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遺題材紀錄電影漸成熱潮
非遺題材紀錄電影《天工蘇作》劇照 資料圖片 “天工開畫卷,蘇作耀古今”,1月8日,非遺題材紀錄電影《天工蘇作》在中國電影資料館舉行特別放映活動,吸引了近500名觀眾前去觀影。
2022-01-17
-
文化遺產傳播有多少種可能
從文化節目《唐宮夜宴》《洛神水賦》等創新表達讓“中國節日”火遍全網、走向世界,到文化節目《萬里走單騎——遺產里的中國》助力世界遺產“活起來”;從一座充滿煙火氣的城市泉州作為“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到河南博物院的考古盲盒受網友熱捧,再到逛博物館成為中國社會“新風尚”……當下,內容精彩、形式多樣、創意十足的各類文化遺產傳播方式,日益得到公眾尤其是年輕人發自內心的喜愛和親近。
2021-11-15
-
守護亞洲文化遺產進行時
柬埔寨吳哥古跡周薩神廟北樓門維修前 亞洲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發祥地。
關鍵詞:  文化遺產2021-11-10
-
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個重大歷史機遇
近期,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2021-11-03
-
2021“中國非遺年度人物”推選宣傳活動啟動
由文化和旅游部非遺司指導,光明日報社主辦,“文化強國”光明日報協同推廣平臺、光明網承辦的2021“中國非遺年度人物”推選宣傳活動10月29日在京啟動。
關鍵詞:  中國非遺年度人物2021-11-01
-
綏德“非遺”再認識
“柴”“繩”“爺”(泥塑) 王文瑜 作 今年9月15日,當習近平總書記在西安宣布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開幕時,我作為全運村非遺展廳的文化顧問感到無比激動。
2021-11-01
-
亞洲文化遺產保護對話會在京舉行
在27日開幕的亞洲文化遺產保護對話會上,中國、亞美尼亞、柬埔寨、朝鮮、伊朗、吉爾吉斯斯坦、巴基斯坦、敘利亞、阿聯酋、也門10國共同發起成立“亞洲文化遺產保護聯盟”。
關鍵詞:  文化遺產2021-10-28
-
講好身邊歷史文化遺產的故事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在城鄉建設中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指出要弘揚歷史文化,多層次、全方位、持續性挖掘歷史文化遺產的歷史故事、文化價值、精神內涵。
2021-10-03
-
非遺+短視頻,讓傳統老手藝“破圈”
你會到偏僻的小山村觀看一位花甲老人編竹筐嗎?你會去遙遠的古鎮欣賞一位姑娘在院子里染花布嗎?或許不會,可當這些“身懷絕技”的手藝人拿起手機,走進屏幕,卻吸引了成千上萬的網友在短視頻平臺觀看和點贊。
-
三星堆再上新驚世文物
三星堆新出土的完整金面具 新華社記者 王曦攝 左圖:青銅神樹 右圖:刻有神樹紋的玉琮 新華社發 9月9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對外公布三星堆遺址考古發掘階段性成果。
關鍵詞:  三星堆2021-09-10
-
昆曲申遺成功20年 古老藝術充盈時代活力
昆劇《張協狀元》 今年是昆曲成功申遺20周年,就昆曲本身來講,自申遺成功之后到今天的20年里,變化是巨大的。
關鍵詞:  昆曲2021-09-01
-
非遺文化的休閑意義
貴州的加榜梯田,不僅是當地民眾生產的載體,而且其獨特的景致吸引了大量游客。
關鍵詞:  非遺文化2021-08-15
-
世遺大會持續聚焦“世界遺產領導力”
7月28日,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的主題邊會“‘世界遺產引領作用’的回響——從福州到喀山”在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舉辦。
2021-07-29
-
與時俱進,提升文化遺產保護實力
文物是中華文明的璀璨結晶,也是凝聚中華民族的文化力量。
2021-07-28
-
世界自然遺產與保護地協同保護成全球趨勢
7月26日,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期間,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主辦的主題邊會在福建福州召開,主題為“世界自然遺產與自然保護地協同保護”。
2021-07-28
-
帆影四方聚 潮聲萬國商
泉州系列遺產完整呈現了10—14世紀在中國成功實踐的海外貿易體系,見證了多元共榮的海洋商業傳統。
-
四十四國華人藝術家書畫獻禮世遺大會
44國華人藝術家獻禮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書畫聯展20日在福建省畫院開幕。
2021-07-21
-
點亮世界遺產保護的華夏之光
這是一串亮眼的數字—— 自1985年加入《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以來,我國已成功申報世界遺產55項。
關鍵詞:  世界遺產2021-07-16
-
傳統工藝:用傳統之韻描繪當代之美
在傳統工藝步入經濟新常態之時,中共中央、國務院辦公廳適時印發了《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
關鍵詞:  傳統工藝2021-07-04
-
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公布
近日,國務院公布了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關鍵詞:  非遺2021-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