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一座農家小院的收藏景觀
來源:海南日報 | 王玉潔 梁夢琦  2016年08月16日10:06

容族新與黎錦藏品。

史前石器(新石器時代石拍、石鏟子、石斧、石紡輪)。

唐代青釉龍紋四耳缸。

明代醬釉水波紋螺紋六耳缸。

樂東民間收藏家容族新癡迷于各種器物和黎錦的收藏,名氣不小。二十多年來,他走南闖北、深入鄉村黎寨、奔波于鄉野,收藏散落在民間的文物,拾撿歲月遺留下的文明碎片。他的家也成為文物收藏愛好者和崖州文化遺存考察者常常光顧的地方。近日,海南日報記者跟隨一個文化考察組踏訪黃流鎮新民村,目睹一座農家小院的收藏景觀。

民間收藏家容族新家住樂東黎族自治縣黃流鎮新民村,他的農家小院儼然是一間博物館,古時的陶瓷器堆放在院子里,明清古家具擺在廳堂,六個玻璃柜里滿滿當當存放著石器和黎錦……

“這一件是黎族哈方言區的婚禮服,這一件是黎族哈方言區的祭禮服,這一件是龍被……”趁著好天氣,容族新和妻子把黎錦、崖州布騰到院子里,這樣的拾掇晾曬,夫妻倆一個月就要進行兩次,怕它們受潮發霉。

文物是歷代先人在生活生產中遺留下來的遺物、遺跡,它是有記憶的,彌足珍貴,容族新就用這雙農民的手將它們收藏。“它們是看得見的鄉愁,摸得到的家鄉歷史,頭十年我靠它們維系生活,直到現在依然將挖掘和保護它們視作使命。”

古窯藏品數以千計

在這間“博物館”里,有一件很有價值的古窯藏品——唐代青釉龍紋四耳大缸,這是容族新2000年尋訪而得,缸體上的龍紋栩栩如生,完整生動。它的珍貴之處不止于其年代久遠及蘊含的藝術價值,更因它代表著崖州地區源遠流長的燒窯歷史。

容族新的家鄉新民村是一個有著1600人的村莊,這里傳承著千年的古龍窯技藝,人們常說,要看崖州地區的燒窯歷史,關鍵就要看從新民村升起的古窯煙火。瓊南地區,人們日常使用的陶罐、盆、杯、缸、甕等大多來自這里。村民自發編纂的《新民村志》記載,新民村四成以上村民世代以燒窯為生。

“這口唐代青釉龍紋四耳大缸是由新民村古龍窯燒制而成。”容族新說,古時陶器與人們的生活時刻不能分離,挑水、煮飯、釀酒、煎藥、盛糧食、沏茶、喂豬、燒香、制作煙囪等都要用到。就在2014年,山東萊蕪市文物管理委員、考古學者李仕嚴來到新民村古龍窯,挖出一大批唐宋時期的陶瓷片,這些都可說明黃流鎮的龍窯瓷器能追溯到唐末宋初時期。

除了唐代和明代的大缸,容族新共收藏了2375件古龍窯藏品,這幾乎是其藏品的全部,他始終期待黃流龍窯之火不滅,千年古窯火可“重見天日”。

于容族新而言,收集遺落在民間的文物不失為搶救和保護文化遺產的有效途徑,至今他的藏品種類繁多,還有數百件崖州布、龍被、五大黎族方言區精品黎錦、石器、明清古家具、古銅器、古錢幣等藏品,無一例外都是古崖州文化的代表。

“海南崖州布是古崖州文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容族新說,崖州布是海南紡織文化的結晶,它向我們訴說,居住在海南山區的黎族先民,很早就懂得根據植物纖維的不同特性,探索出編制植物纖維的技能。

對黎錦這一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人們并不陌生,而容族新院落內的81件黎錦卻有些獨特,“我跑遍了所有的黎族地區,通過圖案的豐富度、年代和材料考察對比黎族工藝,最終找到了這些集合了五種方言區的黎錦,它們圖文精美,年代久遠,各自代表著五大黎族方言區的最高技藝。”

收藏為親情而起因責任堅持

容族新至今忘不掉女兒那雙對上學充滿渴望的眼睛。1997年的一天,女兒走到容族新身旁,仰頭輕輕說,“我讀完小學就夠了,以后幫你看小賣部,讓弟弟和哥哥姐姐繼續讀書吧。”

孩子佯裝成熟的樣子讓容族新夫妻倆心痛,“上有年邁父母,下有幼小兒女,靠打工維持生活十分艱難,是否能靠‘淘寶’供孩子上學呢?”后來容族新踏上了這條“以藏養學”的生計之路,一走就走了快20年。

容族新記得很清楚,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他始終無法平靜,下午三點左右出門直奔佛羅鎮古墩村,花了550元買回一張清代圈椅,第二天便以800元轉手出售。自此,他正式開始走村串戶收賣“古董”養家。

這種狀態,容族新維持了10年,期間他搜集了3000多件文物,品類齊全,多數被東方市博物館、海南省民族博物館收藏。“為了能更精準地判斷文物的價值,我時常到海南省民族博物館參觀學習,第一展廳到第八展廳,我都仔細琢磨,請教專家。”容族新說。

對容族新來說,文物收藏不僅是投資,更是傳統文化知識的積累,日子久了,崖州文化遺存逐漸如血液一般,流淌到身體里。“懂得越多,就越愛。”容族新說,散落在崖州民間的文物既是把自己從苦難生活拉出來的摯友,更是深埋于自己內心的根。

這十年來,容族新將精心收集來的黎族傳統紡織、古陶器、古瓷器、香梨文化器物、黎族傳統滕編器、本土文化器物等文化遺產藏于家中,不再轉賣。“我的目的不是將文物藏于私室,而是希望通過我的整理和收藏,為保護古崖州文化碎片盡綿薄之力。”

2012年8月,樂東白沙河谷本土文化園特別聘請容族新為“文物收集部長”,感謝并鼓勵他多年來為保護民族文化遺產的努力;2016年,他被吸收為海南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能堅持這么多年,除了對傳統文化的癡愛,容族新也離不開妻子的支持,榮譽與責任加身,容族新唯有更專注、更傾心。

甘居偏僻之鄉 惟愿搶救文明碎片

都說“世間奇景皆在人跡罕至之處”,恰巧,世間好的文物也大都在偏僻鄉野間,非耐心、恒心無以得。

想要收到好古董,就得往深山里走。容族新從陵水來到三亞,再到樂東、東方,用雙腳丈量了兩三百個村莊,走訪了九萬多戶農民,只為找到最能代表本土文化的老物件。

“走南闖北收集古物不容易,這本就一個漫長、艱難的過程。”容族新回憶,有一次,容族新騎著摩托車運載收集到的陶器,途中卻不慎與另一輛農用車發生了碰撞,摩托車也撞壞了,但當時容族新第一個關心的不是自己的安全、不是摩托車,而是陶器。

在容族新的家里,每件藏品的故事都獨一無二。“那件明代醬釉水波紋、螺紋六耳缸,我整整關注了兩年,直到今年春節,才成功收到手里。”說起這個極具反轉效果的故事,容族新頗有些得意。

當時不少藏友都有耳聞,黃流鎮新建鄉高園村有個農戶,有個“大缸”傳家寶,但面對慕名趕來的許多藏友,此人就是不賣。后來,得知這個農戶想要一口好的銅鑼當鎮家之寶后,容族新托人買了一口6斤重的大銅鑼,沒想到該農戶反悔了,躲起來不見人。

只有等了。容族新足足等到晚上8點,仍不見人影。次日容族新再次登門,高園村老少紛紛敲鑼看熱鬧,直到大家一致認為這是口好銅鑼,這口明代六直系水波紋醬釉大缸的主人才松了口同意交換。

民間收藏家的收藏道路舉步維艱,哪怕要居偏僻鄉間、篳路藍縷于鄉野,要負債收藏,容族新都愿意。這個樸實的農民說不出漂亮話,但他有個令人贊嘆的夢想——創辦黃流民間文化博物館,展示畢生心血,踐行“保護好老祖宗留下的東西”這一承諾。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人久久综合精品无码AV专区| 国产91色综合久久免费| 激情婷婷成人亚洲综合|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一区在线观看 | 五月综合色婷婷在线观看| 色婷婷久久综合中文网站|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婷婷色香五月综合激激情| 狠狠综合久久av一区二区| 狠狠色丁香久久综合婷婷| 亚洲综合小说另类图片动图| 综合三区后入内射国产馆| 狠狠综合久久av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青草线蕉综合超碰| 成人综合伊人五月婷久久| 色欲天天婬色婬香视频综合网| 91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青草| 色综合久久久久网| 开心五月激情综合婷婷| 久久婷婷色综合一区二区| 天天干天天色综合网| 97se色综合一区二区二区| 精品亚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久久99亚洲综合精品首页| 色婷婷狠狠久久综合五月| 国产91色综合久久免费|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久久久久| 亚洲综合激情六月婷婷在线观看| 青青热久久综合网伊人| 免费精品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 | 九九综合九九综合| 热综合一本伊人久久精品|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9| 青草久久精品亚洲综合专区| 狠狠色综合TV久久久久久| 青青草原综合久久大伊人导航|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成人D啪|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日日| 一本色道久久88亚洲精品综合| 亚洲VA综合VA国产产VA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