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江湖里的大愛 ——評黃雄的《降龍覺醒》
黃雄的《降龍覺醒》,第一點值得肯定之處是選材、視角有新意有高度。這篇小說寫的是濟公的“前世”或“前半生”,是對濟公這一文學母題的延伸。母題邏輯上是線性的,本書所寫濟公故事無疑走在濟公母題這條線的新的軌跡之上。
濟公,歷史上實有其人,公元12世紀南宋高僧,俗名李修緣,法號道濟,浙江天臺人,被尊為“活佛濟公”,亦傳為降龍羅漢轉世。降龍羅漢轉世,此中一“轉”字,便是黃雄運思之關捩,起筆之入口。真實與玄幻交織,由真實的人物開始,卻架空歷史,馳騁文思,鋪陳出一段奇幻往事,于虛擬江湖演一代名僧之大愛的生成。作品總體風格是玄幻,寫到的各路除妖師卻不乏武俠的傳統蹤跡,除妖師的本事來源之一是除妖秘籍,類似于金庸武俠里的武功秘籍。
這是一篇有一定境界和高度的幻俠文。小說已由安徽文藝出版社出版,網絡電影《降龍覺醒》亦在騰訊視頻播放;這都可以證明小說的不凡之處,亦是對作者選材之獨特的某種認可。
小說值得肯定的第二點是結構精巧,以場面書寫形式組織故事。作品用筆簡練,語言較有力量,無一般網絡文學的“水分”,想象豐富,尤其很多細節,有精妙之想象,有生動之敘寫,讀來頗有吸引力。作者善于鋪陳敘事,作品由一個個場面敘事,環環相扣,步步為營,漸次推進;有些激情蕩漾、血雨腥風;有些和風細雨、風花雪月,有張有弛、急緩有度。全書脈絡清楚,編織了“除妖”和“愛情”兩條主線交互呈現,從而制造了一個玄幻或虛擬的“江湖”,一代名僧就在這個“江湖”里最終煉成,從肉體凡胎里走出來,從塵緣糾纏里走出來,從束手無助里走出來。
小說值得肯定的第三點是內涵主題上有想法、有情懷、有高度。一方面,說到底,作品是一個“逆襲”故事或人生成長故事,是凡人李修緣進階到高僧濟癲的過程,是糾結個人之情愛提升到普濟天下之眾生的過程。這是小說頗受網絡讀者追捧的原因之一,甚至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網絡文學閱讀需要滿足甚至引領讀者的欲望和要求。世人絕大多數是凡人,而凡人皆可能有不凡之心,有英雄情結。這應該是網絡文學之所以多流行“穿越”“修真”“玄幻”的根源所在。其中“玄幻”最有利于“精騖八極,心游萬仞”,文學可以不合邏輯,玄幻更是如此,于作者思維最為自由,也最可能容易被讀者接受。玄幻文學之淺層次是人的世俗欲望體現,深層次是人的英雄情結產物。世俗欲望和英雄情結不能在現實中實現,則統統成為人內心的“理想”。文學包括網絡文學,則是人的理想的不同言說形式。
另一方面,作品的故事情節、總體架構與諸多玄幻小說固然有些相似,但確如黃雄自評所云,這是一部融合了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展示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精神的原創性小說,以全新的角度、細膩的筆觸、打動人心的人物事跡,刻畫了一個有血有肉的匡扶正義的主角形象,一個有大愛有大胸懷的英雄式形象。這在精致利己主義流行的今天,或許是最具有現實意義的地方。
概言之,這部作品有逆襲的張力,有奉獻的愛情,有小我與大我之間的沖突,有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的徹悟,有中國道家和禪宗重修內而不重修外的睿智和莊子式的遺風。以玄幻這一極其虛擬的形式,重新書寫民間熟悉而喜愛的傳奇人物,特別是烘托渲染其大愛的精神,這不是很有意義嗎?文學的價值不僅是拓寬心的空間,更是在這個空間搭建一個高臺或鑄就一個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