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臨漳農民犁出1500年前文物 主動無償上交國家
近日,邯鄲臨漳縣香菜營鄉馬營村村民郭樹平無意中發現了一件“石獅”,經初步鑒定,該“石獅”為東魏北齊時期的產物,距今約1500年之久。郭樹平無償上交給文物部門,受到當地政府的鼓勵與嘉獎。
據了解,“石獅”是郭樹平在犁自家田地時偶然發現的,“石獅”線條流暢,栩栩如生,有少部分缺失。聽說郭樹平撿到了值錢的“寶貝”,很多人都來找他想出高價購買“石獅”,但均被拒絕。誰也沒有想到,放著“賺錢”的買賣不做,郭樹平卻主動與文物部門聯系,無償將“石獅”上交了。
“撿來的東西再貴重也不是自己的,出土文物屬于國家。”憨厚的郭樹平笑著說。今年50多歲的郭樹平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民,家庭條件并不富裕,他無償上交文物的行為得到大家的敬佩和稱贊。
隨后,經鄴城考古隊專家研究初步認定,郭樹平發現的“石獅”為漢白玉石質造像,屬于東魏北齊時期的產物,距今約1500年。它造型獨特,品相完好,工藝精湛,比較罕見,在該縣為首次出現。專家推斷其為佛前護獅,對研究當時的佛教文化、雕刻工藝具有重要價值。
據介紹,該“石獅”經專家進行修復后,將在臨漳縣佛造像博物館內進行展出。此外,為了鼓勵郭樹平的這種做法,該縣文物旅游局授予郭樹平為“文物保護先進個人”,聘請他為“文物保護監督員”,并給予1000元現金及獎品的獎勵。(郭曉月 孟慶科 王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