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靜的,還將是人類 《寂靜的春天》全新出版
近期,蕾切爾·卡森的《寂靜的春天》由上海譯文出版社全新出版。懷特在1962年便預言:“《寂靜的春天》是一本像《湯姆叔叔的小屋》那樣的書,它將改變時代的潮流。”懷特的預言沒有落空,《寂靜的春天》是第一本明白無誤地警告人類行為正在毀掉自然環境的書,此后60年間從環境保護主義到今天揭露生態危機的紀錄片運動,到警告第六次大滅絕的“人類世”預言,莫不發端于此。
卡森的本職是海洋生物學家,她最早的三本書(即“海洋三部曲”)結合了科學與詩,特別是《環繞我們的海洋》的寫法,極具詩意,文字動人,從中不難看出愛默生的影響?!都澎o的春天》更多像是“抗議文學”,有著急切的正義訴求,寫作方法則是后來所說的報告文學;它要準確無誤地展現給我們看,科學技術和現代化社會以進步的名義對我們的生存環境造成了怎樣的傷害,在這個意義上,它也是科普文學。但是如果不僅將《寂靜的春天》作為科普作品,而是也作為文學作品來閱讀,它的意義更具有啟發??ㄉ枥L的世界中,就如同對于19世紀美國作家和20世紀中期的懷特來說,大自然不是遼闊的海外殖民地,像大英帝國那樣,也不是現代科學理論構想出的虛擬宇宙景觀,而是最為直接的經驗,即融合身體和精神經驗的家園本身。鳥兒不再歌唱的寂靜春天發生在本鄉小鎮、自家后院,身體感受的切近經驗中。
卡森的這本書,在文學的經驗層面上,最容易引起切實的共鳴。這與一般科學知識建立的世界模式不同。如果僅僅是根據科學理論說出這樣一些斷言,如人類不居于宇宙的中心,或人類在危害整個行星的環境,這種認知并不能得到人類本能感知的支持,例如今天還有很多人拒信“氣候變暖”。當代哲學家唐娜·哈拉維(Donna Haraway)提出在經驗層面上的“后人類”,構想我們的時代并不是“人類世”,而是“克蘇魯世”(Chthulucene)??颂K魯原來是另一位新英格蘭作家洛夫克拉夫特(H.P. Lovecraft)在1929年發表的短篇小說《克蘇魯的呼喚》中設想的神秘海底生靈,克蘇魯的歷史和智慧都超過人類的時代,這個神性的形象與大自然結合,令人敬畏,本身即是對現代技術社會發生的一種神話學反思。哈拉維進一步發揮這個想象,提出一種萬物互依共存的生態景觀,即克蘇魯世的后人類世界。這是一個已經被人類毀壞的世界,人類必須依據身體和感官的直接經驗,重新學會與災難共存:人以怪獸(其實也是人類自身)的形態,與作為怪獸的滿目瘡痍、暗影重重的大自然融為一體。這個被損毀的自然就在我們身邊,就在我們自身,如《寂靜的春天》告訴我們的,殺蟲劑已經污染了水、土壤、昆蟲、鳥類和所有我們熟知的生物,殺蟲劑也在我們的身體里,已經進入我們的細胞里面,在破壞著基因、器官、情緒以及我們整個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