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少數民族文學之星”叢書推介會在廣州舉辦
11月13日,由中國作協主辦,中國作協創聯部、廣東省作家協會承辦的“中國少數民族文學之星”叢書推介會在廣州舉辦。
中國作家協會書記處書記邱華棟、創聯部主任彭學明、副主任黃國輝、廣東省作家協會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張培忠,廣東省作家協會主席蔣述卓以及“中國少數民族文學之星”叢書作者、省內外少數民族作家、文學評論家近60人出席了活動。
本次推介會旨在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重點培養扶持少數民族青年作家,著力打造推出少數民族文學精品。
邱華棟介紹,中國作協從2013年起組織實施“中國少數民族文學發展工程”,支持重點作品創作、優秀作品出版、民族文學優秀作品翻譯、理論評論建設、少數民族文學對外翻譯、少數民族作家培訓等。
“中國少數民族文學之星叢書設立于2018年,即是這項工程的成果之一。”邱華棟說,該叢書生動地反映了少數民族群眾的現實生活和精神風貌,中國作協未來還將采取多種方式為少數民族作家的成長進步搭建更多的平臺。
該項目面向全國五十歲以下的少數民族作家,每年一評,本著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創作方向,堅持思想性與藝術性相統一的原則,旨在發現培養優秀中青年作家,打造少數民族文學精品力作,展現多民族多彩文化,推動少數民族文學事業繁榮發展。
彭學明主持推介會并介紹“中國少數民族文學之星”叢書相關情況。2018年,中國作協少數民族文學發展工程出版扶持項目在原有基礎上進行調整,設立“中國少數民族文學之星”叢書專項,該項目面向全國五十歲以下的少數民族作家,每年一評,旨在培養扶持少數民族青年作家,打造少數民族文學精品,展現多民族多彩文化,推動少數民族文學事業繁榮發展。
截至目前,2018和2019兩個年度“中國少數民族文學之星”叢書項目共有12個民族的20名作者入選。
2018年,該項目在各地層層篩選的基礎上,收到申報作品77個,涵蓋23個民族,經過專家評審,最終評選出10部作品:長篇小說2部——滿族作家于曉威的《我在你身邊》、苗族作家姚笛(紅娘子)的《相愛不畏傷》;中短篇小說3部——土家族作家劉少一的《絕招》、彝族作家呂翼的《馬嘶》、回族作家李進祥的《生生不息》;詩歌2部——苗族作家楊犁民的《大雨如瀑》、彝族作家羅斌的《飛越群山的翅膀》;散文2部——藏族作家嚴英秀的《就連河流都不能帶她回家》、滿族作家宋利萍的《擊壤書》;理論評論1部——蒙古族作家烏蘭其木格的《喧嘩中的諦聽》。其中“80后”作者2名,“70后”作者5名,“60后”作者3名。
2019年,該項目收到申報作品54個,涵蓋22個民族,經專家評審,評選出10部作品:中短篇小說4部——瑤族作家鐘二毛的《回鄉之旅》、蒙古族作家娜仁高娃的《七角羊》、藏族作家扎西才讓的《桑多鎮故事集》、土家族作家陳克海的《簡直像春天》;詩歌2部——羌族作家羊子的《祖先照亮我的臉》、回族作家馬占祥的《西北辭》;散文3部——白族作家李達偉的《記憶宮殿》、維吾爾族作家阿舍的《我不知道我是誰》、畬族作家朝顏的《陪審員手記》;理論評論1部——回族作家石彥偉的《地方性知識與邊緣經驗》。其中“80后”作者5名,“70后”作者4名,“60后”作者1名。
隨后,近20位與會專家、學者發言,從不同角度對該系列叢書作出精辟的評論。蔣述卓談道,好的作品一定是能夠敏銳地把握住社會發展趨勢的,少數民族文學應該有意識地寫出少數民族在時代變化當中,其社會結構的變化、人物命運發展的變化。中國作協創聯部民族處處長陳濤分享了叢書從設立專項到評審申報作品、評選成書等過程中的細節。
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謝有順提出,少數人的經驗,對于中國當代文學的格局有重要作用?!巴ㄟ^寫作,許多細小的聲音得以放大,少數民族文學為當代文學提供了豐富的出發點,每一個行跡本身都可能是重要的文學想象方式。”謝有順說。
“少數民族文學的重要價值是提供來自不同地方的知識、少數群體想象世界的方式與經驗?!濒吣洗髮W中文系副教授龍揚志談到,這不僅可以豐富中國文學的文化譜系,而且也提醒人們對少數民族群體保持關注。
會后,“中國少數民族文學之星”叢書作者代表發言,與會領導向“中國少數民族文學之星”叢書作者頒發榮譽證書。
據悉,“中國少數民族文學之星”叢書是中國作家協會少數民族文學發展工程的一個新項目,于2018年開始實施,由中國作家協會創作聯絡部具體組織落實。出版“中國少數民族文學之星”叢書的目的,是重點培養少數民族文學中青年作家,打造少數民族文學精品,為那些已經在少數民族文學界和全國文學界成績斐然、廣有影響的少數民族中青年作家再助一力,再送一程,從而把少數民族文學最優秀的中青年作家集結在一起,以最整齊的隊伍、最有力的步伐、最亮麗的身影,走向文學的新高地,邁向文學的高峰,讓少數民族文學的星空星光燦爛,少數民族文學的長河奔流不息。以文學的初心,繁榮民族的事業;以民族的情意,打造文學的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