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厚重的鄉情,真切的倫理
我因頻繁走訪鄉村振興一線,與大海結緣、熟絡。
2024-09-02
-
《像風一樣》:穿越時空的風箏,與追風箏的人
1925年,魯迅先生創作了回憶性散文詩《風箏》。
2024-09-02
-
《無雨燒茶》:懷舊濾鏡下的歷史隱痛
有段時間,我很愛看懷舊類的短視頻。
2024-09-02
-
汪雨萌:“她”的故事
家庭、女性、父權等,都是最近幾年的社會議題關鍵詞,在年輕作者的創作中,它們也時常閃現。
2024-09-02
-
胡竹峰《雪地卷子》:那一地雜敘與深情
胡竹峰的《雪地卷子》(《當代》2024年第2期)是我很喜歡的一篇文章,作者行走在東北的大地上,由此思緒萬千。
2024-09-02
-
常小琥《大狗》:縱使人世間多是辜負
評論家李偉長有一本題為《人世間多是辜負》的讀書隨筆集,品讀了文學作品中許多的愛情和愛情里許多的“兩最終沒能變成一”的辜負和遺憾,那些“始于欲望,終于沉默”的愛只有在無盡的記憶和記錄中實現永恒。
2024-09-02
-
田凌云詩歌中的抒情自覺:“撲火者、手術刀”
作為青年詩人,田凌云完成了很多同代人尚未解決的抒情自覺問題。
2024-09-02
-
《將雪推回天山》:從寶石山到天山
詩歌的來源從來都是詩人的身體存放地的反映,這種反映不是物理空間的機械反映,而是經由物理空間到達心理再至心性的主體能動的反映。
2024-09-02
-
盛可以《建筑倫理學》:當萬紫遇上伍爾芙
十幾年前盛可以小說集封面上印著的那句“留一個房間給你用”是女性自我言說的力量圖騰,象征著女性在情感和欲望上的自主。
2024-09-02
-
《汪曾祺1000事》:著書老去為抒情
《汪曾祺1000事》,是一本非常另類的作家傳記。
2024-09-02
-
《灼日——馮遠自傳》:《灼日》之歌
《灼日》是當代中國美術大家馮遠先生的自傳,既是他的個人史,也是一部藝術史。
2024-09-02
-
《霍林河的女人》:斬斷命運的繩索
與近幾年文壇上熱烈討論的新東北作家群、東北文藝復興每每談及的作家作品不同,《霍林河的女人》有另一種味道。
2024-08-31
-
自我之內的“我”
黑孩 黑孩對主體存在的認識使她的小說擁有了一種潛在的思辨力量。
2024-08-31
-
城鄉流動視野中的路遙小說
從“城鄉流動”的視角研究路遙小說,必然要涉及到社會學領域的相關概念,比如社會結構、社會流動。
2024-08-30
-
其實我們心里都有一個邰曉陽
公安作家呂錚已出版長篇小說20部,包括兩度被影視改編的《三叉戟》,以及榮獲2023年度人民文學獎長篇小說獎的《打擊隊》。
2024-08-30
-
灰色之重——評秦汝璧小說《五十九度灰》
作為黑白攝影術語的“灰度”在小說中如何被詮釋,初讀秦汝璧的中篇小說《五十九度灰》(發表于《鐘山》2024年第2期)時,這是縈繞在我頭腦中的問題。
2024-08-30
-
逃離,且走向新生——羅偉章《紅磚樓》的符號學意義
羅偉章在出版了廣受好評的長篇小說《塵世三部曲》(《聲音史》《寂靜史》《隱秘史》)和《誰在敲門》之后,最新長篇《紅磚樓》,又在《收獲》2024年第4期隆重推出。
2024-08-30
-
依依墟里煙,濃濃東北情——《草木志》
近年來,作家們推出了一大批以藝術真實作為創作出發點、融合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當代社會現實生活的作品,為廣大讀者喜聞樂見。
2024-08-30
-
《汪曾祺1000事》:著書老去為抒情
《汪曾祺1000事》,是一本非常另類的作家傳記。
2024-08-30
-
“市井詩學”與“時代傳奇”——論《繁花》文學敘事與影視表達的不同魅力
金宇澄所著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繁花》,經香港著名導演王家衛歷經十年苦心孤詣改編為同名電視劇,伴隨著新年璀璨焰火熱鬧播出。
2024-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