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匠遺圖
如今常用的模范、榜樣、規矩、準繩等詞,大多源自建筑工匠術語,但在很長一段時期,中國建筑界卻不能回答一個問題,中國古建是怎么設計出來的? 歷史文獻里,有關古建的設計理念、設計方法的記錄寥若晨星,導致國外學者認為,中國傳統建筑沒有設計,只有負責建造的工匠。
2024-06-12
-
《山西文學》2024年第5期 | 宋長江:無暇悲傷(節選)
宋長江,遼寧丹東人。
2024-06-12
-
“軸”轉乾坤
“發揚玉蘭精神,建設美好臨西”“運河之水天上來,五十八里過邢臺”……從邢臺沿東呂高速東駛,還未進臨西縣界,公路兩邊這類宣傳標語便迎面撲來。
2024-06-11
-
1964,我的高考
不參加高考 我所經歷的高考,在1964年,60年前的往事了。
2024-06-07
-
手杖
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
2024-06-06
-
在詩里過日子
黃永玉先生離開我們快一年了。
2024-06-05
-
《西部》2024年第3期|錢建軍:雪域金山鑄豐碑(節選)
錢建軍,新疆天雪文學院院長,著有長篇報告文學《詩意棲居柯柯牙》《人民勤務員》《心路》《吐曼河左岸》等;長篇小說《可可托?!罚@第七屆天山文藝獎。
2024-06-04
-
眾志成城
“不到長城非好漢。
2024-06-03
-
鹽井鎮散落的星星
一 “嘩嘩——”一艘游船駛過湖面,蕩起的浪花從遠處接連拍打過來。
2024-05-31
-
青年學子的自我追尋(節選)
自2013年起,學者謝愛磊對四所大學的近2000名學生開展追蹤研究。
2024-05-30
-
八尺鉗臺走出的大國工匠
李凱軍,河北樂亭人,中國共產黨黨員。
2024-05-30
-
閃亮的日子 我的兵團記憶
崔志芳,國家統計局湖南調查總隊干部赴兵團援疆干部,分別于2020年和2023年兩次參加援疆工作,曾撰寫《朵朵蒲公英,在墾區大地上逐夢飛翔》《悠悠心曲樂灑邊疆》《讀開國上將陶峙岳90歲高齡入黨的初心》《詩詞文賦間,讀懂湖湘才子的兵團情》《一坨湖南剁辣椒,濃濃的湘味兵團記憶》《心存善念濟蒼生》《歸來仍是少年》《走進那個數星星大男孩的童話世界》等多篇文章,在《兵團日報》《當代兵團》、湖南省《機關黨建》、湖南文明網、《今日頭條》《網易》《搜狐》等媒體發表,為思想引領、文化潤疆等作出積極貢獻。
2024-05-29
-
青春的位置
青春,是人生最美好的時光,最珍貴的年華。
2024-05-28
-
F1中國大獎賽落戶上海記
近日,首屆奧運會資格系列賽·上海在黃浦濱江舉辦。
2024-05-28
-
《上海文學》2024年第5期|陳村:我在土王羊
據《2022中國網絡文學藍皮書》,當年有超過兩千萬人次在各類文學網站注冊,期望成為網絡作家,超過兩百萬人作為作者與網絡文學網站簽約,其中活躍作者約七十萬人,職業作者近二十萬人。
2024-05-27
-
我的“敲門磚”
我加入中國作協的過程很艱難,也很簡單;很漫長,也很突然。
2024-05-24
-
《啄木鳥》2024年第5期|韓生學:大國村治——從湘黔交界的羊角坪村看中國鄉村治理(節選)
小編說 在云貴高原與雪山山脈交接、湘黔兩省三縣交界處,羊角坪村曾因民風剽悍、社情復雜,“飛地”糾紛不斷,一度成為村干部們一籌莫展、無計可施的“頑疾”。
2024-05-24
-
程氏三姊妹:黛眉,黧眉,黡眉
作家程黧眉回溯自家三姐妹與文學的淵源,“不知道是不是宿命,人說名字代表了人的某些氣質,‘黛眉、黧眉、黡眉’——這些眉上的名字,注定了我們身上的文學氣質,還有那么一點點不食人間煙火的味道。
2024-05-23
-
大熊貓:中法友誼的橋梁
中法兩國,遠隔重洋,友誼源遠流長。
2024-05-22
-
《天涯》2024年第3期|張小滿 春香:我的母親做保潔第四年
編者按 本期《天涯》特稿欄目,關注因《我的母親做保潔》一書“走紅”的主角春香。
2024-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