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美娟:到深刻而壯闊的生活中去
“我們身處一個開天辟地的時代,每一個參與其中的人都是幸運的。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文藝工作者不去表現百姓的喜怒哀樂,不去表現百姓的現實生活,就是一種失職。”表演藝術家奚美娟曾在不同場合表達自己的這一觀點。在40多年的演藝生涯中,她一直是這么做的。1月16日,上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八次代表大會召開,奚美娟當選新一屆上海市文聯主席,接過夏衍、巴金、夏征農、朱踐耳、吳貽弓、施大畏的“接力棒”,成為上海文聯的第一位女性主席。
1955年生于上海的奚美娟,畢業于上海戲劇學院,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梅花獎”“白玉蘭獎”,中國電影“金雞獎”“華表獎”,中國電視“金鷹獎”“飛天獎”得主。曾獲第二屆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稱號,中國電影百年百位優秀演員等榮譽。中國文聯副主席。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十屆中國電影家協會顧問。
“走上這個崗位,有些忐忑。從1950年第一屆上海市文聯成立至今的69年中,歷屆文聯主席團為文聯事業作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為我們樹立了榜樣,奠定了基礎。”在奚美娟看來,文聯是文藝工作者的精神之家,一個聯絡、協調、服務的平臺,文聯下屬的文藝家協會像是一串串閃亮的珍珠。“只有這些珠子生機勃勃地閃著光亮,文聯這個平臺才會真正璀璨輝煌,我們這個大家庭才有了意義,才會有溫暖。而要使每一顆珍珠保持光亮,就要繼承和發揚優秀傳統文化,與時代共進,腳踏實地,到深刻而壯闊的社會生活中,發現樸素和美的力量;要追求卓越、精益求精,把為時代貢獻優秀作品作為文藝工作者的立身之本。”
談及即將著手的工作,奚美娟如是期許:秉持“團結”與“創造”,以藝會友,聲氣相連,崇德尚藝。“一個演員之所以能夠被稱作演員,一定是藝德和人格的融合,這其中不僅有對專業能力的硬要求,更有對職業道德的高標準。如果一個人沒有偉大的人格,他沒有辦法理解偉大的時代、偉大的情感。從藝做人,一定是相輔相成的。”奚美娟說,“崇德尚藝在任何一個時代都不會過時,都是文藝工作者的準繩。”
這次上海文聯代表大會上,年輕藝術家向96歲的圣野、94歲的曹鵬、92歲的王文娟、88歲的呂其明等文聯榮譽委員獻花的一幕,讓她尤為感動。“我感到了代際之間的傳承,這種傳承不僅是年齡上的,更是綜合的藝術功力、崇高的藝德品德上的。老藝術家們之所以在藝壇屹立不倒,絕不只是因為年齡高,而是他們的精神和藝術都攀上了高峰。這樣一棒一棒地傳下去,相信我們的文學藝術界會越來越好。”
奚美娟說,站在時代的洪流巨浪面前,更要用心去發現樸素和美的力量,用“接力跑”的精神為這個時代創造可以傳承下去的新經典。“有的時候,我們以為樸素是非常不起眼的,其實樸素的力量是非常大的。我們要用發現美的這雙眼睛,齊心協力,把我們的辛勤智慧、藝術感覺凝結成作品,奉獻給這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