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處不在的設計
室內場景安東尼·高迪·艾·科尼特在其設計作品中將新藝術的曲線運用到了極致。
2019-03-04
-
燃燒靈魂的藝術
珂勒惠支《自畫像》 《德國的孩子們餓著》 《面包》 魯迅一生酷愛美術:童年時期通過臨摹古典小說中的繡像畫尋求樂趣;留學日本時期介紹過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家拉斐爾;在北京時期開設過以《美術略論》為專題的講座,并撰寫過《擬播布美術意見書》,他一些作品的封面也是自己設計繪制的。
2019-02-28
-
芥子園三百年間
《芥子園畫傳圖釋》中用歷代名畫圖釋“四岐法”。
2019-02-28
-
詩書合璧 相映生輝
書為心畫,歌以詠志。
2019-02-24
-
顏真卿何以超越了王羲之
最近于東京國立博物館舉辦的“超越王羲之的名筆:顏真卿”大展,大批書畫重寶齊聚一堂,堪稱一二十年一遇的書畫界盛事,迅速引發社會關注。
2019-02-21
-
我與書法
我自小喜愛文學,大學中文系畢業后一直從事文學教學和研究,也寫散文,還成為了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2019-02-20
-
清新·詩意·秀靜·氣韻
故鄉秋霞 惠風荏苒 家園秋陽 清新與自然具有深厚的中國古代哲學淵源。
2019-02-20
-
從傳統到獨特: 王永剛繪畫的“四種美”
金風萬籟 安樂圖 國寶圖 初心 歡喜春華 中國的繪畫藝術、書法藝術與京劇藝術相近似,它們都有一個相對固定的、程式化的審美系統,在這個審美系統里有精致而苛刻的“法度”要求,有自覺的譜系性風格訴求,有強化和不斷被強化的“共性趣味”和寓意編碼,有它自覺自恰的“言說”樣式……這個系統的完備程度讓人驚訝,然而也不得不承認,它的“過于程式化、規范化”的程度也讓人驚訝。
2019-02-20
-
公共藝術應呈現不同地域文化的精彩
今年是新中國美術史上的經典之作《江山如此多嬌》誕生60周年。
2019-02-20
-
《神筆馬良》:在新的時代獲得新的生命力
洪汛濤像及手跡 《神筆馬良》連環畫 《神筆馬良》草稿 《神筆馬良》連環畫 提起《神筆馬良》,在中國可謂家喻戶曉,幾十年間這部經典童話作品一再修訂出版,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中國孩子的成長,同時也成為了中國童話在世界上的一張重要名片。
2019-02-20
-
尋覓傳統國畫里的色與彩
《韓熙載夜宴圖》(局部) 【南唐】顧閎中 繪(圖片由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提供) 藝術中的色彩不是簡單的自然界色彩,而是融入了作者主觀感情的“主觀色”。
2019-02-16
-
說不完的顏真卿
展覽外場吸引了大量觀眾。
2019-02-15
-
這一次,人工智能實時作畫
繼去年10月人工智能畫作《埃德蒙·貝拉米肖像》在紐約佳士得以預計價格數十倍的高價落槌后,倫敦蘇富比將在今年春天迎來又一件人工智能藝術品。
2019-02-15
-
三百年前的江南年畫,曾漂洋過海影響了日本浮世繪
“姑蘇版”年畫《麻姑獻壽》,乾隆初期。
2019-02-15
-
對于海派繪畫,是時候拓寬豐滿認知了
吳昌碩《枇杷圖》。
2019-02-15
-
花燈郵票鬧元宵
《宮燈》特種郵票 《花燈》特種郵票 《民間燈彩》特種郵票 《元宵節》特種郵票 【集郵擷趣】 又是一年正月中,元宵佳節賞花燈。
2019-02-15
-
手繪《流浪地球》講解圖 “硬核”科學家成“網紅奶爸”
近日上映的影片《流浪地球》火了,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學博士生導師王元卓也出乎意料地火了。
2019-02-15
-
活化丹青畫世界
山東美術館夜景 在“大師窖藏——齊白石特展”現場,觀眾觀看齊白石生活影像 在濟南東部文博中心片區,臨經十路北望,一座大寫M造型的大體量建筑總會吸引路人駐足觀望,這就是山東美術館。
2019-02-14
-
美美的“中國風”,源自真正的了解
老牌英劇《神秘博士》在今年初發布的一系列中國主題的海報,從兩宋宮廷畫作中汲取靈感,用工筆手法融匯山水、花鳥、亭閣等意象。
2019-02-14
-
多彩年畫 扮靚春節
木版年畫是一種極具特色的中國傳統民間藝術形式,歷經千百年傳承發展到現在 我國共有17個木版年畫相關項目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各地年畫呈現出多樣的面貌和風格 多地年畫傳承人開始探索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尤其是年輕傳承人“腦洞大開”,讓古老年畫煥發出時代氣息 五彩年畫掛起,火紅燈籠亮起,湖南長沙雨花非遺館內,處處可見大大小小的年畫。
2019-02-07