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蒙古文手寫體之父”——哈旺加卜
來源:中國民族報 | 孟慶  2017年07月18日15:08

哈旺加卜及其蒙古文書法作品。 資料圖片

哈旺加卜是我國著名蒙古文書法家、國家一級美術師、蒙古文電腦字體“哈旺體”創始人。由他書寫的蒙古文毛筆書法,被選作蒙古文印刷楷體,并被國家認定為“哈旺體”。這是現代電腦軟件中蒙古文的唯一手寫體,填補了蒙古文印刷業和電腦蒙古文楷體的空白。

在遼寧省阜新蒙古族自治縣成吉思汗廣場西側,矗立著一座哈旺加卜的雕像,那是當地政府對蒙古文書法家哈旺加卜的隆重紀念。在哈旺加卜紀念碑的碑文上,寫著一首詩:“神筆走龍蛇,書圣事跡多。楷模空白補,蒙書開先河!”這是對“書圣”哈旺加卜的真實寫照和極好評價。

滿腔熱血走上革命道路

哈旺加卜,又名吳景玉,1908年9月出生于內蒙古卓索圖盟土默特左翼旗(今遼寧省阜新蒙古族自治縣)蒼土鄉娘娘營子村一個蒙古族家庭。他4歲入私塾,因天資聰穎,記憶超群,被譽為“神童”。18歲之前,他一直在私塾學習蒙古文和漢文。

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制造了“九一八”事變。滿懷一腔熱血的哈旺加卜選擇了從事教育事業。在任教期間,他從一些書籍上秘密接觸到馬列主義革命思想,逐漸接受均田地、求平等、求自由,農工要做主的主張。1942年,他將共產主義的觀點結合自己的想法,寫成了充滿求平等、求民主思想的文章,后幾次受到日本關東軍駐海拉爾特務機關的追查。因及時處理了有關材料,他才幸免被捕。

1945年,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在中國向何處去、蒙古人向何處去的問題上,哈旺加卜認識到,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給蒙古民族以光明的道理。是年,他將自己所有家當分發給窮苦百姓后,騎馬馳向北方,加入了烏蘭領導的內蒙古人民自衛軍卓索圖盟騎兵縱隊,走上了革命之路。

1946年,哈旺加卜被送到東北軍政大學學習,畢業后任內蒙古敖漢旗代理旗長兼旗政府秘書,領導創建了敖漢旗革命政權。1948年起,他先后在內蒙古自治區政府文教部編譯處和內蒙古人民出版社工作。

歷時三年繕寫《紅樓夢》

新中國成立之初,蒙古文的書寫并不統一。為了建立一套統一的、可資依據的書寫規范,中蒙兩國的書法家合作,共同編寫了《蒙文正字法字典》。這本書完全是手寫的,共有3個人參與書寫,其中之一就是哈旺加卜。1951年,內蒙古出版局出版了這本字典,印數5000冊。

實際上,哈旺加卜的書寫歷史更早。早在上世紀30年代,他就開始繕寫小學課本。書寫小學課本,需要耐心和功力。每當人們夸贊哈旺加卜的蒙古文書法時,他總說:“這不是功夫問題,是使命啊。”

1955年,哈旺加卜將世代家傳的百余兩黃金化為金水,蘸豪情,抒壯志,書寫了《甘珠爾》金字經文,并將之捐獻給自治區政府。

1972年,內蒙古大學的學者發起策劃,要把哈斯寶譯的《紅樓夢》蒙古文版,繕寫成書并出版。這樣的事情只有哈旺加卜能做。于是,內大就把哈旺加卜借調到學校。

每天上班后,哈旺加卜像個機器人一樣地書寫——他要在一張A4大小的宣紙上小心翼翼地書寫,不能出任何差錯,只要錯一個字,整張紙就報廢了。此時,哈旺加卜已64歲,但他不僅手不抖,字體也越發地老道成熟。他以每天4至6張紙的速度繕寫,保持每個字的大小、粗細、韻律、結構都是一致的,看上去簡直就像是印刷出來的。整整2100頁、四卷本的蒙古文《紅樓夢》,哈旺加卜用了3年時間,終于書寫完成(由于一些原因,其中的1/4部分由另一人書寫,字體上可明顯地看出)。

1975年,哈旺加卜帶著珍貴的手稿到了北京民族印刷廠。在印刷老師傅康明德的幫助下,《紅樓夢》蒙古文譯本手稿印刷成書,印數1000冊。譯本不僅有譯本價值,更是手寫體的珍本。

1978年,哈旺加卜翻譯、并用蒙古文謄寫的另一部作品《毛主席詩詞》出版。這本毛筆習字帖精選了毛澤東的37首詩詞,由內蒙古教育出版社出版,印數達1萬冊。另一本《蒙文詮釋》也是哈旺加卜手書的。如今,這些印刷品已成為蒙古文書法作品中的珍品。

哈旺體的誕生

1988年11月30日,《內蒙古日報》報道說:北京民族印刷廠的老師傅康明德經過多年的反復試驗,終于研制出蒙古文、滿文手寫體。因選蒙古文書法家哈旺加卜的手寫體作為銅模,所以稱為“哈旺體”。

1990年,中央電視臺“神州風采”欄目,專題報道了哈旺加卜本人和他的“哈旺體”,贊譽他為“中國蒙古族的王羲之”。

一個人的字體,是如何成為蒙古文的一種書寫標準呢?

據康明德回憶,他看到哈旺加卜在書寫蒙古文版《紅樓夢》時,就琢磨著怎么把手寫體變成銅模。此前,蒙古文字模里只有印刷體,沒有手寫體。康明德就根據哈旺加卜的字體,進行了半年多的研制。他先將字體全部分解,按字頭分成一堆,從中挑選出最好看的一個,再按照字模的要求逐一修整,使每個字節都能互相完好地相接,接出來的蒙古文字體仍是哈旺體的風格。

1988年,康明德拿著制好的銅模到呼和浩特,在由報社、出版社和語言專家組成的小組鑒定下獲得通過,也得到哈旺加卜本人和親屬的認可,標志著蒙古文手寫體“哈旺體”字模的誕生。

1989年,哈旺加卜的蒙古文毛筆書法被選作蒙古文印刷的楷體,被國家認定為“哈旺體”蒙古文書法楷體。后來,康明德還同蒙古族語言學家確精扎布教授等把哈旺體輸入了電腦,使之轉制作為電腦軟件唯一的蒙古文手寫體,填補了電腦蒙古文字的空白。

組織翻譯《續資治通鑒》

1983年,哈旺加卜任內蒙古自治區文史館副館長。他和語言學家巴達榮嘎等聯手,開始了一項艱巨而又富有挑戰的工作:將著名歷史文獻《續資治通鑒》中蒙元史章節翻譯成蒙古語。《續資治通鑒》是清朝史學家畢沅編撰的一部編年體史學巨著,記錄上接宋代司馬光的《資治通鑒》,下迄元順帝至正三十年(1370年)的歷史,共220卷。其中,蒙元史部分共有78萬字之多。

眾所周知,翻譯古文是一項艱難的工作,不僅枯燥,短期內很難見到效益。而哈旺加卜他們卻甘于做這樣任勞任怨的工作。哈旺加卜用后半生的精力翻譯了《續資治通鑒》的后55卷。

1991年6月25日,哈旺加卜不幸病逝,享年83歲。      

“我父親做事十分認真。他當編輯時,也是極度認真,幾乎不錯一個字。他當過很多好書的責任編輯,還要求孩子們一定要學好蒙古文。結果,我和兩個哥哥都學了蒙古文,我大哥吳俊峰還成了著名的詞典家。”哈旺加卜的女兒、內蒙古大學蒙古學研究院學者娜日斯回憶說。

迄今為止最為權威的一本漢蒙語言翻譯的工具書《漢蒙詞典》,主要撰寫者、審定者就是哈旺加卜之子吳俊峰。吳俊峰還編寫了蒙古文版《新華字典》,根據漢文版《辭海》編譯了《漢蒙大詞典》。哈旺加卜的家人雖然從事的工作不同,但都為蒙古族、蒙古文化、蒙古歷史、蒙漢文化交流留下了寶貴的財富,也樹起了這些領域里的一個個標桿。

主站蜘蛛池模板: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绿巨人| 99sescom色综合| 色综合久久久无码网中文| 丁香婷婷亚洲六月综合色| 五月丁香六月综合av| 久久一日本道色综合久久| 小说区综合区首页| 色噜噜狠狠成人中文综合| 国产精品国产色综合色| 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二区无码|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久| 亚洲综合色区中文字幕| 麻豆精品久久精品色综合 | 小说区图片区综合久久88| 国产综合亚洲专区在线|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 色综合久久天天综线观看| 色狠狠久久综合网| 91色综合综合热五月激情| 狠色狠色狠狠色综合久久| 狠狠亚洲婷婷综合色香五月排名 | 国产成人综合一区精品|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综合网 | 色悠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网| 伊人久久大香线焦综合四虎| 在线亚洲97se亚洲综合在线| 狠狠爱天天综合色欲网|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综合 |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 老色鬼久久综合第一| 久久久综合香蕉尹人综合网| 99久久婷婷免费国产综合精品| 色综合久久一本首久久| 国产日韩综合一区二区性色AV|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77777综合| 色噜噜久久综合伊人一本| 狠狠色丁香九九婷婷综合五月| 激情综合婷婷丁香五月蜜桃| 久久狠狠色狠狠色综合| 久久九九精品国产综合喷水| 麻豆狠色伊人亚洲综合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