘述或者關于域外人文與自然的發現和思考,也就是,作者所說的“話”是關于鄉村風物和鄉土人文的,可見對他對鄉村景物和生活有一定的了解和感情,或者存在一定程度的迷戀。其語言比較流暢、氣質文雅,還體現了注意細節、追求輕靈語言和清晰描繪景物的自覺:“候鳥的翅膀劃過夏日門檻”“伸出蔓的黃瓜秧豆角秧任性長長/爬上籬笆架”“飄落的梨花瓣兒紛紛揚揚,像雨轉雪”“下場吝嗇的小雨/吊在蒲公英傘下飛向天邊”,可見,作者有一定的詩歌寫作經驗和傾向。
值得一提的是,這組詩中的不少句子足以體現作者較突出的想象力和語言表現力:“云朵脫去夾克衫”“五月彩葫蘆即將爬上門楣”“蟋蟀啦啦隊吶喊鼎沸”,也能體現作者對詩歌語言的“文學性”“藝術性”的理解和追求。只是,這8首詩都存在作者未必意識到的顯著問題:其一,脫離現實、臆想虛構,顯露了書齋寫作的弊端;其二,詩意梳理不清晰,語言層次、結構、邏輯欠分明,反映了語言表達的松散和隨意。文學創作,屬于語言的藝術行為,應當符合足夠高的藝術規范,而不能隨意甚至任意為之。文學所看重的“現實感”“現場感”,其核心指向語言表達的“準確性”。下面,舉一個老生常談的例子來跟大家分享傳統經典詩篇的精彩表達,并領悟詩歌這種文學體裁的精要:“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并非詩人的親眼所見,而是“想象”,這想象符合當時的客觀事實。即使是想象,詩人也找到了這個非常有表現力的“深”字,來“準確”描繪和反映安史之亂導致城池破敗、草木荒涼的“國破山河在”現狀。顯然,這里的“深”字的使用,也真實地傳達了詩人的思想和情感;這樣的思想和情感,與深受戰亂之苦的民眾相通甚至相同,很容易激發讀者的共鳴,也使得這首詩的語言藝術效果得到了彰顯。
了解賈東旭更多作品,請關注其個人空間:賈東旭作品集
往期佳作:
了解更多中國作家網原創好作品,請關注“本周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