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網絡文學對文學等級的消解與重構
來源:文藝報 | 李強  2020年08月25日08:55

時至今日,即便是對網絡文學持批評態度的人也不得不承認,網絡文學不只是一種文化現象,更是一種新的文學形態,它不僅在豐富而且也在重構當代文學版圖。

目前有不少學者,甚至部分網絡文學的作者和讀者,對網絡文學的定位都是“網絡時代的通俗文學”。這種定位的依據是當前網絡文學以類型小說為主流這一現實,在“被壓抑的通俗文學”的脈絡中,網絡文學顯示了其重大歷史意義。但這種定位,仍是在傳統的雅俗二元對立框架下展開的,背后是鮮明的文學等級觀念,實際上是將一種新的文學形態置于舊的評價體系里衡量。在這個過程中,網絡文學的豐富性會被大大削減。

定位坐標可以在實踐中調整,更重要的還是對網絡文學歷史的總體把握。當下網絡文學研究者主要聚焦于起點中文網、晉江文學城的長篇連載類型小說,忽略了網絡文學初期的榕樹下、天涯論壇等平臺的創作,或者僅將它們當作一種“過渡探索”。這種建構,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雅俗二元框架,但仍然是以進化論思維來建構網絡文學歷史,認為當前就是網絡文學的高級、成熟階段。

網絡文學研究要取得更大突破,就需要放寬視野,打破這些簡單的對立框架和等級思維。從時間范圍來說,要對這30年的網絡文學實踐進行整體考察,而非只聚焦于近15年的網絡類型小說寫作。從研究對象來說,不應簡單地以長篇類型小說為中心,還應拓展到中短篇小說、詩歌、散文等文類,甚至更進一步的,也不應該只以作品為中心,而應該注重對網絡文學生產機制和實踐過程的考察。

一些學者嘗試突破傳統文學觀念的束縛,從媒介變革的角度來考察網絡文學。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對麥克盧漢理論的運用,這開啟了觀察網絡文學的宏大視野,也使得“網絡文學”中的“網絡性”特質得到了一些認識。不過,麥克盧漢的理論也不能被簡單地理解為媒介決定論,他提出的許多議題,是可以與其他理論形成參照、對話的。例如,他最著名的觀點是“媒介是人的延伸”,“人的感覺——一切媒介均是其延伸——同樣是我們身體能量上‘固持的電荷’。人的感覺也形成了每個人的知覺和經驗。”(馬歇爾·麥克盧漢:《理解媒介:論人的延伸》,何道寬譯,2000年)媒介變革會影響人的感知比率。這些觀點要具體到網絡文學實踐中,還需更多的現實接口,否則就會變得空泛。實際上,媒介變革與感覺變化的問題,在法國理論家雅克·朗西埃的“感性分配”概念里有更具體的闡發。如果在文藝理論譜系里,再往上追溯,有馬爾庫塞的“愛欲解放”,馬克思的“感性解放”等理論。如果能夠將這些理論視角落實到生產機制、文學觀念、受眾等問題上,可以揭示出中國網絡文學實踐的獨特內涵。

互聯網改變了中心化的分配傳播方式,讓每個節點都有平等享受信息的權利。它打破了審美等級的劃分,取消了審美實踐中的層級阻隔,實現了對感覺的重新分配,讓以前不可見的“草根”的審美需求得以呈現。具體到文學而言,互聯網打破了關于文學的各種限制,讓發表、閱讀和交流的門檻大大降低。每個人都有機會去踐行自己的文學主張,也有平等的權利享受文學藝術。

中文網絡文學發端于北美華人留學生群體,這些創作風格偏向文學期刊的作品,網絡傳播雖然打破了地域分隔,但早期的作品主要還是在留學生群體中流傳。中國大陸地區的互聯網在1995年開始社會化,水木清華、金庸客棧、天涯論壇等網絡論壇相繼建立,文學愛好者聚集于BBS,形成了小的文學團體。后來,李尋歡、寧財神、安妮寶貝等“文學青年”進入榕樹下網站,在那里實踐著“生活·感受·隨想”的網絡文學。類型小說的愛好者聚集在西陸論壇,后來從中分離出了龍的天空、幻劍書盟、起點中文網等類型小說網站,帶來了后來網絡類型小說的繁榮。

在許多研究者眼中,榕樹下和起點中文網上發表的是兩種風格完全不同的網絡文學,但在打破文學等級的意義上,它們的革命性是相通的:榕樹下創始人朱威廉主張“讓普通人也拿起筆來”,普通人所寫的小說、散文、詩歌等文類,可以自由發表,隨意討論,這是創作與交流環節的解放。起點中文網創始人吳文輝等人所說的“網絡文學恢復了大眾的閱讀夢和寫作夢”,強調網絡降低了類型小說的生產、傳播和閱讀的成本,促進了小說創作的規模化,滿足了大眾的類型故事消費欲望。

從消解文學等級的角度來看,網絡文學的意義就不在于創造多少傳統文學標準下的“經典作品”,而在于有多少普通人參與了這場文學實踐。即便以當前居于主流的網絡類型小說來看,小說類型的更新與發展,就是集體協作的產物。儲卉娟認為,網絡文學生產發展的標志是類型的進化。“正是因為超越具體作者和文本的‘類型’構成了寫作和閱讀的核心,網絡文學才表現出了相當強烈的‘外鏈性’與‘流動性’,任何一個類型都包含無數的要素,要素的不同組合則可以容納不同的變化,正像一個超文本包含無數個節點,節點之間的鏈接蘊含著無窮的可能性。”(儲卉娟:《說書人與夢工廠:技術、法律與網絡文學生產》,2019年)類型的不斷拆解、分割、重組,形成了網絡小說的繁盛景象。網絡文學的這種創作形態的變動,打破了此前文學生成規則的限制,解放了大眾的文學生產和消費能力,它帶來了文學平等與民主。

網絡媒介革命使得更多的人參與文學實踐之中,舊的文學等級在逐漸消解,但這種消解過程,并不是平靜地消散于無形,而是伴隨著市場化導向的網絡文學生產機制的建立過程。網絡文學生產機制促進了類型小說的繁榮,但也迅速在消費文化的引導下形成了巨大的欲望漩渦。這個漩渦,雖不是洪水猛獸般可怖,但也在沖擊著底線,有讓一些堅固的東西陷入失序、失散的風險。例如,一些作品模糊是非觀念,在價值觀方面陷入了混亂,也有歷史虛無的風險,對讀者產生了消極影響。

當自由生長變成了野蠻生長,當平等共享變成了扁平雜亂,價值規范的引導、等級秩序的重建就成為一種自覺訴求。事實上,在舊的文學等級被消解的同時,新的文學等級秩序重構的工作就已經開始了。網絡文學讀者在閱讀過程中,形成了基本判斷,在龍的天空等網絡平臺交流,建立了“糧草榜”的等級體系。Weid、安迪斯晨風、赤戟等資深的網絡文學評論者,對網絡文學作品進行持續的點評、甄別,評出了類型代表作和“經典作品”。這意味著,即便是在等級消解之后,對文學精品、對價值秩序的渴望,仍是一種自覺訴求,人們渴望經典作品的導引。這些從普通讀者的需求中誕生的等級標準,或多或少仍有傳統文學的印記,但它與過去專家學者的知識譜系下的經典化工作,已有很大不同。這種文學等級的重構工作仍在自發地進行著。

網絡文學對文學等級的消解與重構,并非一種循環的宿命,而是文學在媒介變革之際的一種自我更新方式:不斷探索新的出路,注入新的特質,形成新的平衡。這個過程中,網絡文學的各種參與力量都有許多工作要做:網絡文學的主管部門需要深入了解讀者的需求,在尊重這些需求的基礎上,引領網絡文學向著真善美的方向發展。網站平臺在滿足讀者的閱讀需求時,在培育、規范作者的過程中,要以高度的責任感,守住底線,做好價值引導工作。網絡作者應該注重文學的思想性,以積極向上的精神,建構富有正能量的文學世界,滿足人們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如此多方協力,新的文學秩序才會建立起來,網絡文學才會有健康長遠的發展。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州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 色狠狠色狠狠综合天天| 婷婷六月久久综合丁香可观看 | 久久综合偷偷噜噜噜色|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综合| 思思91精品国产综合在线 | 日本一道综合色视频| 色综合色综合久久综合频道| 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久久片| 青青热久久久久综合精品| 久久香综合精品久久伊人| 激情综合色五月六月婷婷|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一本一本| 亚洲伊人成无码综合网 | 亚洲综合成人网在线观看| 亚洲heyzo专区无码综合| 久久精品综合电影| 久久婷婷色综合一区二区| 狠狠综合久久av一区二区| 五月天综合色激情| 伊人丁香狠狠色综合久久| 久久综合久久鬼色| 亚洲综合色区在线观看|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综合网| 色综合热无码热国产| 天天影视色香欲性综合网网站| 久久九九精品国产综合喷水|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专区桃色| 伊人久久亚洲综合影院| 色欲综合久久躁天天躁|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9|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亚洲精品高清|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综合色在线 |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 | 亚洲亚洲人成综合网络|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网| 琪琪五月天综合婷婷| 色欲人妻综合AAAAA网| 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 无码专区久久综合久中文字幕|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