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殷健靈:我為什么一再寫留守兒童
來源:新民晚報 | 殷健靈  2022年05月25日06:50

2009年,我出版了兒童小說《蜻蜓,蜻蜓》——那是我第一次關注留守兒童的生存狀況。寫一個留守女孩安安和丑外婆之間的沖撞和接納,寫鄉村在現代化進程中的無奈與困惑,表面上關注的是留守兒童,內核里,仍然在探討親情與愛。說到底,那時候寫這個題材,是膽怯的,底氣不足的。因為對鄉村生活的生疏,也因為對留守兒童群體的隔膜,我所依仗的,只是大堆的鄉村留守兒童調查報告和影像資料,以及有限的對鄉村生活的隔岸觀火的認知。于是,只能將這樣一個題材濃縮于一個鄉村家庭,具體而微到祖孫關系上。仿佛只有這樣,我的內心才不再虛弱,已有的經驗才能踏實地落到紙上。《蜻蜓,蜻蜓》固然感動了很多人,但我以為,它仍舊算不得真正地寫留守兒童。

作家殷健靈

一晃,到了2012年春天。

“蚊子”在孩提時代曾經是我的讀者,長大后當了鄉村學校的特崗教師。她在博客上與我時有互動,我了解到她當時的工作狀況,動念前往貴州大山,探望她和她的學生們。對于我來說,這次遠行徹底開啟了一個“新世界”。

“蚊子”的小學校位于峭壁之下的小村莊里,連接村莊和外界的,是一條坑洼蜿蜒的山路,不通汽車,也不能騎自行車。那里沒有自來水,村民用水必須從靠山上引流,連看電視都是奢侈。自然沒有集市,“蚊子”每周的食物全靠一只竹背簍,走路數小時背進山里。全校四五十名學生,只有兩個老師,復班教學,教學條件之簡陋自不必說,學校的廁所依然停留在原始狀態——茅坑。村里幾乎成了空巢,只剩老人和孩子,常常是,兩個孩子孤單單地撐起一個家。山澗、峭壁、崎嶇山路,讓上學成為一件難事,每到汛期,漲水的河流水勢湍急,更是截斷了孩子們的上學路。除了上學,打豬草、下地勞作就是孩子們的全部生活。家中有父母的,多半因父母缺失外出打工的能力,不是言語障礙媽媽,就是智力殘疾爸爸。在那里,我見識了只造了一半卻已住人的“石頭框子”的家;見識了泥壘的房子里,漆黑如炭的墻壁和臟被子亂堆的床鋪;見識了孩子在灶房的墻上用毛筆寫下的“爸爸媽媽,我們想你們”……

在山中度過的日子,于我有著非凡的意義。它是一種蕩滌,也是一種啟悟——即便生活艱辛如此,我在那些留守孩子身上看到的,依然是倔強的生命力;在他們的眼睛里感受到的,依然是童年的清澈和對未來的憧憬。

后來,我把在大山里的經歷,寫進了幼童小說《甜心小米》系列,觸動了很多幼小孩子的心,有一些孩子千方百計尋找真實的“蚊子老師”和她的學生們,希望能給予他們切實的幫助。小說里展現的生活以及山里孩子的精神世界,對于城市孩子來說,同樣是一種心靈的蕩滌。

我也在想,假如現代化的進程無法阻止,我們又能做些什么,才能真正改變留守兒童的生存和未來?一定有很多人,像我一樣思考著,尋求著答案。

殷健靈新作、長篇小說《云頂》

時隔八年,2020年的夏天,我聽到了一個美好的詞:“童伴媽媽”。這是一項由中國扶貧基金會啟動的留守兒童關愛項目。項目通過“一個人、一個家、一條紐帶”的模式,以“童伴媽媽”為抓手,以“童伴之家”為平臺,為留守兒童建立安全監護網,試圖為農村留守兒童提供福利與保護探索有效的途徑,也為政府政策落地提供參考。

一個人——童伴媽媽。項目為每個村聘請一位全職的兒童守護專員,將所在村全部孩子的福利、安全、健康都納入到其服務范疇,主要職責是及時發現問題、遞送信息,并協調資源給予解決。一個家——童伴之家。通過日常開放以及定期組織主題活動為全村兒童成長助力。一條紐帶——項目聯動機制。項目與地方政府建立多部門參與的聯動機制,形成有效的、直達兒童身邊的服務網絡,保障兒童福利政策的落實和兒童權利的保護。截至2020年4月底,項目先后聯合共青團四川省委、貴州省民政廳、江西省慈善總會、云南省民政廳、和湖北省民政廳和安徽省慈善與社會福利協會,與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等技術支持方合作,在75個縣898個村開展童伴媽媽項目,覆蓋了51.9萬名兒童。

我以為,“童伴媽媽”項目是一種真正的進步,從關愛留守兒童的物質生活,到守護他們的精神成長。這是經過這么多年,人們對“留守兒童”問題所給出的充滿人性化的關愛方式。

中央電視臺的《新聞調查》欄目先期報道了“童伴媽媽”項目計劃,在該節目主持人長江老師的牽線下,在貴州省綏陽縣民政局的精心安排下,2020年9月,我得以于暌違八年后,再次深入貴州大山,尋訪童伴媽媽和留守兒童家庭。大山里的生活今非昔比,通了自來水,坑洼山路被水泥路、柏油路替代,岌岌可危的泥磚房變成了二層小樓;看不到茅坑了,由政府補貼,給每個貧困戶修了帶抽水馬桶、貼了瓷磚的廁所……那些像星星一樣散落在大山里的“童伴媽媽”,用她們的愛,照亮了鄉村孩子們寂寥的心。這些“童伴媽媽”,有的是土生土長的本村人,有的從外面嫁過來,有的在外面打工重新回到家鄉,她們也許沒有受過很好的教育,但都具有比學識更加寶貴的“愛心”。

我很喜歡“童伴媽媽”這個稱呼,生活里,孩子們也親熱地叫他們的守護者“媽媽”。都說母愛是這個世界上最崇高無私的愛,但是有限的幾次深入大山的經歷,有一個現象讓我困惑了:這里的孩子有很多缺失母愛,甚至,有的孩子生下來就沒有享受過媽媽的懷抱和愛——那些從山外嫁過來的女性,吃不了山里的苦,常常地,拋下孩子和丈夫,去別處尋找屬于自己的“幸福”了,又或者,丈夫出了變故,病了或者去世了,媽媽便改嫁,將孩子扔給爺爺或者奶奶,從此音信杳無……對于缺愛的孩子,“童伴媽媽”是春風化雨般的安慰與愛的補償。

我還聽說,在四川巴中的大山里,有一位特殊的“童伴媽媽”張蓉,她和丈夫陳果,早在二十年前,就從城里回到大山,建起一座留守兒童學校,先后守護了1000多名孩子的成長,他們被孩子親熱地稱作“張媽”和“果爸”。今年初春,我終于有機會來到張蓉和陳果的“元頂小學”,和老師、孩子吃住生活在一起。陳果和張蓉帶著我認識他們深愛的大山,也帶我認識村里各式各樣的人……

元頂村是一個盛產茶葉的地方,常年多雨,云霧彌漫。雨霧中的群山美得朦朧,美得清麗。陳果曾對我說:這里的每個孩子背后都有一個讓人心酸的故事。正因有了陳果和張蓉這樣的守護者,才有可能讓心酸的經歷變成助力孩子成長的財富。

這部小說以“云頂”為題,“云頂”,寓意——云之端,象征著純真、高潔與渺遠。我想把這部小說,獻給陳果、張蓉、李前梅、韓靜、羅怡、汪紹敏、周開梅、楊曉彤等“童伴媽媽”(爸爸)們,獻給所有關注和守護留守兒童成長的人。從“走出去”,到“走回來”——這是中國鄉村振興的美好愿景。到那時,鄉村的孩子才不會“失愛”,一家人完整地幸福地生活在一起——這才是人們向往的“最好的生活”。

感謝新蕾出版社。我向來排斥命題作文,但這一次,他們的“命題作文”甚合我心,欣然受邀。我和新蕾出版社有著長期的友誼,感動于他們對于文學的尊重和堅守,與他們合作是一件愉快的事。感謝長江老師、貴州省綏陽縣民政局、陳果和張蓉夫婦等給予支持和幫助的人。也感謝我所接觸到的每一個鄉村孩子,感恩他們給予我的心靈的觸動——孩子,是成年人永遠的啟蒙者和老師。

(本文為長篇小說《云頂》后記,由新蕾出版社2022年1月出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成综合人影院在院播放| 久久乐国产精品亚洲综合|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免费| 久久五月天综合网| 亚洲人成人伊人成综合网无码| 狠狠色丁香婷婷久久综合| 亚洲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狠狠躁| 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狠狠综合|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境外资源 | 老色鬼久久亚洲AV综合| 亚洲AV综合永久无码精品天堂|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综合| 久久久综合中文字幕久久| 国产成人综合野草| 亚洲欧洲av综合色无码| 亚洲精品综合一二三区在线|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 奇米综合四色77777久久|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六月丁香激情综合成人| 女人和拘做受全程看视频日本综合a一区二区视频 |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88成人 |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a∨| 亚洲综合久久成人69| 色欲色香天天天综合网站免费| 国产激情综合在线观看| 亚洲色欲久久久久综合网| 好吊色青青青国产综合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综合AV在线观看| 婷婷综合缴情亚洲狠狠尤物| 天天久久综合网站| 久久综合给合综合久久| 精品国产国产综合精品| 国产婷婷色综合AV蜜臀AV| 青青草原综合久久大伊人 | 开心婷婷五月激情综合社区| 天天久久综合网站| 久久―日本道色综合久久|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 综合欧美五月丁香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