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質量文化供給,匯聚向上向善力量
①李可染的《萬山紅遍》成為同時期山水畫的巔峰之作。(本報資料照片)②上海譯文出版社去年啟動“國際組稿全球發行”計劃。圖為該系列首部作品《中華復興管窺》英文版書影。(本報資料照片)③北京人藝的《茶館》等經典劇目但凡上演就能引發觀眾連夜排隊購票。圖為《茶館》劇照。李春光攝制圖:李潔
對于參加全國兩會的人文領域代表委員而言,今年的兩會格外“提氣”。政協大會第二天,習近平總書記就看望文藝界、社科界政協委員并參加聯組會,聽取意見和建議。總書記為大家明確了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能沒有靈魂。文化文藝工作、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就屬于培根鑄魂的工作。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文藝創作、學術創新擁有無比廣闊的空間。而高質量的文化供給,是滿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時代發展所需。對此,代表委員們表示,要堅定文化自信、把握時代脈搏、聆聽時代聲音,堅持與時代同步伐、以人民為中心、以精品奉獻人民、用明德引領風尚。
聯組會后第二天,政府工作報告進一步指出,要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匯聚起向上向善的強大力量。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文藝創作、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等一一被“點名”,“人民群眾身心健康,社會就充滿活力,國家就繁榮興旺”的樸實話語也在兩會現場屢屢被提及,這無疑激勵著廣大創作者立足中國現實,植根中國大地,把當代中國發展進步和當代中國人精彩生活表現好展示好,詮釋好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