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里爾克:為孤獨正名
來源:文學報 | 雷格  2020年09月13日09:48
關鍵詞:里爾克

在人類的精神花園中,詩歌是何其壯大的一座,繁復優美有之,簡潔深邃亦有之。如詩人臧棣所言,現代詩的興起基于對世界的新的認知探險,是向外不斷拓展的;而語言的“花園”給人們的感覺是靜態的,向微觀之美迂回收縮。面對這樣一座花園,怎樣才能真正踏足其中,循著不那么清晰的小路發現美與靜謐的所在?詩人雷格嘗試提供一把鑰匙。

里爾克難題

自古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如果硬要為20世紀的現代詩人排個座次,恐怕不少朋友會把冠軍獎杯送給奧地利詩人里爾克吧。為他選一首最佳作品的話,多半會是廣為流傳的《豹》;頂多加上個《秋日》。至于他的兩部杰作《杜伊諾哀歌》和《致俄耳甫斯的十四行詩》,太艱澀難懂了,還是束之高閣的好,像《尤利西斯》一樣供起來。

那么,里爾克這道“詩歌的哥德巴赫猜想”,是不是可解的?

工作狂人

的確,里爾克已經成了一個關于詩歌和詩人的神話。

他最初的作品并不非常出色,連他自己都不愿多提,算是典型的“悔其少作”。但在他身上,與柔弱外表不相稱的強悍和迷人之處,就在于可怕的篤定和堅持,那是一種將寫作作為“最迫切的、天生的責任”,集中全部生命能量沖擊詩歌極限的志存高遠。

里爾克從未完成過科班教育,幾乎沒干過任何正經營生,沒錢了就坦然向朋友求助,一輩子都在旅行、戀愛、寫信和創作。

說到寫信,他在《秋日》中寫道:

誰這時沒有房屋,就不必建筑,

誰這時孤獨,就永遠孤獨,

就醒著,讀著,寫著長信,

讓我們覺得有濃濃的詩意。其實那不過是對他生活常態的寫實:據說他一生大約寫了一萬五千封信!

關于“寫作是艱苦的勞作”這一點,他在與羅丹的交往中加以確認和強化:“必須一直工作,唯有工作。”就是在詩歌創作已經卓然有成的時候,他還認為自己仍處于準備階段。這是謙遜,也是自信。正如他在《為沃爾夫伯爵封·卡爾克洛伊特而作》一詩中所寫:

有何勝利可言?挺住意味著一切。

從結果看,他在巔峰階段達到的藝術成就是驚人的。茨維塔耶娃就給了他最高規格的贊譽:“在您之后,詩人還有什么事可做呢?可以超越一個大師,比如歌德。但若要超越您,則意味著超越詩?!?/p>

與孤獨相戀

里爾克一生艷遇不斷——他的敏感、柔弱和高貴總是那么討女人喜歡:作家莎樂美對他是姐姐般的理解和包容;妻子、雕塑家克拉拉對他是戰士般的絕對追隨和服從;畫家梅琳娜在他創作枯竭期為他帶來慰藉;甚至在他辭世前幾個月,還有茨維塔耶娃這樣素未謀面者意欲飛蛾撲火的瘋狂之舉。

但有一條,一旦他認為戀情妨礙了他的寫作,對他奉若神明的孤獨形成了攪擾,他就會將其終止,想方設法讓女友離開他,讓他孤獨自處,等待靈感的突然降臨。這一點,他在內心深處毫不妥協。(這也是跟羅丹學的?)

孤獨是他寫作的必要條件,是他真正的終身伴侶:“我的孤獨那美麗的道路”。所以,為了找到適合他的這款孤獨,他走遍了歐洲,一直在神經質般地挑剔著寫作的環境:不自然不行,臨街不行,太吵不行,訪客太多不行,沒有立式書桌也不行。藝術家,就是這么難伺候。

《哀歌》與《十四行詩》

《致俄耳甫斯的十四行詩》(以下簡稱《十四行詩》)起初被認為是《杜伊諾哀歌》(以下簡稱《哀歌》)的副產品。

《哀歌》,里爾克從1912年在杜伊諾城堡時就開始寫了,但經歷了一次大戰的顛沛流離和創作靈感的持續枯竭,直到十年后的1922年初在瑞士瓦萊州的穆佐城堡,他才隱隱地再次感受到“產前的陣痛”。

但毫無征兆地率先問世的卻是《十四行詩》的第一部,25首“天賜”杰作在2月2日至5日三天內一揮而就。到14日,他補寫完成了《哀歌》。從15日到23日,他又在九天之內完成了《十四行詩》的第二部,29首詩。

里爾克稱之為“神的恩典”,四處寫信報喜,人生的圓滿至此求得。

他后來才發現,《十四行詩》和《哀歌》其實同樣偉大。

這些詩觸及了許多主題,比如愛、時間、生死、人與自然、藝術的使命、科技進步對人類文明的威脅,但大都訴諸感官感受和濃縮的形象,韻味深長而兼有思辨色彩。詩不易讀,須要有耐心;不過可以透露一下,這是組詩中里爾克最喜歡的一首。

超級歌手

《十四行詩》題獻給兩個人:一個是不幸早夭的舞蹈演員薇拉·莪卡瑪·克諾普,一個是古希臘神話中的超級歌手俄耳甫斯。據說,俄耳甫斯曾下到冥界,憑借音樂才能得冥王冥后恩準帶亡妻歐律狄刻還陽,但違反禁令,回頭一看,致使營救行動失敗。

這里選的一首詩是第二部分的第十三首,就是直接獻給俄耳甫斯的;同時因為俄耳甫斯也是所有詩人和歌手的代表,它也是里爾克本人的自況與自勉,闡述生死一體的觀念,并探討詩人(藝術家)的使命。

直面死亡

在詩的德語原文中,里爾克用了五個Sei(就是“成為”的意思),形成效果強烈的祈使句,表面上是在寫教諭詩,實際上傳達了很強的內趨、自省的傾向,這樣做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語義的連貫性,雖不能消除,但至少降低了由思辨而致的晦澀。

你須領先于一切離別,仿佛它們

全在你身后,像剛剛逝去的冬天。

因為許多冬天中有一個無盡的冬天,

使你過冬之心終究挨過。

詩人在第一節多次提到冬天,點出了寫作的時間是寒冬剛剛過去的時節;其中“許多冬天中有一個無盡的冬天”無疑象征了死亡。面對一切離別,面對最大的離別——死亡,詩人呼吁俄耳甫斯,也要求自己和所有藝術家,要勇于直面命運的挑戰,通過艱苦的忍耐,你終能戰勝它。

詩人的形象

你須長死于歐律狄刻心里,

更歌唱,更贊美,返歸純粹的關聯。

在這里,在逝者中間,在殘酒的國度,

你須是鳴響的杯盞,曾在鳴響中破碎。

“生死同一”是里爾克獨特的觀念。他認為,生與死本質上是一體的,是同一枚硬幣的兩面。死亡是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集中安排在生命中的至高無上的杰作。

關于這一點,他在《俄耳甫斯·歐律狄刻·赫爾墨斯》一詩中闡述得很清楚。俄耳甫斯領著歐律狄刻向陽界攀登時,他獨自走在前面,歐律狄刻則由靈魂的導引者赫爾墨斯陪同;關鍵是,歐律狄刻的心里并沒有回歸的欣喜,新鮮的死亡已經用黑暗把她充盈,讓她重新變成了少女,她甚至覺得俄耳甫斯都很陌生。所以,當俄耳甫斯回頭而歐律狄刻墮入永遠的深淵時,他們二人相對于對方來說,都已永遠死去了。

所以,他才會說“你須長死于歐律狄刻心里”。而此后俄耳甫斯的歌唱便超越了自身的悲歡,是升級了的贊美,帶有更純粹、更普遍的意味。

“你須是鳴響的杯盞,曾在鳴響中破碎”是對詩人(歌者)藝術生命最恰當的象征性概括。因為詩人像玻璃杯一樣脆弱、敏感,所以呼應自然的歌聲格外清脆,但這美妙的歌聲是以自身的犧牲為代價的。這是詩人的宿命,也是詩人的榮光。

擁抱死亡

你須是,并須知非在之條件,及你內心震蕩的無限根基,

好圓滿完成它們,這唯一的一次。

“非在”,或者說死亡,乃是生的先決條件,無死即無生。所以你要傾盡全力歌唱(“內心震蕩”)。有了深刻的理解,這歌唱將是無限的、遼闊的。因為面對的是死亡,你只有一次機會,不得辜負了。

欣喜地,你須把自己計入完滿的大自然

那已經耗蝕的,霉爛和啞寂的蘊藏,

難以言喻的總和,并抹去計數。

自然之中蘊藏著難以計數的、形形色色的死亡,有實體的死亡,也有象征性的死亡;有經過使用而耗盡的,也有未經開放就凋敝、霉爛的,更有那些發不出聲音的痛苦和悲傷。而詩人是幸運的,他們能夠歌唱,身上也就自然肩負著一份重擔,所以要有真正的豁達;他們在以抵死的歌唱進入自然的偉大懷抱時,詩人要求,必須是“欣喜”的,只有這樣,才無愧于詩人的稱號,無愧于上天給他們的偉大饋贈。全詩不以激昂的句子結尾,而收束于闊大的氣象,這已經超出了精湛詩藝的范疇,乃是偉大的情懷。

死于玫瑰,生于永恒

里爾克的詩在歸類時往往被歸入象征主義,因為表達的深邃和曲折,具有強烈的現代性;但透過這些,我們看到的其實是浪漫主義與英雄主義相混雜的古老靈魂。由此我想,我也能夠回答朋友們的問題了:他為什么如此晦澀卻如此迷人?誰能夠抵御一顆由內而外浸淫在浪漫中、與我們無限貼近的心呢?

有意思的是,里爾克自己的死同樣充滿了象征意味。他在摘玫瑰送給自己的醫生時不慎被扎破手指,后來傷口感染惡化,兩個月后死于一種急性的白血病。這很像傳說中醉酒撈月亮、溺水而亡的李白,都很浪漫。

(《詩歌的秘密花園》雷格/編著,初岸文學·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20年8月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天综合天天综合| 欧洲 亚洲 国产图片综合| 激情综合丝袜美女一区二区| 国产综合色香蕉精品五月婷| 天天综合亚洲色在线精品| 久久综合亚洲色HEZYO国产| 婷婷五月综合色视频| 婷婷六月久久综合丁香76| 激情综合色综合久久综合| 久艾草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视频| 婷婷久久香蕉五月综合| 久久一日本道色综合久久| 丁香五月天综合缴情网| 婷婷色中文字幕综合在线|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综合| 国产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综合| 亚洲av伊人久久综合密臀性色| 国产综合在线观看视频| 伊色综合久久之综合久久|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综合|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 狠狠久久综合伊人不卡|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境外资源|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 天天综合天天做天天综合|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各| 亚洲狠狠综合久久| 亚洲综合图色40p| 五月丁香综合缴情六月小说|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奶水99啪|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网站| 久久香蕉综合色一综合色88| 91精品国产色综合久久不卡蜜|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vr综合| 浪潮AV色综合久久天堂|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红|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香蕉| 伊人久久成人成综合网222| 在线亚洲97se亚洲综合在线 | 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