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劉兵專訪:后新冠時代的科技發展
來源:“上海浦東新區科幻協會”微信公眾號 | 顧備  2020年07月07日08:03

原標題:后新冠時代的科技發展|專訪劉兵

2019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短短幾個月內已經席卷了整個世界,全球共計一千多萬確診病例,累計死亡病例五十多萬,重創了航空、旅游、餐飲、零售等多個行業,很多國家經濟衰退,失業率飆升,世界經濟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但另一方面,在生物醫藥、大數據、人工智能、線上教育、遠程辦公、電子商務、智慧物流等領域,市場需求快速增長,又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那么,究竟應該如何面對這樣一個既有危機又有機遇的時代?

本期展開這個話題的是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常務理事劉兵教授。

劉兵,男,漢族,1958年生。1982年北京大學物理系畢業,1985年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畢業,1985-1999年在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任教,現為清華大學人文學院科學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協-清華大學科學技術傳播與普及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婦女研究會理事,中國圖書評論學會副會長。研究領域為科學史、科學哲學、科學文化傳播等。出版有《克麗奧眼中的科學》等16種專著,《劉兵自選集》等10種個人文集,《超導史話》等6種科普著作,《正直者的困境》等8種譯著,主編《科學大師傳記叢書》等多套叢書,發表學術論文300余篇,其他報刊文章400余篇。

1. 您認為這次新冠疫情對人類社會最大的沖擊是什么?

第一個說認為這次新冠疫情對人類社會最大的沖擊是什么。我覺得這個事情在不同人的眼中可能感覺是不一樣的。有的人會認為是經濟的增長和發展,有的人可能會認為是對科學的信念,也有人會認為是對社會運行的機制,等等。但我更關心的是,這個沖擊也許是對人們生活方式的一種不可避免的改變。以往,人們相信,利用科學技術的發展可以戰勝自然界的種種災難,實際上,這場疫情表明,這樣的想法可能是比較簡單化了。

在如此全方位的沖擊之下,其實人們可能會對科學和社會的關系,也會有一種新的認識,也意識到科學的局限性和不確定性。當然,整體而言,對于發展模式的沖擊也是同樣需要關注的,因為在當今的形勢之下,過去傳統的發展模式顯然已經無以為繼了。

社會發展模式是綜合性的,這里面涉及到經濟,也涉及到生產方式,涉及到人們對自然界的利用,涉及到人類與自然界的關系,也涉及到可持續問題。究竟會怎樣?要繼續追求那種以科技為依托為支撐的,高速而持續的發展嗎?是繼續過去那種掠奪式的發展模式,強行保持數量上的增長?還是會轉向一種新型的,甚至也許是被迫的,由于疫情影響而導致的,那種更加接近傳統的,對自然比較謙卑的一種發展模式?在我看來,這才是應該去認真考慮的一個比較大的問題。

2. 您認為全球化進程在疫情沖擊下,是會受到阻擊,還是會深化發展?區域經濟會有什么樣的變化?

第二個問題,全球化進程在疫情沖擊下,是否會受到阻擊?我覺得這個答案顯然是肯定的,肯定是會遭到非常大的阻擊。是不是會深化發展?我覺得這個很不好預期,但慣性依然會讓人們去努力,嘗試著繼續追求發展,但由于實際的現實條件所限,過去那種全球化的模式顯然是遇到了很大的困難,很難真正維持下去。那么區域經濟會有什么變化?這取決于不同地區的文化適應性。其實在新的形勢下,采取什么樣的新模式,如何以全球多樣化的方式,適應本地的特殊情況,我覺得這是需要考慮的問題。

3.有哪些科技會因為新冠疫情而加快發展?

當然,最直接的顯然是針對疫情的生物醫學的一些領域,比如藥物、疫苗的研發,以及檢測技術等等。這些領域會由于實際的需求,而加速發展。而另外一些在疫情的影響下,出于經濟原因,或者由于工作方式的原因,需要大規模經濟投入,或者需要大量人員投入的,尤其是一些基礎研究,在如今世界經濟遇到困難的情況下,這種研究工作顯然會受到很大的阻礙,甚至出現較大的遲緩。

與此同時,連帶著說起來,可能因為抗擊疫情的需要,表面上看,有些科技應該是有飛速發展的:比如人臉識別、移動信息、大數據,等等。另外,還有一些領域,包括,由于不能夠線下交流而造成了障礙,近期出現了很多基于網絡的線上的會議系統,等等。這樣一些領域未來應該會有飛速的發展,但這個發展也同時會帶來各種各樣的問題和副作用。包括,對人們的身份的影響,隱私泄露的風險,人們的獨立自我意識,自我的認知,等等,這些方面的副作用,尤其值得關注。

4. 未來需要哪些科技的突破才能滿足人類社會對抗瘟疫的需求?

其實,這個問題的設定已經存在了一個潛在的前提,也就是說,人類社會抗擊疫情需要科技的幫助。當然,我不否認科技的幫助,這對于疫情防控顯然是有重要意義的。但是,我覺得我更愿意修改一下這個問題,也就是說,真正要滿足人們對社會抗擊疫情的需求,只靠科技顯然是不夠的。時至今日,大家也都看得很清楚了。第一,針對疫情而言,科技肯定是有一定的作用,但它并不是根本性的,而真正能有效抗擊疫情的也不止是科技,科技不是唯一的答案,并非是依靠治療加預防的合集,就都能解決。整個體制、觀念、生活方式、倫理道德,等等,包括經濟的、統籌的、政策的考量,各方面的因素都有,都會影響到疫情發展。

我覺得,只有把所有這些因素綜合起來,才能夠更好地抗擊疫情,才能夠讓人類社會對疫情有更好的應對。前面我們確實講到了會有科技的突破,但最直觀的還是基于疫苗、檢測技術、特效藥,等等。這些科技的發展顯然是最直接的,這個需求也是切實存在的。但是,如果我們過分依賴于這樣的觀點,認為只有依靠科技的發展才能解決疫情,我覺得這是一個誤區。

5. 人類社會是否會因為疫情的長期泛濫而發生結構性的變化?

我覺得,完全有這種可能性。現在,就整體人類世界而言,我們只是處于疫情的開端,最終的結局還有很多不確定性,我們無法確切地預期會怎么樣。但即使是開端,我們已經可以看到,其實人們現在的生活方式、社會結構、整個社會的運行模式,都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不同的社會制度下,這種變化具有一定的差異性,但總的來說,這個變化是非常明顯的。

6.為了應對未來可能發生的變化,應該對哪些科技發展的方向更加關注?

我們前面講過了,其實從整個科技發展的角度來說,需要真正基于基礎性研究的認識,要有足夠的積累,在這個基礎之上,才能夠對疫情有直接的、基礎性的幫助。比如我們今天對于基因技術的認識,還有藥物研發和疫苗,等等,都是在長期的積累之下,才能有所成就。并不是說,有一個規劃,有個突出的方向,就能夠應對了。應急性的課題,雖然能夠快速解決一些即時發生的問題,但能解決的也只是少量問題,真正根本性的問題,是無法解決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一区| 欧洲97色综合成人网|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 日日AV色欲香天天综合网| 色婷婷天天综合在线| 色爱区综合激情五月综合色| 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狠狠色婷婷综合天天久久丁香|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 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综合| 丁香婷婷色五月激情综合深爱| 亚洲综合色婷婷在线观看|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色综合久久久久久久久五月| 综合国产在线观看无码| 亚洲国产婷婷综合在线精品|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 国内偷自视频区视频综合| 国产成人综合野草| 色综合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日韩综合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20| 亚洲综合AV在线在线播放|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麻豆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狠狠躁篇 | 色综合久久久久综合99| 久久综合久久精品| 伊人婷婷综合缴情亚洲五月 | 麻豆狠色伊人亚洲综合网站| 精品亚洲综合在线第一区| 五月婷婷开心综合| 国产天堂一区二区综合| 丁香五月天综合缴情网| 色爱区综合激情五月综合激情| 亚洲 自拍 另类小说综合图区|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 区二区三区激情综合 | 亚洲国产综合人成综合网站00| 久久久久久久综合|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