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構筑城市活力——有關澳門當代設計發展
圖為車世欽設計的《蓮滿—圓滿系列》,獲慶祝澳門回歸祖國十五周年海報設計展金蓮花大獎。
澳門,如今已成為引領亞洲當代設計的時尚之都。開埠四百余年來,從輕工業鼎盛時期具有“粵港澳”風格的包裝與招貼文化,發展至當下澳門手信等獨具特色的“澳門制造”,設計成為構筑澳門國際化城市形象的視覺表征,對當代多元化融合設計風格的發展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多元化的內核
多元化,是澳門設計的文化靈魂——有早期澳門地區移民文化孕育下粵港澳和葡萄牙設計風格的遺音;有國內外藝術家的努力;有澳門本地獨具文化和歷史意義的建筑與景觀對視覺識別系統的化育;有傳承中華美學精神的中國傳統文化潛移默化的影響;有天主教與基督教文化因素的融入……各種文化因子的相互碰撞,造就了澳門文化的多樣化與豐富性,沐浴其中的澳門設計也因此多變與常新。
澳門回歸前十余年,隨著經濟的騰飛,澳門的設計領域進入快速發展期——政府、民間社團及高校相繼投入資金和人才拓展設計市場,并提高設計市場份額和參與度。這一階段,澳門設計并未完成多元化面貌的整合形成本土特色,仍頗具中西融合的色彩。
澳門早期設計從業人員大都來自內地,部分是土生葡人,主要涉足火花、爆竹、神香的包裝設計,招牌與戶外廣告設計,電影廣告設計,建筑“樓書”設計等產業領域。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從澳門民康設施、醫療、圖書館等公共服務體系,到政府牽頭的文化項目如展覽、海外推廣、文藝匯演、國際音樂節、藝術節、博覽會等,設計被廣泛應用在民政、民康和民眾審美推廣上。澳門設計師協會的成立,也促進了澳門設計的人才建設。設計師以多元的創意思維融合中西,將時尚性與藝術性相結合,使設計具有“后現代主義”與“解構主義”特色。
至回歸前,澳門設計師逐漸探索出一種復雜的新設計風格,與高度簡潔清晰的視覺傳達國際風格不同,它是融合了中葡元素的混雜設計。如平面設計中采用了插畫、攝影圖片的技術手段加上字體、標志和其他材質的混合,以形成豐富的視覺圖像,這種探索性豐富了原有的設計風格,增加了生動性和多元性。
本土化的格局
澳門回歸祖國之后,設計領域開始審視其本土化發展的現實,走向文化自覺——設計師開始整合文化元素,并更加注重設計的內涵與外延價值取向,使設計展現出澳門城市的獨特性、多元化、當代性與國際性,呈現出獨特面貌。這一時期,政府政策導向對設計教育的引導、行業內部發展以及經濟與產業需求、文化創意產業的積極拓展等,促進了設計的廣泛應用與推廣,最終成就了澳門特色的設計文化與時尚之都的面貌。
例如,2002年澳門特區政府開放賭權的政策,刺激了經濟的快速恢復與發展,外資的注入帶來了新的設計與管理經驗,推動了澳門本土設計的繁榮。2005年,澳門特區政府承辦了多項大型的文化體育活動如東亞運動會,將澳門設計文化進一步推向國際舞臺。隨之,澳門的歷史城區被聯合國世界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來自香港、臺灣及美國、加拿大等地區和國家的設計人才紛紛加入澳門設計創意行業,整體提升了澳門的設計水平與文化知名度。澳門特區政府對旅游業的大力推動,也帶動了本土化設計復興的新浪潮。
城市視覺文化與城市環境有一定的連續感和統一性,城市商業的發展,構成了澳門今日商業設計風格不斷創新的城市格局。澳門城市歷史與主要商業區的發展,在各個時期報紙的廣告設計中便得到一定的呈現,并在今天依然發揮著重要作用,如《澳門日報》《大眾報》《華僑報》《正報》等,紛紛刊登商鋪廣告平面設計與“商號”設計。設計師開始巧妙地融合澳門本土歷史遺產的文化思考進行跨文化設計,并以良好的理念和表現手法,使其以嶄新的面貌通過大眾媒體呈現在觀眾面前。
與此同時,政府機構設計項目增多帶來了設計紅利。一是文化局、民政總署、市政廳關于推廣與宣傳項目的制定,以及對科研和文化交流項目的資助推動了對設計的需求;二是民眾素質提高與視覺藝術教育水平提升,讓大學教育成為設計師的搖籃;三是政府和民間合作的國際煙花比賽、格蘭披治大賽車、美食節、郵票設計等提升了澳門設計的國際影響力,其中澳門設計師協會策劃的“澳門設計雙年展”和“慶祝澳門回歸祖國海報設計比賽”等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這些對當代澳門設計發展都起到了推動作用。
回歸后,澳門特區政府加大了城市建設與填海造地,給澳門商業設計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加快了設計領域水平的提升,澳門設計師在國際比賽中屢獲獎項。
鑒于此,澳門以博彩業為主導經濟的城市形象設計向適度多元轉型,設計經歷了“轉型”“發展”和“突破”期——“轉型期”設計師參與了城市重大設計項目的建設;“發展期”在形式上體現為商業化模式與設計風格的互動,呈現出“美文化”“葡文化”和“華文化”形式交替發展階段;“突破期”設計師利用有限的資源創造新價值,融合不同文化內涵和永恒的人文精神成為本土設計師慣常的表現手段。
澳門的發展帶動設計市場的需求擴大,促進了澳門本土設計的快速生長,設計師秉承多元創新的設計觀念,創造出澳門獨有的城市形象設計文化。在未來的發展中,相信澳門與海內外的交流合作將不斷深化,而高水平的設計標準的制定與不斷以設計為推進力的文化創意產業的蓬勃興起,既符合澳門文化的發展前景,也將為澳門的整體發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