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同質化傷害了網絡文學生態
過度的同質化已經嚴重影響到網絡小說從高原走向高峰。同質化也會帶來粗糙化等不良傾向。依靠流行套路在商業上獲得一時成功,并不代表就達到了較高的文學水準,如果簡單認為商業上的成績就代表了文學上的成績,因此不思進取,甚至藐視基本的文學規律,也會嚴重阻礙作者個人的成長和進步。
類型小說歷來最為人詬病的就是過度同質化。作為當下網絡文學主流的長篇連載類型小說,自然也免不了這一問題。尤其是最為流行的玄幻小說,更容易陷入千篇一律的自我重復中,即使是其中的佼佼者如《斗破蒼穹》,也被不少讀者譏諷為是在玩電子游戲般地“打怪升級換地圖”。不過,若只是站在精英立場對這一現象進行慣性批評,往往只會是隔靴搔癢,甚至是文不對題,評論者需要真正進場,細讀大量文本并參與到網絡文學的生活中才能找準癥結所在。
同質化并不是原罪,而是類型演進中的必然現象。網絡文學中一直有對“特色文”、“類型文”和“套路文”的自覺區分,“套路文”自然是最因循守舊、死搬套路的一類。但它仍能有廣大的市場,證明它確實是抓住了人類某一恒長的欲望模式,并通過固定的寫作套路滿足了這部分讀者穩定的心理需求。
無論是“屌絲逆襲”還是“無敵兵王”,有讀者需要自然就有作者跟進,只要不突破公序良俗的底線,偏愛這些“套路”的普通讀者的文學權力就該得到伸張。《混世小農民》《校花的貼身高手》《萬古至尊》等作品的流行更是社會結構以及相應的社會意識在文學中的反映。《混世小農民》甚至被部分讀者認為前所未有地滿足了“從古至今中國農民所有根深蒂固的欲望”,批評者雖然要警惕其低俗化的傾向,但也應該看到背后的文學民主化為網絡文學帶來的勃勃生機。
其實就算是“類型文”與更具個性的“特色文”,作者也同樣普遍意識到自己是在既有類型基礎上的“微創新”。每一部能夠開創一個長盛不衰的套路的作品,其實都是極有創新的,如《凡人修仙傳》之于“凡人流”,《佛本是道》之于“洪荒流”,《無限恐怖》之于“無限流”。在網絡小說的創作中,不了解套路與成規,也就不可能有所創新,甚至是無法成文。
問題在于,過度的同質化已經嚴重影響到網絡小說從“高原”走向“高峰”。在網文圈內部,“小白文”的一統天下,也讓“老白”即網文中的資深讀者長年“書荒”,近乎無書可讀了。在玄幻領域,各種“退婚流”、“無敵流”、“系統文”長期霸屏,許多網站的榜單都被諸如“××神王”、“××帝君”這樣的作品占領。內容則多是一事無成的“廢柴”突然天降奇遇,從此一路“打臉”、“踩人”、“遇神殺神,遇佛殺佛”,成為宇宙乃至“三千世界”中的無敵至尊。而在無線手機閱讀端,以“都市兵王”、“純情校花”等為賣點的都市小說更是大行其道,將其他小眾類型擠壓到無立錐之地,嚴重影響了網文類型的豐富化和多樣化,也制約了網文進一步的創新和發展。
玄幻、都市類型甚至攜商業之威壓迫大量極具潛力的小眾類型作家轉型,從個人喜愛同時又擅長的小眾類型被迫轉向純粹迎合市場的主流類型。“末日文”、“游戲文”都曾經一度蘊藏著男頻網絡小說新的可能性,如今卻已是凋零至極,許多成名的大神和有潛力的作者都紛紛轉向玄幻小說。
同質化也會帶來粗糙化等不良傾向。依靠流行套路在商業上獲得一時成功,并不代表就達到了較高的文學水準,如果簡單認為商業上的成績就代表了文學上的成績,因此不思進取,甚至藐視基本的文學規律,也會嚴重阻礙作者個人的成長和進步。如起點中文網的《巫師之旅》雖是開“巫師流”先河的《巫師世界》的跟風之作,卻也顯示出作者不凡的想象力,但在語法乃至文字上的錯漏百出,讓這部小說失去了進步的機會。
這種過度的同質化,恰恰是文學精英力量缺席,商業力量在網絡文學的“文學場”中一家獨大的后果。我們很難去責怪一位攜妻帶子的男頻網絡小說作者因為十數倍的收益放棄寫作理想,轉向更掙錢的“小白文”寫作。能抗拒時代風潮、有個人堅守并且還能脫穎而出的作家如貓膩、憤怒的香蕉不只是在網絡時代、在任何時代都是少數,是值得尊敬的“高標”,但卻不能成為對網文作者的普遍要求。而文學批評和學院力量的介入,就是要嘗試改變這一現狀,為這些犧牲商業利益,堅持文學理想的作者頒發“象征資本”,并進一步形成導向,在與商業力量的博弈中達成“文學場”的動態平衡。如此,或許能夠減輕目前過度同質化對網文生態的傷害,使網文作者擁有更好的創作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