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從“網絡性”回歸到“文學性”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 李小茜  2018年05月31日09:34

濫觴于1998年的網絡文學在市場與技術的合力推動下,20年來從最初的“草根”自由書寫發展成了一個門類齊全、產業鏈發達的“龐大帝國”。今天,有些批評家仍將網絡文學評價的出發點和重點放在“網絡性”而非“文學性”上,試圖將網絡文學定義為一個有別于傳統文學的他類。但從網絡文學的成長脈絡來看,網絡文學的網絡性淡化、文學性的回歸而又帶有商業化傾向已是不爭的事實。

網絡文學無論以何種表現形式出現、傳播,它始終葆有文學的根本特征,用文字來表達審美。從口頭文學到紙媒文學,到現在的網絡文學,文學正面臨著千百年來的文學傳統的終結,但這并不意味著文學本身的終結,而是作家寫作方式、作品存在和傳播方式以及讀者的接受方式等多方面的轉變。

誠然,網絡文學較之傳統文學有著商業化、大眾化、淺層化等與生俱來的特點,但網絡在其中充當的不過是手段、介質。第一代網絡寫手李尋歡曾說:“網絡文學的父親是網絡,母親是文學。”(《新的春天就要來臨》)他肯定了網絡文學最有價值的東西是來自于“父親”的精神內涵,它擁有的自由、平等、真實、非功利等特征,隨著網絡的新奇性褪去,也宣告這些“父性”精神特質的轉化與消失。

網絡文學作為一種先鋒新式文學,如今風靡全國,靠IP改編、開發手游,成功展示了其從二次元文化進入主流文化的路徑。網絡文學并沒有改變文學的本質,它與傳統文學相互滲透。

網絡化作為時代的趨勢,不僅體現在文學領域,而且散布于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網絡支付、共享單車甚至文學批評都以微博、微信等網絡媒介進行傳播。網絡文學的蓬勃發展改變了傳統文化沒落的生存困境。而網絡文學批評體系應淡化其網絡化的色彩,把“日常表達”放在首位。

在消費社會背景下,網絡文學成為作者與讀者共饗的盛宴,它的日常性、互動性與社交性凸顯。由于網絡文學的大眾化特質,網絡文學的批評必然讓美學回歸日常生活,突破批判傳統,邁向生活實踐。 

就網絡文學以大眾消費為導向的特點來看,關于它的批評需要把握讀者與作者兩個維度,去提煉、總結與建立適合網絡文學自身特點的評價體系。隨著行業的分化和發展,網絡文學已經走過了數量規模的膨脹期,進入了以品質說話的新階段。

類型化創作雖然商業化、功利化色彩過于濃重,有悖于文學的初衷,但反過來受市場主導的文學創作較之前些年雜亂無章的自由書寫,又展示出一定的專業素養。點擊量一直是網絡文學以及其產業延伸的生命線,這意味著網絡文學批評的建構維度必須兼顧讀者的審美趣味、大眾的文化品位。文學本應是一個百花齊放的大舞臺,詩歌、小說、散文、戲劇等多種體裁共相發展。

網絡雖然也捧紅了余秀華等“草根”詩人,但商業化要求網絡文學的篇幅較長,所以難掩類型化寫作一枝獨秀的現狀。從個性化、自由化、非功利化的書寫發展為類型化、職業化的簽約寫作,網絡文學在發展與調適的路徑中,也表現出被多重外力因素所左右的狀況。這種文學創作的方式并非是由網絡性所導致,暢銷書《釣魚的男孩》的作者奇戈希·奧比奧瑪曾表示,他的創作來源于類型化、專業化的寫作班訓練。

在讀屏時代,淺層審美化趨向勢不可當,但網絡文學的未來還是在于摒棄工具理性之后的文學自身回歸。文學經典的“言外之旨”“韻外之致”包含豐富而多元的審美場域,是依靠圖片、技術永遠無法企及的審美高度。作為新時代的文學批評,應始終與大眾保持一致的站位,盡可能減少商業化的腐蝕,鼓勵和引導多種文學類型的均衡發展。

網絡文學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純文學,網絡文學不過是“鑲嵌”于互聯網中的一個小系統,對于大多數作家而言,它的真正意義在于IP的價值。那么,為之建立評價體系,就應具有跨學科的視野和知識儲備。

泛娛樂時代的網絡文學在消費社會獲得了不可估量的發展空間,以騰訊、愛奇藝為代表的互聯網公司對網絡文學IP資源全版權的運營,延伸了網絡文學的產業鏈。因此,對于網絡文學的研究需要打破傳統文學作者、時代背景、文本等研究的局限,而放眼于整個產業鏈的多層體系。在這個過程中,信息學、經濟學、文化產業等多學科交叉融合的趨勢已是必然。

對于傳統文學研究工作者來說,應該從學院派的文本研讀中走出去,從“剪裁網絡文學的作品和審美”的傳統視野中跳出來,以在場的親歷者的身份、以作品的文學性為基礎,進行不帶職業偏見的解讀與闡釋,并尋找跨界合作的可能,從而適應不斷演變的網絡文學的邊界問題。

當前,中國的網絡文學發展迎來了全面利好時期,網民數量、寫手數量、資金投入以及產業生態都處在世界的一線水平,應利用好網絡文學這把利劍,使之成為中國向內重樹民族文化自信、向外彰顯文化強國的重要手段。關于網絡文學的評價需要建立多重坐標,但核心是呼吁更多正能量的優秀作品參與新時代社會主義文藝的建設之中,成為講好中國故事的名片。

網絡文學由于作者代際的更迭速度、作品的市場化導向等因素,導致它猶如一個繁雜的動態模型,關于它的評價體系需要具備全面與局部的統籌、內生性與成長性的兼顧。雖然已有不少學者從網絡文學的經典文本、經典意象等方面入手,以傳統的文學研究方式進行梳理和摸索,但在互聯網文藝評判中發聲意愿、批評方法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不足。

網絡文學作為文學的現代化產物,其批評體系必然要在現有條件下,結合新時代的文學作品、讀者接受的方式倒逼傳統文學批評與時代、與其他學科相融合。引領新時代的文藝思潮,關鍵在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擺脫物質和技術的桎梏,不斷求實創新,從而把握文化的引導權。在這個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好技術性,更好地展現人文情懷;注重網絡文學人人可參與其中的特點,又兼顧大歷史的格局;發揮網絡文學的商業化優勢,又能兼顧藝術性的平衡。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二三区| 国产成人麻豆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亚洲综合成人婷婷五月网址| 亚洲综合区图片小说区| 99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五月天 | 亚洲欧洲日产国产综合网| 日日狠狠久久偷偷色综合0| 国产婷婷综合在线视频中|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在线| 久久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综合日本| 色综合久久综合中文综合网| 开心五月激情综合婷婷| 国产精品综合AV一区二区国产馆| 伊色综合久久之综合久久| 国产色丁香久久综合| 色偷偷91久久综合噜噜噜噜 | 一本色道久久88亚洲综合| 综合激情五月综合激情五月激情1 综合久久国产九一剧情麻豆 |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色吗综合| 亚洲综合区小说区激情区| 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 | 久久综合色天天久久综合图片| 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 热久久综合这里只有精品电影| 久久综合AV免费观看| 91丁香亚洲综合社区| 中文字幕色综合久久| 久久综合偷偷噜噜噜色| 综合久久给合久久狠狠狠97色| 亚洲欧美国产国产综合一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综合网 | 亚洲丁香色婷婷综合欲色啪| 国产亚洲综合久久| 狠狠色丁香婷婷久久综合五月|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尤物色国产| 国产亚洲Av综合人人澡精品| 天天影视色香欲综合免费| 久久综合给合久久国产免费| 伊人久久大香线焦综合四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