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愛再漂流:不忘初心方能遇到更好的自己
作為網絡作家的一員,能夠參加作協九代會,親耳聆聽習近平總書記的報告,是榮譽,亦是責任,感到力量的同時,更是體會到殷切的期望與更高的要求。
不忘初心方能遇到更好的自己
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說:“文運與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場震古爍今的偉大事業,需要堅忍不拔的偉大精神,也需要振奮人心的偉大作品?!?/p>
聽到這里,感到深深鼓舞的同時,也讓我思考,怎樣的作品才是振奮人心的,怎樣的作品才是偉大的?
從開始讀書起,我們就讀過很多偉大的作品,那些作品無一例外都具有深刻的主題,讓人印象深刻的同時啟發思考和改變認知。
這讓我想起路遙的《平凡的世界》,初讀這部小說是在20年前,那片黃土地上,那群貧窮落后,卻不卑不亢、痛并快樂著的人們,樸素純真的踏實感曾經深深地打動我。主人公孫少平失望的環節、痛苦的片段,都是他人生旅途上無法避免的事實,讓他痛苦并清醒,他始終明白,所有厚重的歷練都是為了走好人生的未來之路。
即便是放在這個喧囂浮躁的現在,這部作品仍能讓我得到啟示,腳踏實地前行,這就是振奮人心的偉大作品所自帶的力量吧。
可是,我能寫出這樣的作品嗎?我問自己,亦反思自己:作為網絡文學眾多作者中的一員,不經意間回首,竟然從事網絡寫作已有10年之久。這10年恰恰也是網絡文學飛速發展、量變質變的10年。
記得當初我打開電腦,敲下第一個字時,我想的是:我之所以寫作,是因為我熱愛寫作,我有強烈的想要表達的欲望,我希望我的文字可以讓很多人看到,也希望我的文字能夠表達出他們的心聲。
然而,10年后的今天,我回首自己的寫作之路時,還是會有慚愧之感。
作為網絡文學的中生代,我是相當幸運的:從2007年在紅袖添香網站的第一篇長篇小說開始,就成為了首批加入VIP的作品,第二篇小說順利地出版成為了紙質書籍,第三篇小說搭上了職場小說的黃金期,我也一下成為了暢銷書作者。
我的作品還有幸代表網絡文學,成為了第八屆茅盾文學獎178部參評作品之一,另外一部作品作為網絡文學的代表,有幸成為2012年中國作家協會重點扶持作品。
這10年的網絡文學創作給我帶來了很多的機會和挑戰、榮譽和掌聲,也讓我產生了很多彷徨和疑惑,甚至有過為了取悅讀者、迎合市場而做出了妥協。但很快我便發現,這樣沒有成長,作品亦不能超越之前的作品。有追求是好事,但抱著功利心去創作,這功利心必將成為寫作路上最大的阻礙。
這也讓我醒悟,對于文字,除了熱愛,更多的還應是一種責任心,還要善于思考。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說到的:“‘文人之筆,勸善懲惡’……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對生活素材進行判斷,弘揚正能量,用文藝的力量溫暖人、鼓舞人、啟迪人,引導人民提升思想認識、文化修養、審美水準、道德水平,激勵人們永葆積極向上的樂觀心態和進取精神?!?/p>
習近平總書記期待所有文學創作者們能在這個偉大的時代寫出偉大的作品,這其中當然也包括網絡文學作品。
網絡文學對整個中國文學是一個有力的補充和龐大的后備力量,從新生到現在,已達幾百萬人在創作。作為其中一員,我應努力學習和思考,不忘初心、繼續前進,通過漫長的努力,獲得直面的勇氣,堅持我手寫我心,讓自己的作品更上一層樓。
文化自信是實現中國夢更深沉的自豪
對于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點希望,我亦是感觸頗深,感慨良多,尤其是文化自信這個論題。
習近平總書記說:“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創作出具有鮮明民族特點和個性的優秀作品,要對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有深刻的理解,更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p>
習近平總書記說:“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p>
習近平總書記還說,歷史是一面鏡子,也是一位智者,“戲弄歷史的作品,不僅是對歷史的不尊重,而且是對自己創作的不尊重,最終必將被歷史戲弄?!?/p>
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四個自信”,并將文化自信視為“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可謂高瞻遠矚。
從文化自信到正確的歷史觀,習近平總書記旁征博引,對我們提出了要求和期待。
文化自信,是創作的精神支撐,沒有文化底蘊和傳承就不會有文化自信,沒有文化自信,何來偉大的作品?
提起網絡文學,很多人會說它是娛樂消費品,但從文學史的角度來看,詞、曲、小說都是經歷了從通俗文學、流行文學向主流文學、精神文學轉化的過程。
網絡文學的成長來自創新,但也繼承于傳統,官場、玄幻、世情、武俠、穿越,幾乎所有類型作品在明清和民國小說中都早已出現。
在眾多網絡文學作品中,確實有價值觀不正確、內容低俗的作品,這就需要我們不僅要有文化自信,還要有文化自覺。始終弘揚正確的價值觀,飽含正能量的態度,“接住地氣、增加底氣、灌注生氣”。
正是有了這些領悟,在作代會結束后,我繼續創作自己的作品時,有了更明確的方向。
我正在創作的小說是以唐朝中興為背景的。來開會之前,完成了上半部,主人公在國子學期間的故事。會議結束后,我開始創作下半部,調整了之前的寫作思路,弱化小情小愛的情節,增加了不少熱血情節,讓主人公背負起中興的使命,參與到朝堂之中,為變革燃燒自己的青春,這樣的改動,賦予了主人公更多的內涵。也希望我的讀者從作品中感受到我的成長,并從中汲取力量。
中國夢包含的內容很多,有關乎國家命運與前途的,有關乎民主與民生的,但終究是一個個小的夢想組成的,積小流成江海。
作為網絡文學作家中的一員,我有責任、有義務擴寬自己的視野,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亦有夢想,向著成為簡·奧斯汀那樣具有世界影響力的通俗文學作家的目標而努力。
創新是文藝的生命,深度是文學的精髓
習近平總書記在報告中指出:“優秀作品反映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文化創新創造的能力和水平。廣大文藝工作者要把創作生產優秀作品作為中心環節,不斷推進文藝創新、提高文藝創作質量,努力為人民創造文化杰作、為人類貢獻不朽作品。”
我所理解的創新,不僅包括文藝類型的創新、創意的創新,也有表現形式的創新,藝術手法的創新。
因為網絡文學的版權產業化,誕生了IP這一新概念,亦衍生出形式眾多的作品。對于網絡作家來說,創新并不是難事,難的是精神的高度、思想的深度。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創新貴在獨辟蹊徑、不拘一格,但一味標新立異、追求怪誕,不可能成為上品,而很可能流于下品。要克服浮躁這個頑疾,抵制急功近利、粗制濫造,用專注的態度、敬業的精神、踏實的努力創作出更多高質量、高品位的作品。”
這不僅指出了方向,也提出了的要求,在接下來的創作和學習過程中,我會更加努力也更加勤奮,在文學的海洋里勇于探索,爭取早日寫出超越自我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