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創造力發展研究的重大突破
《學前情境教育與兒童創造力發展研究》王燦明等著/南京大學出版社2020年9月版/69.80元
王燦明教授是我熟悉多年的朋友,也是我敬仰的兒童創造教育研究專家。長期以來,他傾注全力,力圖解開兒童創造力形成和發展的密碼,結出了累累碩果。前些年,他又承擔了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學一般項目“情境教育與兒童創造力發展的實驗與研究”,將著名教育家李吉林創立的情境教育引入學前教育研究,創生出“學前情境教育”這一全新的概念,并通過不懈探索構建學前情境教育的核心概念和理論體系,開創了我國學前情境教育研究的先河。
《學前情境教育與兒童創造力發展研究》是王燦明教授和他的團隊對學前情境教育與兒童創造力發展研究的一部力作。我認為該書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視閾高遠,以寬廣的學術視野審視學前情境教育與兒童創造力發展的互聯互通,呈現博大而精準的學術示范。作為國內知名的兒童創造教育專家,王燦明教授圍繞學前情境教育與兒童創造力這一話題,以其多領域的研究功力,不僅闡明了學前情境教育促進兒童創造力發展的基本要素和心理機制,而且提煉出學前情境教育促進兒童創造力發展的理論框架和操作路徑,形成了學前情境教育促進兒童創造力發展的完整體系。他將國內相關的研究成果與國際研究動向有機融合,站在時代發展高度進行思考和研究,其成果集前瞻性、學術性和實踐性于一體,體現出非同尋常的高度、厚度和力度。
二是建構優美,以深刻的理論洞察和嚴謹的邏輯思考闡述研究領域的整體框架和內在脈絡,完善了圓潤的話語體系。王燦明教授在情境教育理論、創造力匯合理論、具身認知理論和教育神經科學等領域均有深入研究,總能沉入到各種理論的底層,發現其中相通的部分,使課題研究呈現出一種深刻洞察的魅力。比如關于學前情境教育促進兒童創造力發展的機制分析,他通過西方現代心理學的理論分析,整合情境教育的相關研究成果,提出并論證了其具身機制、交互機制和動力機制。在此基礎上,作者重點闡明學前教育中語言、數學、科學、藝術、健康五大領域以及區域活動開展情境教育的內涵、結構、過程與獨特優勢,關注不同領域的情境教育促進兒童創造力發展的操作路徑,這種既重視普遍性又關注特殊性的研究思路,對開展學前情境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指導意義。
三是注重實證,以翔實的數據和豐富的案例支撐研究報告,使研究成果敦實厚重,具有很強的實用價值。王燦明教授擅長于教育實驗,盡管耗時費力,卻樂此不疲。因為他知道,單純地依靠思辨和觀察,其研究結論往往是靠不住的。因此,作者注重實證研究,成果真實可信,一線教師可直接運用。
首先是數據翔實。該書呈現了實驗研究的1個總報告和4個分報告,通過實驗前后多種變量的統計分析,得出了翔實的實驗數據,其分析結果表明,在幼兒園開展情境教育的實驗干預可以有效地促進兒童創造性思維發展。這樣的教育實驗在學前教育研究領域并不多見,它不僅有助于提高研究結論的穩健性和說服力,而且對學前教育科研也是一種前瞻性引領,有助于提升基層幼兒園和一線老師教育科研的層次。
其次呈現了大量豐富的案例。五年來,王燦明教授堅持扎根實驗幼兒園,與一線教師共同研討實驗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在理論與實踐的雙向互動中不斷提升案例研究的科學性。該書從47個實驗案例中遴選10個典型案例,“主題與背景”和“情境與描述”生動翔實,有血有肉,“問題與討論”和“詮釋與研究”既有現實針對性,又有理論指導性,用心品讀這些案例,有助于我們全面了解學前情境教育促進兒童創造力發展的主要做法和成功經驗,更重要的是能夠啟發我們創造性地運用情境教育理論,構建具有園本和班本特色的學前創造教育操作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