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劉逸生:“學海苦航”寫就詩書人生
來源:南方日報 |   2017年09月11日09:41

劉逸生晚年讀書圖。

《蝸緣居感舊圖》(局部) 劉斯奮 繪

劉逸生書法作品

9月3日,廣州圖書館舉辦了“學海苦航——劉逸生學術成就研討會暨詩書畫展”。本次展覽由廣東省作家協會、南方日報社、羊城晚報社、暨南大學文學院、中共中山市委宣傳部主辦,由廣州圖書館、廣東人文藝術研究會、嶺南美術出版社協辦。展出著名詩詞學者、詩人、報人、教育家劉逸生先生書法作品約70幅,以及信函、詩稿、題簽、手稿、照片、著作實物、印章實物、印屏、拓片等。展覽將持續至9月23日。

今年是劉逸生先生的百歲誕辰。劉逸生(1917-2001),號逸堂,廣東中山人,先后供職于香港廣州《華商報》《南方日報》《羊城晚報》等各大報刊。晚年任暨南大學教授,桃李滿天下。他所著《唐詩小札》先后由多家出版社出版,發行近百萬冊,主編《中國歷代詩人選集叢書》40余種,先后在廣州、香港、北京多次再版,開創了古典詩詞鑒賞的新流派,影響至今不衰。

近年來,隨著文化自信的提升,包括古詩詞在內的傳統文化正在國內掀起一股熱潮。作為嶺南著名詩詞學者,劉逸生先生的學術成就與治學軌跡具有哪些當代價值?專題講座“劉逸生學術成就研討會”也在展覽開幕式當天舉行,黃天驥、陳永正、王曉吟等多位學者聚首一堂,就此展開了深入的研討。

1

立足傳統,奠定現代鑒賞學基礎

劉逸生先生在詩詞、新聞、教育等多個領域都有建樹。本次展覽的內容以書法、圖片、著作實物為主,向觀眾展示劉逸生的治學經歷、學術成果、藝術趣味以及所產生的影響。

現場展出的近70幅書法作品,是劉逸生藝術品格的寫照。這些作品是劉逸生閑暇時所作,內容多為古代名言秀句與作者自己創作的詩詞。“劉逸生先生的書法特點,我總結為兩個字:‘雅’與‘逸’。”廣東省書法家協會原主席、著名書法家陳永正如此評價。

“劉逸生先生把詩詞中的意境情調,以及個人對詩詞精神的理解,融會到筆墨之中。‘以詩人之心觀詩、以詩人之心作詩、以詩人之心書詩’。”在陳永正看來,劉逸生與其說是一名“書法家”,不如說是一名“擅書者”:他將書寫視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卻未曾想到要制作一幀“書法作品”。

如果說書法作品反映的是劉逸生的藝術才情,現場展出的《宋詞小札》《宋詩鑒賞集》等手稿,則體現其治學求索之路。《唐詩小札》是劉逸生的成名作,1961年結集出版,出版后5年間印數已超過50萬冊。該書以散文的形式鑒賞中國古典詩詞,集知識性與趣味性于一體,影響了幾代讀者。

“《唐詩小札》讓我成為劉逸生先生的‘粉絲’。”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黃天驥認為,《唐詩小札》堪稱中國現代鑒賞學的開山之作:“劉先生分析唐詩、宋詞,既要求準確理解詩歌的原意,也邀請讀者發揮想象力,與詩人一同參與詩歌的‘再創造’。這是非常了不起的思想。”

除了讓讀者參與詩歌意境的再創造外,運用“知人論世”的觀點去理解作品,以比較的方法分析作品,也是劉逸生在詩詞鑒賞領域的創見。黃天驥表示,這些觀點既根植中國的詮釋學傳統,又體現出“嶺南學派”的治學風范:“他的研究功底扎實,但文風輕松、富有想象力,使得《唐詩小札》如此膾炙人口。”

黃天驥進一步指出,《中國詩詞大會》等文化節目的熱播,顯示出古典詩詞的生命力依然強大:“如何讀詩詞?如何研究詩詞?我們還有許多失落的傳統有待重拾。劉逸生的思想至今仍在啟發我們。”

2

以苦作舟,擔當后學知識“擺渡人”

除劉逸生的個人創作外,門生故交撰寫的紀念作品、學術、詩詞、書畫界的紀念書畫亦同場展出。長子劉斯奮所繪的《蝸緣居感舊圖》手卷,是此次紀念活動的點睛之筆:畫中一位耄耋老者正在堆滿“大部頭”的電腦桌前埋首,奮力敲打鍵盤。手卷還收錄10多位親朋故舊的題跋,長達10余米,蔚為大觀。

劉斯奮介紹,“蝸緣居”是父親為其居所起的名字。他的一生筆耕不輟,對新事物始終保持著足夠的敏感和興趣,70多歲的時候還立志學電腦,甚至能用電腦進行寫作。手卷內容正是對這一場景的追憶。

劉逸生還是自學成才的典范。他的自傳體回憶錄《學海苦航》曾感動了一代人。因父親早逝,劉逸生小學還未畢業,就為生活所迫離鄉別井。“他從一個嶺南水鄉苦孩子成長為成就非凡的一個知名學者,走出一條在旁人看來絕無成功可能的路。”次子劉斯翰說。

據劉斯奮回憶,父親自進入新聞界起,便注意從老編輯的談話中積累常識典故,工作間隙則背誦《辭源》。長期從事文化副刊工作,讓劉逸生善于以深入淺出的方式把知識介紹給讀者。但他不滿足于只做“報人”,始終不斷尋找治學目標。直到晚年,劉逸生還完成了龔自珍詩的全本注釋,填補了近代思想史研究的一個空白。

劉逸生不但個人勤奮苦學,他倡導尚文、勤奮、開放、平等的良好家風,同樣為世人稱道。劉斯奮說,他與父親之間的關系“亦師亦友”。劉逸生常教育子女不可“玩物喪志”,卻允許孩子“信口雌黃”,提出個人見解,“甚至寫《唐詩小札》偶然遇到疑問,他還會同我們探討”。

不但劉氏后人對廣東文化貢獻卓著,劉逸生帶領后輩學人陳永正、鐘鳴、周錫 等,也在古典文學等各個領域卓然成家。陳永正表示,自己從事詩詞與嶺南文獻研究,都與劉逸生的啟發、引導密不可分。“早在上世紀70年代,他就與我們青年詩友吟詩唱和,他寫的新詩現代意識很強,讓我們受益良多。”

“我們不少后學都是讀過劉逸生的作品,才走進詩詞的大門。劉先生就如同一名‘擺渡人’,他的作品讓我們駛向知識的海洋。”嶺南美術出版社原社長王曉吟滿懷感激地總結道。

●南方日報記者 楊逸 實習生 王萍 通訊員 葉藍 攝影 張迪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综合久久1区2区3区| 狠狠色丁香久久综合五月| 狠狠色伊人亚洲综合成人 | 亚洲综合无码无在线观看| 色狠狠色狠狠综合天天| 国产91色综合久久免费分享| 天天在线天天综合网色| 五月丁香六月综合av| 久久综合视频网站| 在线综合亚洲欧洲综合网站| 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第一页| 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狠狠综合| 六月丁香激情综合成人|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 色综合色综合色综合色欲| 女人和拘做受全程看视频日本综合a一区二区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综合网| 天堂久久天堂AV色综合|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久久| 久久丝袜精品综合网站| 中文字幕国产综合| 色综合色综合色综合| 色婷婷久久综合中文网站| 色欲综合久久躁天天躁蜜桃| 国产综合亚洲专区在线| 国产综合色产在线精品| 伊人久久亚洲综合| 国产天天综合永久精品日| 色偷偷91综合久久噜噜噜男男|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网站| 天天综合天天添夜夜添狠狠添| 91亚洲精品第一综合不卡播放| 久久88色综合色鬼| 亚洲综合色7777情网站777| 亚洲国产美国国产综合一区二区|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88| 69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91| 亚洲国产美国国产综合一区二区| 激情综合网五月激情| 狠狠色综合7777久夜色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